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欣明
(臨沂師范學院圖書館 山東 臨沂 276005)
20世紀90年代后期,業務外包管理方法被引入我國圖書館界。近幾年來,隨著高校圖書館事業的快速發展,購書經費驟然增多,為解決新購置圖書的大量積壓問題,許多高校圖書館紛紛實行編目業務外包。編目業務外包就是指圖書館把編目業務的部分或者全部工作交由專門制作公司完成,從而降低成本、節約時間,提高編目工作的整體效率和服務質量[1]。圖書編目業務外包主要有兩種形式:外送加工模式和到館加工模式[2]。許多高校圖書館的實踐證明[3-5],無論采取何種模式,由于外包人員專業技術水平較低,而且目前我國圖書館編目業務外包尚處于初級階段,編目業務外包都極大地影響了圖書館的書目數據質量。為了有效地控制編目外包的質量,達到效率與質量的最佳平衡,臨沂師范學院圖書館(以下簡稱我館)自2008年起嘗試采用技術干預模式實施編目業務外包,取得了較好的效果。
技術干預模式,就是圖書館通過對專業技術水平較低的外包人員采取明確、有效的措施,提升其專業技術水平,使其熟悉本館的編目特色,以實現其編目工作基本與本館的編目傳統和業務水平保持一致的一種外包模式。技術干預模式的主要目標是降低外包質量風險,優化圖書館的文獻資源建設,確保書目數據庫的完整性、規范性和一致性。其優點是在不降低圖書館的信息組織水平的前提下提高工作效率,解決新書大量積壓的問題,縮短新書上架周期,更有利于藏書組織的科學有序和讀者文獻檢索需要的滿足。
到目前為止,我國圖書館編目業務外包僅限于與圖書館合作的書商,而不是社會上獨立的專門為圖書館做編目業務的服務機構[6]。雖然近年來一些大型的書商在人員配置上增加了圖書館專業人員,但絕大部分承包商雇傭的工作人員都不具備專業的編目知識和技能,只是經過蜻蜓點水式的簡單培訓便匆匆上崗。即便是圖書館專業畢業的工作人員,也不可能通曉各館特色的編目細則和分類標準,如我館規定中有關添加輔助區分號的條目有十幾種,這就需要在不斷的學習中深刻領會,才能準確有效地完成文獻編目工作。在承包商專業技術水平欠佳的情況下,如果將業務外包出去而不對承包商進行技術干預,勢必產生嚴重的后果,如數據質量達不到要求、編目數據庫混亂,嚴重影響圖書排架和讀者的文獻信息檢索。國外圖書館在采訪業務外包的實踐中就有過慘痛的教訓,例如,1996年夏威夷州立圖書館49個分館的圖書預算全包給Baker&Taylor圖書公司,由于該圖書公司的工作人員缺乏文獻資源建設業務知識,導致藏書配置不合理,造成大量的復本購進,引起社會及法律界的關注,最終以采訪外包業務的徹底失敗而告終[7]。
自1999年起,臨沂師范學院先后合并了3所學校,在校生陡增,加上迎評的需要,我館購書量逐年增加。為了緩解采編部的壓力,2008年我館與某長期合作的書商達成編目外包協議:他們派7名固定員工到我館采編部工作,服從我館管理。我館編目業務組長對他們進行兩個階段的業務培訓。第1階段,圖書的物理加工(非核心業務)培訓,如貼條碼、粘磁條、畫書標線、新書打捆等。此階段工作對技術要求不高,主要是工作責任心的培訓。此后,我館把編目的非核心業務全部外包給他們。半年后,這些員工逐步熟悉了我館采編部的工作流程,并在與我館工作人員的合作交流中受到熏陶和感染,責任心得到很好的強化。這個時候對他們進行第2階段編目核心業務的培訓,內容包括:數據套錄、原始編目、分類標引、主題標引、分配索書號等編目知識和技能;我館的編目規則,如分類的原則、輔助區分號的添加規則等。
第2階段的培訓結束后,我館從7名外包人員中擇優選出3名承擔編目核心業務工作,并每人配備一名技術業務“導師”(技術業務“導師”由我館編目部的業務骨干擔任),進行一對一的業務指導。最初的一個月為見習期,3名外包人員跟隨各自的“導師”學習,在具體的實踐中領悟編目業務的知識和技能,熟悉并深刻領會我館的各種編目規則。在這個過程中,外包人員每做一種圖書的編目,都由各自的“導師”仔細審核,發現問題及時進行有效的技術干預。此外,還要求部門的全體工作人員注意加強與外包人員的交流和溝通,外包人員遇到問題要及時幫助處理。通過這種空間上具有全方位性、時間上具有連續性的技術干預,我館構建了一個全覆蓋、全方位的“導師”隊伍與部門相結合的“兩位一體”的技術干預系統,有效預防了編目業務外包質量上的失控。
有效的技術干預不能局限于對外包人員一時的技術指導,需要長期跟蹤觀察并及時進行信息反饋。因為編目工作是一項比較繁瑣復雜的業務,短時間內不可能完全掌握,即使已熟練掌握此項技能,也極容易因為粗心大意、工作責任心不強等原因出現各種問題。所以,我館在外包人員獨立承擔編目工作后,對他們進行長期的技術跟蹤。具體做法為:由負責典藏審校的工作人員對外包人員所做的數據進行重點審核,發現問題及時反饋,并制定行之有效的審核制度、獎懲制度、流通部投訴制度,以降低差錯率,保證數據質量。
據外包人員的業務“導師”和典藏審校人員統計,外包人員在最初做編目工作時出現了各種各樣的技術問題,具體表現為:(1)著錄信息不正確、不全面,如對圖書題名、責任者、版本、載體形態、叢編等信息進行描述時存在與圖書實際不符、丟項、漏項等現象;(2)MARC字段指示符不正確,如不能正確區分101字段原著、譯著的指示符,不能正確設置檢索點等; (3)文獻信息著錄不規范,如括號和空格沒按要求在半角狀態下使用、多名責任者之間沒用半角狀態下的逗號分隔等;(4)分類標引不準確,如忽略查重,導致同類書沒有放在同一類目下、不同類的多卷書錯誤地集中在了同一類目下;(5)忽視輔助區分號的添加,如片面追求速度而忽略查重,同一種書的不同版本沒加版本號,多卷書的不同卷次沒加卷次號,同一文獻的不同譯本、不同出版形式的同種圖書等沒加次序號;(6)書刊狀態錯誤,如回溯建庫添加復本時沒有點擊“送交流通”,分配到各書庫的圖書誤設為“非可借”狀態,導致圖書無法正常借閱;(7)附件(隨書光盤)加工不細致,如對附帶有隨書光盤的圖書忘記在相應字段著錄,光盤缺失未在310字段注明等;(8)館藏信息中價格著錄錯誤,如價格錄入與圖書實際不相符、多卷書金額未分配、誤將總價當作分冊價格等;(9)其他非核心業務問題,如磁條粘貼不隱蔽、書標與圖書不相符等。由于我館技術干預措施得當,以上出現的種種技術問題得到了及時解決,保證了書目數據庫的完整性、規范性和一致性,有效避免了編目業務外包的質量風險。
在對外包人員實施技術干預的過程中,我館對外包人員出現的錯誤類型和出錯率進行了記錄并作了統計(統計結果見下頁表1)。從統計結果可以看出,在我館對外包人員有效實施技術干預后,外包人員的業務水平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編目差錯率明顯下降,迅速提高了編目業務外包的質量。
自2008年實施編目業務外包以來,3名承擔核心業務的外包人員共完成新書編目28 000多種,140 000多冊,另4名外包人員共完成圖書物理加工95 000多種,480 000多冊,綜合出錯率控制在2%以下,取得了目前流通部零投訴的好成績。
擴招和教學評估為高校圖書館的發展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機遇和挑戰,而實行業務外包成為多數高校圖書館緩解工作壓力的一致選擇,體現了知識經濟時代圖書館職能社會化的必然發展趨勢。但編目業務畢竟是圖書館技術要求較高的核心業務,編目業務外包必然具有較大的風險性和不確定性。如果外包質量控制不當,將導致圖書館信息資源組織質量下降,甚至產生書目數據庫混亂無序的現象,這在很大程度上導致圖書館信息資源保障能力下降[7]。我館兩年多的實踐證明,從細微處入手對外包人員實施有效的技術干預是避免編目業務外包的盲目性和有效控制編目業務外包質量的行之有效的方法。技術干預模式的選擇運用使我館大幅度地提高了編目工作效率,有效地保障了文獻資源建設的質量,促進了我館編目業務外包工作的健康發展,進而推動了我館各項業務工作的順利開展。

表1 臨沂師范學院圖書館編目業務外包技術干預情況統計表
[1]馬茹珍. 圖書館編目業務外包的發展與思考[J]. 圖書館, 2010(3):138.
[2]胡越慧. 高校圖書館編目業務外包模式選擇及質量控制: 以溫州大學圖書館為例[J]. 圖書館建設,2009(12):96.
[3]曹秋霞. 高校圖書館編目業務外包質量分析: 以廣東工業大學圖書館為例[J]. 圖書館學研究, 2008(10):54-59.
[4]趙 穎. 大學圖書館編目業務外包的實踐與思索: 以沈陽大學圖書館為例[J]. 圖書館學刊, 2008(6):117-118.
[5]蔡 山, 葉生術, 孔 莉. 高校圖書館編目業務外包的弊端及其解決方案:以山東科技大學圖書館為例[J]. 情報探索,2009(6):76-77.
[6]牛振恒. 圖書館圖書編目業務外包須慎重[J]. 圖書情報工作, 2007(8):80.
[7]潘 艷. 采編業務外包關系中的沖突及預防[J]. 圖書館工作與研究, 2006(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