孫 權
(上海理工大學管理學院,上海 200093)
近年來,中小企業對國民經濟的貢獻率不斷上升,已經構成我國經濟的一個重要層面,在我國經濟發展中起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但長期以來融資難一直是制約中小企業健康發展的“瓶頸”,阻礙了它們快速發展。后金融危機時期,我國中小企業面臨著內憂外患的兩難境況,尤其是出口加工型中小企業。一方面,金融危機嚴重沖擊了各國經濟,我國出口產品的需求下降;另一方面,國內通脹不容樂觀,央行已適度收緊銀根,抑制流動性過剩。這樣,它們的“資金鏈”將進一步面臨著巨大的考驗。然而,這些中小企業細胞成長和裂變的好壞,將直接影響我國經濟發展狀況。因此,中小企業貸款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論意義和現實意義。如何解決中小企業信貸難的問題,本文采用博弈論的研究方法,指出了由于信息不對稱和擔保體系不完善等原因,出現銀行“惜貸”,中小企業貸款難的現象。
風險(Risk):在博弈模型中,存在高風險和低風險的兩種情況,出現高風險的概率假定為P(0≤P≤1為共同知識),那么,出現低風險的概率為1-P。
支付(Payoff):假定銀行貸款時,企業守信收益為A1,失信收益為A3;銀行不貸款時,企業守信收益為A2,失信收益為0;假定無擔保高風險時,企業守信,銀行收益為-3,企業失信,銀行收益為-5;無擔保低風險時,企業守信,銀行收益為1,企業失信,銀行收益為-4;有擔保高風險時,企業守信,銀行收益為3,擔保機構收益為2,企業失信,銀行收益為2,擔保機構收益為-5;有擔保低風險時,企業守信,銀行收益為2,擔保機構收益為1,企業失信,銀行收益為1,擔保機構收益為-4;
a.無擔保的情況
可以得到無擔保情況下的銀行期望收益(表1):
企業守信、銀行貸款時,銀行的期望收益為:-3P+1×(1-P)=1-4P;企業失信、銀行貸款時,銀行的期望收益為:-5P+(-4)×(1-P)= -P-4;銀行不貸款時,銀行期望收益為:0;
b.有擔保的情況
因此,擔保機構在做出擔保后的期望收益(表2):
企業守信、銀行貸款時,期望收益為:2P+1×(1-P)=P+1;企業守信、銀行不貸款時,期望收益:-1;企業失信、銀行貸款時,期望收益:-5P+(-4)×(1-P)=-P-4;企業失信、銀行不貸款時,期望收益:0;
銀行在有擔保后的情況下的期望收益:
企業守信、銀行貸款時,期望收益為:3P+2×(1-P)=P+2;企業守信、銀行不貸款時,期望收益:0;企業失信、銀行貸款時,期望收益:P+(-1)×(1-P)=2P-1;企業失信、銀行不貸款時,期望收益:0;

表1 無擔保的期望支付矩陣

表2 擔保后的期望支付矩
基于上述的博弈模型,通過對P值的討論得出不同的均衡解,來說明在無擔保和有擔保兩種情況下,中小企業信貸博弈策略。
中小企業選擇守信戰略,若-4P+1>0,即 P<1/4時,商業銀行的收益-4P+1>0,選擇貸款,中小企業獲得收益A1,均衡解為(守信,貸款);相反,即P>1/4 時,商業銀行收益-4P+1<0,選擇不貸款,中小企業獲得收益A2,均衡解為(守信,不貸款);中小企業選擇失信戰略,此時,無論P取何值,商業銀行收益-P-4<0,選擇不貸款,中小企業收益為0,均衡解為(失信,不貸款);
中小企業選擇守信,由于企業守信,到期還款,擔保機構可獲得無風險收益為P+1>0。銀行收益為P+2>0,銀行選擇貸款,中小企業獲得收益A1,此時得到的均衡解為{擔保,守信,貸款};
企業選擇失信,由于企業失信,不能還款,擔保機構就要承擔還款的責任,擔保機構的收益為-P-4<0。而銀行沒有風險,且收益為P+1>0,選擇貸款,中小企業收益為A3,得到新的均衡解為{擔保,失信,貸款};
均衡分析結果表明,無擔保機構為中小企業商業貸款提供擔保,商業銀行認為發放貸款將面臨較大風險,即P值較大。因此,銀行收益-4P+1<0是大概率事件,銀行選擇不貸款。無論P取何值,銀行的收益-P-4<0,銀行選擇不貸款。有擔保的情況下,商業銀行認為即使中小企業無力還貸,擔保機構承擔還款責任,發放貸款的風險較低。因此,商業銀行的收益P+2、P+1都大于0。商業銀行選擇貸款,企業獲得資金,安排生產。
綜合上述分析,解決中小企業貸款難的瓶頸,本文從國家、商業銀行和中小企業三個角度提出幾點建議。
首先,不斷完善我國的擔保體系,推進商業化、市場化改革,徹底改變我國現有的“一體兩翼三層”的中小企業信用擔保體系。其次,全面開放我國擔保市場,鼓勵和引導民間資本進入擔保行業,降低準入門檻,發展壯大擔保行業。另外,還應提高信貸市場效率,大力推進擔保機構向公司制過渡,發展面向市場、自主經營、自負盈虧和自我發展的商業擔保機構,才能促進我國擔保業的健康成長。
首先,信用審核。收集相關企業的可靠信息,進行有效篩選,確認其信用等級;其次,貸款專業化。專門對當地某些企業或特定行業發放貸款,并附加一些限制性條款;再次,與中小企業建立長期合作關系,隨時了解借款企業資金流動情況,識別企業信用風險,降低搜尋信息成本;另外,推行貸款承諾,即在未來某一段時間內,以協定的利率向企業提供某一限額之內貸款的承諾,循環貸款,長期貸款劃分為短期貸款,大額貸款劃分為小額貸款。
首先,加強信息披露,發揮“顯示效應”。在信貸市場上,信息不對稱制約廣大中小企業貸款融資,通過加強信息披露,有利于消除逆向選擇現象;其次,認真審核投資項目,提高投資項目的成功率,降低投資風險。商業銀行擔心企業獲得貸款后投資于高風險的項目,通過認真審核投資項目,有利于減少道德風險現象
[1]張翔.我國中小企業信用擔保問題研究[J].金融理論與實踐,2008,(12):52-56
[2]李毅,向黨.中小企業信貸融資信用擔保缺失研究[J].金融研究,2008,(12):179-191
[3]余文建,鄧蒂妮.輔助性金融機構發展與中小企業融資改善:臺灣地區的經驗與借鑒[J].上海金融,2008,(8):81-84
[4]Maria vassalou,Yuhang Xing.Default Risk in Equity Retums.The Risk of Default Journal of Banking&Finance,2008,(2):831-860
[5]Kung,James,Yimin Lin.The Decline of Township and Village Enterprises in China's Economic Transition.Journal of World Development,2007,35(4):569-584
[6]Mutsuyama,Kiminori.Agregate implication of credit market imperfection[M].NBER working paper,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