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洋
在經濟全球化的大背景之下,任何國家和地區出現問題,都會影響到周邊國家乃至全球的經濟發展。自今年2月份以來,各大報紙的頭版頭條就被利比亞動蕩的局勢所搶占,從起初的利比亞反政府武裝沖突到其后的美英法多國聯軍參戰,以及現在的利比亞政府與反對派代表及非盟領導人就解決利比亞危機舉行會談,無一不在沖擊人們的眼球。
我國之所以如此關注利比亞局勢其實是與我國在利比亞的大量境外投資遭受到巨大的打擊不無關系。非洲一直是我國境外投資的主要方向之一,據數據統計,近年來中國的十幾家大公司在利比亞都有基礎建設如道路橋梁、水利電力、建筑以及通訊等工程,其中重大項目就多達50有余。利比亞局勢動蕩以來,各大公司在利總部及各項工程基礎設施、設備、材料完全處于失控狀態,國家動用陸海空交通工具將所有在利人員接回,此后仍有安置任務,相關損失保守估計也有200億元之巨。國發行公開表示,雖然我國在利企業所承擔的項目的經費一部分來自利方,但還有很大一部分來自我國國家發展銀行,損失相當巨大。雖然說中國在利比亞的石油利益并不大,中國對從利比亞進口石油的依賴性也不強,但是海外投資受到的重挫,宏觀上對中國經濟外部拉動的作用會相對減弱,這就進一步增加對拉內需的急切渴求;同時,戰事拉動國際油價的飆升,多少會加大我國宏觀調控難度,抗通脹的成本會不斷上升,這無疑是對我國經濟發展的又一次重大考驗。
利比亞的蝴蝶扇了翅膀,我國的房地產調控將會怎樣?
房地產行業作為我國現階段國內經濟發展最重要的一個點,勢必會面臨新一輪的嚴峻挑戰,或者說降價無望。
國家宏觀調控政策在房地產火熱得近乎失控的時候不斷地出臺,從第一個調控房產的政策頒布下來,可以說政策沒少下,價格卻也沒少漲也毫不夸張。前幾日,中國社會科學院城市發展與環境研究所和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主辦的2011年中國房地產高峰論壇暨《房地產藍皮書》發布會在北京舉行,其副主編尚教蔚代表項目組發言,表示2011年房地產調控面臨多方挑戰,更嚴厲調控政策或將被迫出臺。但是調控政策是不是能夠很好地抑制房價上漲,各方都持有保留意見。
在通貨膨脹的背景下,國家銀行的利率提高力度匱乏,房地產價格的上漲就成為了必然趨勢。而且由于通脹下不動產價值相對穩定,增值空間高,所以房產的投資性需求進一步提升。另一方面,由于調控政策的出臺,大部分購房的剛性需求也被抑制,一旦這些需求都被釋放的時候,很容易使事態形成失控的局面,而房地產價格則又會借機步上一個新的臺階。此外,我國在海外投資受挫使得國內相關產業鏈發生停滯和斷裂的現象,國內經濟發展速度放緩,使得本來很多投資資金滯留,因此不斷滯留的可用資金在進一步加劇通貨膨脹的同時也會向房地產市場流動。這就相當于給尚有余溫的房地產市場加了一把明火,一時半會或許還不能發現,但是一但運作起來則很容易一發不可收拾。自今年年初起,上海頒布九條細則落實國八條和限購令,并且試點了房產稅政策,房地產市場似乎漸漸地得到了控制,但是令人奇怪的是房價卻為何遲遲居高不下呢?暫且撇開地方政府對政策的執行力不強等問題,房地產商們似乎也對房價十分有信心。正是因為通貨膨脹和國際局勢的動蕩給他們打了一針強心劑。通貨膨脹使得銀行貸款的壓力一減再減;而大量資金的回流使得囤房抬價又成為了一種趨勢。
就目前情況而言首先是要發揮我國在聯合國的重要地位,督促利比亞局勢盡快得到妥善的解決。在不斷促進內需的同時也要加強對外投資,如幫助利戰后重建等。盡量使國內的資金向境外分流,減少通貨膨脹壓力,讓資金從房地產市場撤出,從而使房地產價格也能得到進一步的控制。(作者系上海中建中匯律師事務所合伙人律師,華東政法大學法制新聞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