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毅剛
(湖南辰溪電力有限責任公司,湖南 辰溪 419500)
電能計量裝置包括各種類型電能表,以及與之配套的計量電流互感器、計量用電壓互感器和連接它們的二次回路,以及計量箱(柜)等。電能計量裝置是供電部門銷售電能電量多少的計量設備,供電雙方貿易結算的依據,其計量結果是否可靠、準確、真實,直接關系到雙方的經濟利益。供電部門向用戶提供優質電能,必須使用高科技電能計量裝置,以提升其計量精確性,真正做到電能計量合理公平,為各用戶電費結算提供可靠的依據,為防竊電及降低線損提供有力的技術手段。在電力建設飛速發展的今天,電力負荷逐年攀升,促使電能計量裝置的科技水平不斷提高,而目前在我國許多大用戶使用的仍然是傳統的電能計量裝置,存在著精度等級低,設備性能差,防竊電技術落后等弊端,無法適應新形勢要求,因此,對電能計量裝置進行科學的技術改造勢在必行。下面從防竊電等方面來對電能計量裝置的改造展開探討。
長期以來,一些不法用戶,受利益驅使,竊電行為不斷升級,竊電手段更加向隱蔽化、智能化轉移,竊電一直困擾電力電能的正常供給,嚴重阻礙了電力企業的健康發展。由于原有的電能計量裝置不具備防竊電功能,使得反竊電難以有效開展,不僅給國家造成巨大的經濟損失,而且嚴重干擾了正常的供電秩序,造成電力設施損壞,形成重大事故隱患,為了有效遏制竊電現象的發生,必須重點對電能計量裝置進行防竊電技術改造,具體措施如下:
1.1 從電能表上提高防竊電能力。淘汰老式機電式電能表,推廣選用國際上相繼推出的高精度,寬量程,長壽命的電子表和電子式多功能電能表,電子表可以有效的防竊電。另外一種方法是采用專用回路判別。其原理如圖1所示。圖1顯示:正常時流過L(相)線和流回N(零)線的電流完全相等(平衡),則S點應為高電平。一旦跨接偷電時,則很難得保證L(相)線和流回N(零)線的電流平衡,此時,S點為低電壓,則可判斷“跨接”竊電。
1.2 用電量比較法防竊電。竊電手段盡管千變萬化,但萬變不離其宗,最終產生變化的是電量。其原理框圖見圖2,圖2表明:采用專用的防竊電模塊,通過保護回路監視負荷,直接計算半小時的電量和總電量,并與采集的表計電量進行對比。只要半小時電量曲線不一致,說明計量異常,判斷直觀,可操作性強。電量比較法還可以防止高科技竊電,因為一旦竊電者對電表編程進行修改,便會出現異常數據。
1.3 防斷TV竊電。三相多功能電能表具有失壓記錄和全失壓計時功能,一旦發生竊電或TV故障,失壓都有紀錄,為追補電量創造了條件。采用三相多功能表可以防斷TV竊電。
1.4 防高供高計人為竊電。采取加裝高壓計量箱,計量點由室內向室外遷移。

圖1:電流失衡法防“跨接”偷電電氣原理圖

1.5 防高供低計人為竊電。采用集中安裝辦法,將變壓器低壓出線柱、TA、電能表和二次回路集中裝入表箱里,對表箱進行封閉;對居民用戶推薦使用一種結構簡單,具有計量精度高,功耗小,防竊電、防搭橋、防反接、高可靠性等功能的單相電子式電能表。
1.6 不斷更新高壓計量箱,增加防竊電功能。淘汰老式0.5級油浸式高壓計量箱,新增0.2S級干式防竊電高壓計量箱。干式高壓計量箱具有大爬距、計量準確、防竊電、耐過電壓、負維護、高動熱穩定、防爆、過載200%等特點。
電能計量裝置的準確性主要與TA誤差,TV誤差、電能表的誤差、TV的二次壓降以及計量二次回路的負荷大小、功率因數、計量的方式、環境條件等因素有關。要使電能計量裝置正確計量,必須重視三個環節:電壓互感器(TV)、電流互感器(TA)和電能表;衡量電能計量裝置準確性的標準是綜合誤差,即電能表誤差、TA、TV合成誤差,TV二次導線壓降引起的誤差三者的代數和,綜合誤差越小,說明計量裝置的準確度越高,反之,綜合誤差越大,計量裝置的準確度越低。提高電能計量裝置準確度,必須降低綜合誤差。由于電能計量裝置的綜合誤差來自上述諸多因素,無法精確計算,因此可采取以下主要技術措施減少其綜合誤差,使電能計量裝置在電網中發揮更大的經濟效益。
2.1 提高電能表、TA、TV的精度等級,即計量裝置的計量準確性,對于負荷變化大的用戶要求選用精度等級S級TA和S級電能表,這樣對提高計量裝置計量的準確性更加有效。
2.2 合理選用TA變比,提高計量的準確性。根據DL/T448—2000《電能計量裝置管理規程》I類計量裝置PT、CT精度均應為0.2級。
2.3 為提高低負荷時計量的準確性,應先用過載4倍及以上的電能表。
2.4 減少TV二次回路壓降,提高計量準確性。縮短TV二次回路導線長度,增大二次回路導線線徑,減少負載,降低回路接觸電阻可減少二次壓降引入誤差對計量準確性的影響。
2.5 經電流互感器接入的電能表,其標定電流宜不超過電流互感器額定二次電流的30%,其額定最大電流應為電流互感器額定二次電流的1.2倍左右。直接接入式電能表的標定電流應按正常負荷電流的30%進行計算。
2.6 滿足電能計量裝置運行環境條件,加強電能計量裝置監督管理;電能表、互感器按《電能計量裝置技術管理規程》中規定的周期進行輪換(校驗),以保證電能計量的準確性。
3.1 采用電能計量遙測自動化技術,它不僅能準確、有效的控制電力系統發電計量,還能為變電站、大電力用戶專線、專變、配網公變和居民用戶提供更優質的服務。
3.2 大力開發軟件、優化自動管理系統。電能計量遙測自動化技術關鍵是通過選用成熟穩定的系統軟件,以確保系統的可靠運行,因此,軟件的開發是系統設計的首要問題。
3.3 大力推行電能計量遙測自動化管理,是達到事半功倍的有力保障。它不僅使工作效率大大提高,而且能為線損統計分析工作提供各類準確的數據報表,杜絕人工抄表而出現的各種各樣問題,省去了很多不必要的環節,避免了因人工操作帶來的數據誤差與用戶發生的一些沖突,取得了明顯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使供電更加安全、可靠、順暢,它將是供電企業依靠科技進步,實現電網商業化運營的必由之路。
結語。節能降耗是當前一項重要的能源國策,防竊電降損耗是電網的經濟運行措施,合理選擇降低電網損耗的措施是一項極為重要的技術課題,采取各種技術措施和管理措施外,還需要根據電網的實際需要,選擇合適本地電網線路的降損措施。加強電能計量裝置監督管理,定期校驗,定期檢查,不斷更新計量裝置,不斷提高反竊電技術,杜絕竊電,減少損耗等獲取最大的企業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1]《電能計量技術手冊》中國電力出版社.
[2]《防治竊電技術與實例》中國水利水電出版社.
[3]電能計量裝置管理規程DL/T448—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