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慧明 倪曉建
(首都圖書館 北京 100021)
當前,我國許多城市都在挖掘未來發展潛力,努力增強競爭力。在被稱為城市競爭軟實力的城市文化中,圖書館極具代表性。完善、發達的公共圖書館服務體系在引導市民學習、縮小數字鴻溝、推動社會進步方面作用明顯。著名城市學家劉易斯·芒福德在其著作《城市發展史》[1]中指出,現代大都市存在并不斷發展的一個重要憑借就是“功能網絡”的出現,并以英國國家圖書館的合作借閱制度(即通借通還制度)為例進行了論述。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世界著名城市圖書館的發展經驗可以為中國城市的未來發展增強軟實力提供借鑒和啟示。在中國社會科學院近期發布的《全球城市競爭力報告(2009-2010)》中,紐約、倫敦、東京三大城市的綜合競爭力名列前三甲[2]。本文以上述三大城市的公共圖書館服務體系建設為例,分析其功能特點,總結其可取之處,以期為新時期我國城市公共圖書館服務體系建設提供有益的參考。
紐約市有3個公共圖書館系統,分別是紐約公共圖書館系統、皇后區公共圖書館系統和布魯克林區公共圖書館系統,構成覆蓋全市五大區的公共圖書館服務網絡,為紐約市800余萬人口提供了完善的圖書信息服務。
倫敦市公共圖書館網絡也比較發達,大倫敦地區(包含英國首都倫敦與其周圍的衛星城鎮所組成的都會區)共1 579平方公里,其中分布著390多個公共圖書館。這些公共圖書館組成“大眾網絡”,由倫敦圖書館發展局主持運作,目前擁有紙本藏書1 600萬冊,CD、磁帶、有聲圖書、影碟和光盤共計150萬套,員工數量超過4 000人[3]。
東京是由23個特別行政區和26個市、5個町、8個村所組成的自治體,截至2010年,人口約為1 264萬人,面積約為2 187平方公里[4]。東京23個特別行政區相當于我國城市的城區及近郊區,人口853萬,面積621平方公里[4]。據東京都立圖書館的調查顯示[5],2009年東京的公共圖書館總數為385個,其中東部23個特別行政區公共圖書館總數為221個,覆蓋的地域范圍平均為2.79平方公里,覆蓋的人口平均為3. 97萬人。
紐約的三大公共圖書館系統均采用總分館制管理模式。總分館制是指在1個總館下設立若干個分館,以網狀的形態面向社會提供服務,使圖書館的服務范圍覆蓋區域內各個地方,實現服務效益最大化。其中,紐約公共圖書館系統擁有4個研究型圖書館、85個分館和3個流動圖書館,分散在布朗士區、曼哈頓區和斯塔滕島區(里士滿)。皇后區公共圖書館系統包括1個中央圖書館和68個分館,共有980萬件館藏。布魯克林區公共圖書館系統則由1個中心圖書館、1個商務圖書館、1個數碼資料庫、1個兒童流動圖書館、1個成人流動圖書館及60個分館組成,現有450萬冊藏書、近100萬冊的歷史文獻、2.6萬冊樂譜、6.2萬張DVD光盤、3.5萬盒音像帶及1 000臺供讀者使用的電腦[6]。總分館之間十分注重資源共享和交流,中心圖書館專門收藏小語種文獻等特色資料,并且會經常將這些特色收藏在各分館輪流陳列,供讀者借閱。在皇后區公共圖書館系統內,讀者可以在任何圖書館歸還在其他圖書館所借的文獻。
倫敦市公共圖書館也采用總分館制管理模式,在32個行政區中,每區都設有1個中心圖書館和十幾個社區圖書館。這些圖書館組成的公共圖書館服務網絡合作緊密,使服務品質得到極大的提升、覆蓋面得以擴大。英國文化部計劃,截止到2013年,全英國將建立功能齊全的現代化社區圖書館網點,屆時市民在任何時候都能從街頭或網絡上獲取自己所需的文獻[7]。
日本擁有完善的圖書館法律體系。其頒布的《圖書館法》規定,各地要建立4個層次的公共圖書館系統:總館、分館、圖書停靠所、流動圖書車。據此,東京都實施了較為完善的以區(市)為地域單元的總分館制。在每一個區(市)中,由1所圖書館承擔總館功能,稱為“中央圖書館”;其他圖書館則為分館,稱為“地域館”,總館和分館服務半徑難以覆蓋的地方,通過“汽車移動圖書館”來補充[8]。
紐約公共圖書館系統內的各圖書館相互聯網,實行一卡通管理,形成“通借通還”形式。總館與分館之間實行統一管理,即文獻資源、經費、工作人員等全部由總館負責協調。社區分館的人員、財務及設備均由總館管理,藏書由總館統一調配。在新書采購方面,中央圖書館負責整個系統文獻、設備等的采購;在書目數據制作方面,美國編目外包制度成熟、管理規范,甚至有專門的編目外包技術檢查表,一般分館不參與編目作業,編目數據由總館調配。
英國是世界上最早建立公共圖書館制度的國家。在《公共圖書館與博物館法》[9]的指導和規范下,英國共設有208個公共圖書館管理局[10]。倫敦圖書館管理局本著“以協調的圖書館與信息服務戰略,向盡可能多的人開放倫敦圖書館網絡系統包羅的資源”[11]的宗旨,設計和管理本地區公共圖書館服務體系。在倫敦圖書館管理局的協調下,總館與分館之間實行人、財、物的統一管理、統籌規劃、分工協作,努力實現真正意義上的資源共享。一般來說,總館統籌圖書館人事和財務管理,負責圖書資料的采購、分編,并對讀者工作給出指導性意見;分館主要負責圖書資料的借閱流通與讀者活動的策劃和組織。
日本的公共圖書館建設主體與我國類似,都由各級政府主導,不過分為都道府縣和市區町村兩大類公共圖書館。在區(市)地域單元內,總分館體制實行得相對徹底。以東京為例,東京的圖書館實行通借通還,其實是指以區(市)一級為單位實現通借通還,如練馬區的圖書只可以在本區的圖書館系統里流通,新宿區的圖書也只可以在本區圖書館系統里流通[12]。同一服務體系內的圖書館資金來源相同,實行資金一體化管理。在資金統一管理的基礎上,總館對分館有行政管理權,實行工作人員統一調配、統一服務政策、資源統一采購、讀者活動及圖書館宣傳推廣活動統一策劃、組織,并對地區分館的聯機書目數據檢索、參考咨詢等服務提供支援。
紐約的公共圖書館服務體系建設完善,其中一個重要的表現就是它結合本地區人口分布情況和經濟、社會發展的需要進行了科學布局。在總面積945平方公里的五大區中,星羅棋布地分布著220多個圖書館。三大公共圖書館系統——紐約市公共圖書館系統、皇后區公共圖書館系統和布魯克林區公共圖書館系統的服務網絡在地域的分布上都比較均勻,能夠確保各地域民眾就近使用圖書館,參見圖1、圖2。


雖然沒有找到關于倫敦公共圖書館布局設置的官方數據,但筆者以“library”為關鍵詞搜索Google 地圖,得到的檢索結果也能在一定程度上顯示出其分布狀況,如圖3。

在倫敦圖書館發展局的網站[3]上,提供了“查找離你最近的公共圖書館”的搜索功能,用戶輸入自己所在地區的郵編,即可查看各個公共圖書館與自己的物理距離。筆者以倫敦中心的威斯敏斯特教堂所處位置為例,檢索其周圍10英里以內的公共圖書館分布數量。由表1可以看出,倫敦區公共圖書館的分布較為均勻。

表1 以威斯敏斯特教堂為中心的倫敦公共圖書館分布情況

圖4是日本圖書館協會網站提供的日本東京都東部23個特別行政區公共圖書館分布簡圖。從中可以看出,東京公共圖書館的服務網絡與我國相似,也是按照行政區劃布設的。日本《圖書館法》[16]對此作了明確規定,保障了其服務網絡體系建設,四級網絡覆蓋全面。在同一圖書館服務體系內,讀者都可以通過網絡、電話或到館的方式對任何1所圖書館收藏的資源進行借閱預約,并自行指定就近的圖書館獲取,這種方式有效提高了公共圖書館網絡的覆蓋能力。
通過對紐約、倫敦、東京三大城市公共圖書館服務體系的管理模式、資源配置、網絡布局3個方面的介紹和梳理,筆者認為,新時期我國城市公共圖書館服務體系建設可以在以下幾個方面統一認識并積極推進。
第一,在公共圖書館服務體系的管理模式方面,國外建設經驗表明,總分館制是一種統籌城市公共圖書館服務資源的行之有效的制度模式。從筆者調研結果看,紐約、倫敦、東京三大城市均在不同層面實施了較為徹底的總分館制。紐約的總分館建設還跨越了區際界限,形成了跨區公共圖書館服務網絡。其公共圖書館服務體系發展成熟,影響也較大。隨著我國城市化進程的不斷加快,城市公共圖書館服務體系建設也應積極借鑒國外經驗,在有條件的城市公共圖書館體系中廣泛推行總分館制。近年來,我國許多城市(如蘇州、深圳、嘉興等)都積極探索實施總分館制的途徑,并在實踐中總結了許多成功經驗。筆者認為,在此基礎上,我們需要進一步思考如何從中找到規律,因地制宜,探索出最適合我國城市公共圖書館服務體系的建設模式。
第二,應進一步完善城市圖書館資源配置及管理方式。從三大城市公共圖書館服務網絡體系建設的實際經驗來看,雖然不同城市的總館在介入下屬分館業務的范圍和深度方面有差異,但都強調總館對所屬分館的資金、人員和設備的統一采購、統一管理,進而在制度層面確保總分館體系中資源配置和共享效率的最優化。由于歷史原因,我國大多數城市的公共圖書館網絡建設存在較為嚴重的管理條塊分割問題,各級圖書館的財政大多分歸本級政府管理,圖書館財政預算和經費使用情況需要對所在地政府負責。市級圖書館對區級圖書館、街道圖書館雖然有一定的資源建設指導和服務統籌能力,但在資金分配這一圖書館資源配置的根本問題上話語權有限,實施起來制約較大,使得整個公共圖書館體系無法真正實現效益最大化。
第三,在城市公共圖書館服務網絡的網點布設和空間規劃上,要做到統籌規劃、合理布局。無論倫敦、紐約還是東京,其公共圖書館網絡在地域上均呈現出相對均勻的分布態勢。這種空間布局的合理性來自其制度建設的科學性,如英國90%以上的家庭距離最近的圖書館都不超過1英里。這就要求在圖書館網點選取時,不唯行政區劃而定,而以真正方便讀者使用為第一準則。目前,由于行政體制、分級財政等因素的制約,我國城市公共圖書館網絡建設大多還是以行政區劃(區、街道、社區)為網點選擇的依據,這有其制度必然性與合理性,不能完全推翻。但也應參照國外公共圖書館服務網絡的建設經驗,按照國際公共圖書館通行的布局標準,結合本地區人口分布和經濟、社會發展的實際情況,綜合考慮讀者、管理、技術等多方面的因素及固定分館和流動服務點的互補關系科學布局,形成優化的布局方案,合理確定分館的數量與位置。
第四,在公共圖書館分館功能設置和服務效果上,應當以滿足服務區內讀者的個性化需求為準則。以服務理念為例,美國是一個移民國家,高度重視移民及移民文化的理念,其體現在紐約公共圖書館服務體系建設的方方面面。圖書館為本區移民設計了多種服務,包括提供專業咨詢、編寫移民服務機構名錄、建立相應的網上數據庫等,使他們能盡快適應新的環境,融入社會。此外,圖書館還高度重視采購除母語外的其他語種文獻資料及相關服務,如皇后區公共圖書館和布魯克林區公共圖書館專門設計了中文網站和中文查詢系統。從三大城市的公共圖書館館藏建設的實際情況看,各公共圖書館雖然在館藏量上各有不同,但無不強調圖書館館藏與所在地域讀者的個性化需求密切結合。一般來說,中央圖書館強調研究類文獻的收藏,而分館則強調對本地居民的一般化需求的滿足。以倫敦為例,倫敦公共圖書館不僅數量眾多,而且功能齊全,其功能已遠不止向所有人提供平等的讀書機會那么簡單,往往還兼具教育、娛樂、網絡、資訊、社區服務等各種功能,同時也是社區活動中心[18]。基于這樣的定位,圖書館提供了大量與本地居民生活工作密切相關的信息服務,從而有效提高了圖書館滿足社區讀者個性化需求的能力。
[1]芒福德.城市發展史:起源、演變和前景[M]. 宋俊嶺, 倪文彥, 譯.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 2005:576-577.
[2]中國社會科學院城市與競爭力研究中心. 全球城市競爭力報告(2009-2010)新聞通稿[EB/OL].[2010-08-13].http://www.gucp.org/admin/WebEdit/UploadFile/20100623091744424.pdf.
[3]London Libraries [EB/OL].[2010-08-13].http://www.londonlibraries.org/.
[4]東京概況[EB/OL].[2010-09-20].http://www.tourism.metro.tokyo.jp/chinese/tourists/info/basic_info/basic/basic1.html.
[6]全 勤. 交流、感悟、思考: 訪問美國紐約布魯克林區公共圖書館[J]. 新世紀圖書館, 2008(3):75-78.
[7]MLA. Framework for the Future MLA Action Plan for Public Libraries-Towards 2013[EB/OL].[2010-08-13].http://www.mla.gov.uk/what/strategies/~/media/Files/pdf/2008/library_action_plan.
[8]李國新. 東京公共圖書館的布局與服務[J]. 山東圖書館學刊, 2009(4):39-44.
[9]Public Library and Museum Act 1964[EB/OL].[2010-08-13].http://hansard.millbanksystems.com/acts/public-library-and-museumact-1964.
[10]崔曉玲. 我國城市社區圖書館建設問題研究[D]. 沈陽:東北大學文法學院, 2005:19.
[11]鐘 婷. 知識經濟中的圖書館資源協調: 倫敦圖書館管理局概覽[EB/OL].[2010-08-13].http://www.istis.sh.cn/list/list.aspx?id=2900.
[12]丁丁蟲. 說說東京的圖書館[EB/OL].[2010-08-13].http://www.douban.com/group/topic/2455253/.
[13]The New York Public Library. Location and Hours[EB/OL].[2010-08-13].http://www.nypl.org/locations.
[14]Queens Library. Find a Library Name Me[EB/OL].[2010-08-13].http://www.queenslibrary.org/index.aspx?section_id=12&page_id=43.
[15]Brooklyn Public Library.Neighborhood Map[EB/OL].[2010-08-13].http://www.brooklynpubliclibrary.org/map/.
[16]李國新. 日本圖書館法律體系研究[M]. 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0:72-72.
[17]Public Library Directory[EB/OL].[2010-08-13].http://www.jla.or.jp/pub-dir-e.html.
[18]鞠英杰. 英國公共圖書館事業[J]. 圖書館建設, 2004(6):77-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