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俊
(晉城職業技術學院,山西 晉城 048026)
籃球教學是在特定的條件下通過對籃球知識技能有組織的學習和傳授來實現特定的教育目標的教學過程。學校體育教學改革怎樣能適應“素質教育”、“終身體育”、“健康第一”等教學理念的要求,是當前高中籃球課教學必須面對的問題。
本文在文獻資料查閱的基礎上,采用調查法、訪談法、數理統計法等研究方法,從晉城市目前的26所高中中,選取10所高中,以其籃球課教學情況作為調研的對象,分別是:晉城市一中、陽城一中、晉城二中、市實驗中學、澤州一中、高平一中、陵川一中、沁水一中、澤州二中。每所學校抽取5名體育教師,并按隨機抽樣與分層抽樣相結合的方法取200名高中不同年級的學生(男女比例為1:1),共計50名教師,2000名學生進行問卷調查。學生問卷回收率為96%,有效回收率為94.6%,教師問卷回收率為100%,根據社會學研究方法要求,回收率在50%以上為適當,60%以上為好,70%以上為非常好(美國肯尼斯等《現代社會研究方法》)。本調查表的回收率及有效率均滿足了社會學分析及研究的要求。
1.晉城市高中籃球教學的現狀。從被調查的10所高中學校中,我們了解到,由于受傳統體育教育指導思想的影響,晉城市高中學校的體育教學多側重于運動技術教學,把體育技能傳授為主的“三基”目標作為法定的指導思想。許多學生反映,他們在參加籃球運動時更關注籃球運動給自己帶來的健康和娛樂,而每年籃球課教學內容始終都是在重復原來的技術,致使學生上課過程中產生厭倦情緒。
對籃球教學要實現怎樣的教學目標這一問題,老師們認為籃球教學在制定教學內容和計劃時,首先要考慮學生運動技能的學習,這當然是由籃球運動項目自身特點及體育運動教學的基本規律決定的。調查中85%的教師在籃球教學中以基本技術為主,其次是籃球比賽,第三位是籃球游戲。基本戰術應始終是籃球教學的主體部分,然而在調查高中籃球教學內容時,基本戰術教學排在第五位,一些體現文化性和社會性的教學內容如規范和禮儀則采用較少,這說明體育教師忽視了籃球運動本身的內涵。84%的教師們認為: 在平常的課堂教學中,因為課時少,趕進度,教學過程簡化,考試的內容和標準單一,基本上沒有系統的基本功練習,學生自學、自練、自評和創新能力的培養更是難以達成。
通過對學生參與籃球運動動機的調查,發現學生選擇上籃球課最基本的動機都是為了增強自身體質,保持身心健康。一些學生是為了在籃球運動中培養自己的交往能力,提升競爭意識,鍛煉意志力,學生普遍認識到通過籃球運動的鍛煉還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學習效率,從籃球運動中獲得成功的體驗。
教學設施上重點高中的籃球數與籃球架數基本滿足教學要求,而普通高中則不能達到要求。目前晉城市高中學校班容量都很大,訪談中大部分教師認為人數偏多給教學帶來很大難度,但是這種現象短期內很難得到解決。
2.高中籃球教學的課堂評價。從調查數據分析顯示,有一部分教師認為教學是教師對學生進行改造和教育的過程,教師在教學中具有權威性,在授課過程中過分強調教師的教,以教師為中心,學生處于被動、消極的地位,不能達到主體教學的要求。可見,籃球課的教學方式也是不理想的,調查顯示只有12%的教師認為學生有權決定自己的學習內容。
通過對2000名學生的調查,晉城市高中籃球教師有待提高和加強的方面匯總如下:

表1 學生對籃球教師的期望值調查統計表(N=1892)
通過表1可以看出,學生普遍認為能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籃球教師才是合格的籃球教師,對這樣的老師期望值最高。
在對教師能力調查中發現,有44.2%的學生認為教師的技術戰術水平一般,23%的學生不滿意老師的技術戰術水平,52.2%的學生認為教師將裁判理論運用于實踐的能力表現一般。我們知道,學生的籃球運動水平不盡相同,存在個體差異。因此對于教學內容的安排上應有針對性地做一些設計。23.4%的同學不滿意或非常不滿意當前的體育課帶給他們的獲益程度。這就要求所有的籃球課授課教師不僅要有理論支持,還要身體力行提高自己的籃球技術戰術水平。現身說法,贏得學生的共鳴,共同感知籃球運動帶來的快樂。目前籃球教學考核的內容和方向基本是技能考核,不涉及學生的籃球理論知識的考核,也不考慮學生的體育基礎、學習態度、合作意識、進步幅度等情況。考試方法單一,考試內容具有不可選擇性,考評體系亟待提高。
3.學校開展籃球訓練的情況分析。目前,晉城市的26所高中學校中,有籃球運動隊的學校有9所,占34.5%,這9所學校的教練員都是由本校的體育教師擔任,其中,有6所學校每月支付給每位教練員一定的訓練補貼,但都在100元以下。經濟效益好、重視籃球訓練工作的學校給予教練員的訓練補貼每月可以達到300元以上,這種待遇是相對比較豐厚,不過只有兩所學校,即晉城市一中和晉城市第一職業中學。也只有這兩所學校能夠堅持平時訓練,而其余學校都是在有比賽時才集訓。這樣看來,缺乏必要物質獎勵和經濟刺激,是教練員工作積極性不足的主要原因。這也充分說明,開展籃球比賽能促進校園籃球運動的發展,但如果長期缺少籃球比賽的交流,校園籃球代表隊建設勢必成為空談。此外,高中學生籃球基礎差,學制短,穩定性差,訓練經費緊張等是導致全市校園籃球隊整體水平不高,發展緩慢的主要原因。
重點高中學校的學校領導對籃球教學非常重視或比較重視,而縣城高中學校的領導對籃球教學重視程度不夠,學校體育工作開展不足。被調查的體育教師普遍認為,學校體育工作的開展,與領導的重視程度是呈正相關關系的。希望教育部門應當注意不要片面追求升學率,注意切實履行教育部對實施體育課教學的相關規定。
通過上述調查分析,我們得知籃球運動在晉城市高中學校是比較普及的,但籃球課外活動開展狀況較差,比賽活動少,不利于籃球運動的開展;學生學習籃球的動機是多方面的,更多是為了促進健康,放松緊張的學習心情,并不僅僅是為了掌握籃球技能;學校教師在教學內容安排上過于重視基礎技術、技能教學,忽視發展學生健康心理、社會適應能力以及裁判能力的培養;采用的教學方法比較保守,不能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籃球教師學歷、職稱結構有待完善,專業素質、教學理念急需提高,而學習進修機會少,收入、待遇、教學環境差等因素是影響教師教學工作的主要原因;教師運用的教學手段比較落后,僅借助于黑板、粉筆、書本、幻燈等媒體,限制了學生對籃球運動內涵的理解與把握。
針對晉城市高中學生籃球運動中存在的問題,提出以下對策:首先,上級主管部門應加強對籃球課教育的認識,各學校應進一步改善教學條件,加大基礎設施建設,滿足籃球教學的需求。同時各學校應加強教師隊伍的專業知識培訓,提升教師的業務能力,深化拓展教師的教學理念。鼓勵教師大膽創新,積極探索籃球課教學的新思路與新方法,有條件的學校還可以開展分層次教學活動。其次,可以建立一系列競爭機制、激勵機制、淘汰機制,鼓勵教師加強自身素質,提高業務能力,重視培養年輕教師、重視培養教師的終身學習意識。
參考文獻:
[1]張水順.福建省高中籃球課教學的現狀及對策研究[D].福州:福建師范大學,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