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金榮
(昆明鐵路局建設管理處,云南 昆明 650000)
TBM是英文Tunnel Boring Machine的簡稱,中譯文為“掘進機”,鐵道和交通部門習慣稱之為隧道掘進機,是一種靠旋轉并推進刀盤,通過盤形滾刀破碎巖石而使隧洞全斷面一次成形的機器。
TBM是隧道施工中的一種先進方法,近年來在我國隧道建設中得到了快速發展,隧道掘進機也得到了快速發展。1997年,以西安~安康鐵路秦嶺隧道為標志,我國鐵路首次采用掘進機技術進行隧道設計施工。目前,我國已掌握了TBM設計、施工工藝,采用TBM是長大隧道施工的主流趨勢。
大理至瑞麗鐵路位于云南省西部地區,東起廣大鐵路終點站大理站,穿蒼山、筆架山、大光山、高黎貢山等山脈,西至瑞麗,線路全長330km。
高黎貢山隧道位于大瑞鐵路怒江車站~龍陵車站區間,全長34.538km。隧道穿越高黎貢山,最大埋深1155m,埋深超過400m的長度約28km,占隧道全長的81%,輔助坑道設置十分困難。根據隧道實際情況,若全隧采用鉆爆法施工,無法通過增設輔助坑道實現“長隧短打”實現設計工期(64個月)的目標。為滿足設計工期要求,需研究采用TBM施工,通過縮短隧道施工工期,達到滿足建設項目總工期的要求。
1.1.1 工程地質特點
隧道進口段:DK192+302(隧道進口)~DK206+300(鎮安斷層)長約14km,主要地層巖性為侏羅系玄武巖、砂巖、泥巖、泥灰巖、灰巖,三疊系白云巖、白云質灰巖,奧陶系砂巖、變質砂巖、灰巖、長石石英砂巖,寒武系灰巖、板巖、變質砂巖、粉砂巖、千枚巖、片巖,燕山期混合花崗巖等,約12種地層巖性,巖層軟硬不均,變化頻繁。
隧道出口段:DK206+300(鎮安斷層)~DK226+840(隧道出口)長20.54km,主要地層巖性為為燕山期(15km)花崗巖,寒武系(2.3km)變質砂巖、千枚巖、片巖,志留系(0.8km)灰巖、白云巖夾砂巖,泥盆系(1.05km)白云巖、灰巖夾石英砂巖等地層,共4種地層巖性,巖性較為單一。
1.1.2 地質構造特點
隧道進口至鎮安斷層分布有12條斷層和3個向斜,其中4條斷層為可溶巖與非可溶巖接觸帶之斷層,6條斷層為富水斷層,鎮安斷層等3條斷層為導熱斷層,鎮安斷層同時還是活動斷層。
鎮安斷層至隧道出口共分布有7條斷層,其中2條斷層為可溶巖與非可溶巖接觸帶之斷層,4條斷層發育在花崗巖地層內,1條斷層為推測斷層,1條斷層為活動斷層。
1.1.3 水文地質特點
高黎貢山地下水分為淺表地下水循環系統(地下冷水)與深部地下水循環系統(地下熱水)。
淺表地下水循環系統(地下冷水)主要受地表水系、地形地貌和構造形跡控制,總體上從北向南徑流,在區內集中化排泄的程度不高。
深部地下水循環系統(地下熱水)水熱活動與巖漿侵入、變質巖帶的分布和近期活動性斷裂系統密切關聯,主要分布于怒江斷裂帶、高黎貢山~三臺山及騰沖~梁河弧形構造帶等深大斷裂附近的山麓。
1.1.4 地質適應性分析
開敞式TBM主要用于巖石整體性較好、圍巖有一定自穩能力的隧道施工,特別是在硬巖、中硬巖掘進中,強大的支撐系統為刀盤提供了足夠的推力,能充分發揮TMB快速掘進優勢。高黎貢山隧道進口段巖性復雜,巖層軟硬不均,斷破碎帶帶多,不適合采用TBM施工,適宜采用靈活性高的鉆爆法施工。隧道出口段約20km范圍內以燕山期花崗巖為主,巖性單一(僅4種地層),構造影響小(7條斷裂帶),巖石完整性較好,巖石的天然抗壓強度為42~86Mpa,II、III級圍巖長度占出口段總長度的53%,圍巖自穩能力較好,地下水不發育,涌水量較小,隧道洞壁能承受TBM的水平(X型)支撐力,適宜采用TBM施工。隧道圍巖情況見下表:

圍巖級別 II III IV V長度(m) 2690 8195 5988 3667長度百分比 13% 40% 29% 18%
隧道出口段:DK206+300~DK226+840長20540m
使用開敞式TBM施工,可直接觀測被開挖的巖面,方便進行地質素描,同時可在刀盤附近安裝一些初期支護設備進行圍巖加固處理,因此開敞式TBM能適應本隧道出口段施工。
TBM造價較高,一般適用于隧道長度大于10km以上的特長隧道施工,高黎貢山隧道出口段長20.54km,采用TBM施工的段落總長超過10km(斷層破碎帶采用鉆爆法施工后TBM步進通過),本隧道出口段長度適應采用TBM施工。
TBM掘進機設備系統龐大,拼裝長度超過200 m,加之洞外配套設施等,均要求具備相應的場地條件。高黎貢山隧道出口和2#斜井進口場地開闊,并緊鄰國道312線,具備TBM機械進場及洞外拼裝條件。
TBM掘進機系統設備重量大,最大部件達幾十噸甚至上百噸,對運輸條件有著嚴格要求,高黎貢山隧道出口及2號斜井進口緊鄰國道312線,交通便利,便道引入條件較好,只需根據TBM設備運輸方案適當修建運輸便道即可將設備的大件、散件運輸至拼裝場。
針對TBM施工耗電大、用電要求高的特點,建設單位已經和地方供電部門進行了接洽,協調供電部門結合鐵路設計方案統籌考慮電網布局,確保電源滿足TBM施工需求,電力保障系統可靠。
2.1.1 輔助坑道設置
隧道輔助坑道設置“貫通平導1座+斜井2座+豎井1座”。貫通平導位于線路左側預留II線線位上,與正洞間距30m,全長34611m,縱坡與正洞縱坡基本一致;斜井共設2座,其中 1號斜井(主副井)設于線路D1K199+600右側,長3676m,坡度8.8%,與線路交角76°;2#斜井(主副井)位于線路D1K216+000右側,長3895m,坡度10%,與線路交角約36°;1#豎井(主副井)位于D1K205+080右側30m,深度757m。
輔助坑道設置示意圖
2.1.2 工區劃分及施工工法
根據高黎貢山隧道地質水文情況、建設工期要求及專家組意見,隧道共分為5個工區:進口工區、1#斜井工區、1#豎井工區、2#斜井工區、出口工區。其中隧道進口工區、1#斜井工區、1#豎井工區、2#斜井工區斜井采用鉆爆法施工;2#斜井施工平導及出口工區施工正洞及平導采用TBM施工。

2.1.3 TBM直徑擬定
高黎貢山隧道按160km/h單線隧道標準進行設計。隧道基本內徑7.70m,軌面以上凈空面積43.0m2,滿足行車速度要求。敞開式TBM施工段采用圓形復合式襯砌結構,按照V級圍巖擬定正洞TBM開挖直徑為9.0m(下稱“大TBM”)。
平導TBM施工以錨噴支護為主,洞內主要布置風管、運輸軌排、皮帶機、進排水管道、電纜、照明線路等。考慮TBM快速掘進,洞內運輸采用四軌三線,軌間距90cm,設置連續皮帶機出碴(寬800mm),TBM 直徑為5.6m(下稱“小TBM”),其中支護厚度18cm。
2.1.3 出口段TBM施工方案
采用“1臺大TBM+2臺小TBM”共3臺TBM方案,其中大TBM用于出口工區正洞施工,1臺小TBM用于出口工區平導施工,另1臺小TBM用于2#斜井進入平導后的平導施工。2#斜井采用鉆爆法施工到達井底時,在井底設組裝洞室組裝一臺小TBM施工平導,小TBM在斷層破碎帶采用迂回導坑鉆爆法施工斷層破碎帶,斷層破碎帶處理完畢后小TBM步進通過,繼續向前施工。正洞則利用平導迂回導坑進行擴挖,并鉆爆法施工正洞斷層破碎帶,大TBM步進通過斷層帶后繼續施工。

出口工區承擔平導施工長度10746m,其中小TBM施工9019m,鉆爆法平導迂回施工以及平導洞口鉆爆法施工共計1727m;
出口工區承擔正洞施工13120m,其中大TBM施工11393m,鉆爆法施工洞口段、斷層段共1727m。
根據施工組織方案,按設計施工進度指標計算,正洞貫通時間為64.0個月,滿足設計工期要求;平導滯后貫通(66.8個月);正洞貫通里程為DK209+239,大TBM施工總長度為11.393km,出口小TBM施工平導長度為9.019km,2#斜井工區小TBM施工平導長度8.7km,鉆爆法施工平導0.110km,隧道施工組織設計示意圖如下:

由于對隧道地質條件的判釋不可能做到十分精確,加上施工過程中總是存在不可預見因素,因此高黎貢山隧道采用開敞式TBM施工仍然存在以下風險:
高黎貢山隧道最大埋深1155m,埋深大于400 m的長度達28km,約占隧道全長的81% 。在施工過程中可能遇到由于高地應力引起的巖爆、圍巖大變形等問題,過大的變形可能導致隧道塌方或襯砌厚度不足,甚至“卡機”,發揮不了TBM的掘進優勢。
隧道出口段位于高黎貢山南麓斜坡地帶可溶巖垂直滲流帶,巖溶弱發育,灰巖地段有溶洞發育,一旦遇到較大規模的溶洞,掘進機將被迫停止掘進轉而處理溶洞,將直接造成進度下降。
根據地質勘察,鉆孔實測洞身地溫達35.2℃~36.8℃,全隧地溫預測如下表:

預測地溫28℃~37℃的長度占隧道長度的36%,高地溫可能會造成機械效率下降,施工環境劣化等問題,直接影響施工進度。
施工前,地下水的賦藏無法準確探明,盡管高黎貢山隧道采用了人字坡,TBM施工為順坡排水,但如果發生大規模涌水,仍然會造成嚴重的后果。
高黎貢山隧道出口段發育有多條斷層破碎帶及接觸帶,部分斷層破碎帶及接觸帶為推測斷層,位置關系不明,TBM在巖體破碎、含水及斷層破碎帶中施工時可能會遇到圍巖塌坍的情況,尤其是在超前地質預報不準確時,可能造成TBM被埋的風險。
采用TBM施工在昆明鐵路局尚屬首次,尚有諸多技術問題需要探索研究,經過以上分析,高黎貢山隧道TBM施工適應性結論如下:
(1)開敞式TBM能夠適應高黎貢山隧道出口段約20km的施工。(2)高黎貢山隧道出口工區可采用TBM洞外組裝、步進后開展正洞及平導掘進,斷層破碎帶采用鉆爆法施工;2號斜井鉆爆法施工到達井底后井下組裝小TBM進行平導施工。(3)按設計進度指標,高黎貢山隧道采用"1大+2小"開敞式TBM施工最短工期為64個月,滿足設計工期要求。(4)高黎貢山隧道采用開敞式TBM施工仍存在一定風險,在下階段施工中應引起高度重視并提前制定詳細應急方案,確保施工安全。
[1]姚宗弟,等.隧道掘進機技術[M].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05.
[2]李典璜,等.西安一安康鐵路秦嶺隧道TBM掘進施工技術總結[M].北京:中國鐵道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