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開榮,姚建平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霍城縣第一人民醫院麻醉科,新疆霍城 835200
腰麻-硬膜外聯合麻醉(CSEA)是近年新開展的一項麻醉技術,將腰麻、硬膜外技術聯合應用,具有起效迅速、肌松完全、藥物用量小、麻醉時間延長以及便于術后鎮痛等優點[1],被廣泛應用于各種臨床手術。為防止麻醉后顱內壓下降而引起的血管性頭痛,常規要求術后去枕平臥6~8 h,但臨床發現長時間去枕平臥會使患者感到不適,導致或加劇患者術后腰痛。2009年6月~2010年12月,我院對腰硬聯合麻醉手術患者實施墊枕臥位,取得良好效果,現報道如下:
選擇2009年6月~2010年12月我院收治的ASAⅠ~Ⅲ級擇期行腰硬聯合麻醉手術患者200例,將其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各100例。其中,男126例,女74例;年齡25~80 歲,平均(46.4±3.5)歲;下腹部手術 85例,下肢手術 65 例,會陰部手術50例;所有患者均無蛛網膜下腔阻滯禁忌證,無頭痛、腰痛病史。兩組患者年齡、性別、手術種類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有可比性。
兩組患者均采用杭州蕭山健群醫療器械廠生產的腰-硬聯合穿刺包,于L2~3或L3~4間隙用針內針法穿刺實施CSEA,待麻醉平面固定后,根據術中需要給予合適體位,實施手術。觀察組術后返回病房后采用7 cm軟枕給予頭頸部墊枕,根據患者舒適程度選擇平臥位或側臥位;對照組采用去枕平臥位。
監測兩組術后24 h內血壓、心率的情況,在術后1~3 d內對患者進行隨訪觀察,準確記錄頭痛、腰痛、惡心嘔吐和皮膚壓紅等并發癥發生情況,并在術后6 h內評定舒適度[2],0級為無不適;1級為輕度不適,有輕微酸痛;2級為明顯不適,有明顯疼痛,經勸解能忍受;3級為強烈不適,煩躁不安,強烈要求翻身或起床。上述觀察指標由專人負責隨訪觀察。
所有數據采用SPSS 13.0統計軟件進行處理,數據以均數±標準差(x±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比較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觀察組術后心率、血壓與對照組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均P>0.05)。見表1。

表1 兩組術后心率、血壓比較(x±s)Tab.1 Comparison of heart rate and blood pressure of two groups(x±s)
觀察組術后并發癥發生率為7.0%(7/100),明顯低于對照組的23.0%(23/100),差異有高度統計學意義 (χ2=10.04,P<0.01);其中腰痛發生率為 4.0%(4/100),也明顯低于對照組的 12.0%(12/100),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4.35,P<0.05)。見表2。

表2 兩組術后并發癥比較(例)Tab.2 Comparison of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of two groups(case)
觀察組無不適82例,對照組53例,差異有高度統計學意義(χ2=10.04,P<0.01)。 見表 3。
去枕平臥是腰硬聯合麻醉術后的常用體位,傳統觀念認為抬高頭部或半臥位易引起腰骶部椎管內腦脊液壓力升高而引發腦脊液自硬膜的穿刺孔漏出,使腦脊液壓明顯下降,顱內血管相應擴張,顱內壓難以維持正常而引起頭痛[3]。但至今并沒有任何證據證明腰硬聯合麻醉術后頭痛與術后墊枕有必然聯系。本文資料顯示,兩組頭痛發生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這與任麗梅[4]的研究結果一致。筆者分析認為,隨著腰麻穿刺技術的不斷改進,目前臨床大多采用筆尖式25 G腰穿針行針內針法,針尖是分開而不是切割纖維,穿刺孔極小,腦脊液不易流出,相比傳統斜面穿刺頭痛發生率大大減少[5],而術后體位與之無明顯關系。

表3 兩組舒適度比較(例)Tab.3 Comparison of comfort level of two groups(case)
劉朝霞[6]報道頭頸部和腰部墊枕體位腰痛及術后不適的發生率及程度遠高于去枕平臥位6 h。這與本文研究結果相符,觀察組術后給予墊枕臥位術后并發癥發生率顯著降低,而舒適度遠高于給予去枕平臥的對照組。這是因為去枕平臥是強迫體位,頭頸部懸空,頭部低于軀干,頸部和腰部肌肉均處于僵硬狀態,并不符合生理習慣,持續時間較長易造成皮膚壓傷,舒適度極差,產生焦慮、煩躁等負性情緒,影響術后康復[7-8];而且術后患者的下半身尚未完全恢復知覺,腰骶部的壓力更重,易導致腰痛。而墊枕臥位能使患者下肢充分活動,肩背部充分放松,避免背部及腹部肌肉緊張,減少局部皮膚損害,舒適度提高,利于術后康復。另外,本文中兩組的心率、血壓并無顯著差異,這表明,墊枕臥位對生命體征并無影響。
因此,筆者認為術后墊枕臥位能顯著降低術后并發癥,且更具人性化,患者舒適度明顯提高,更利于術后康復,只要病情允許,應予以優先考慮。
[1]王興華.腰麻-硬膜外聯合麻醉在老年患者下肢手術中的應用[J].中華臨床醫學研究雜志,2008,14(9):1350-1350.
[2]黎雪娃,杜惠梅,吳群英.不同體位對甲狀腺手術患者舒適度的影響[J].國際醫藥衛生導報,2010,16(2):234-236.
[3]劉建寧,陳良.腰-硬聯合麻醉與腰麻患者術后頭痛情況比較[J].中國全科醫學,2009,12(17):1621-1622.
[4]任麗梅.剖宮產術后不同體位對產婦舒適度的影響[J].全科護理,2008,6(32):2920-2920.
[5]鄭鐵成,高立彬.25G腰穿針臨床應用體會[J].實用醫學雜志,2010,(2):1428-1428.
[6]劉朝霞.體位護理在腰-硬聯合麻醉婦科手術后的應用[J].河北醫藥,2009,31(18):2503-2504.
[7]魏彥姝,張海燕,王建六,等.婦產科椎管內麻醉術后有關體位的研究現狀[J].中國婦產科臨床雜志,2009,6(4):318-320.
[8]吳國友,張文嬡,陳敏燕.硬脊膜外麻醉術后的舒適體位研究[J].廣西醫學,2010,32(2):234-2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