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雙紅
[關鍵詞]電視;新聞選題;創(chuàng)新
一、喉舌性和貼近性結合
電視是黨、政府和人民的喉舌,喉舌性是電視新聞的根本屬性。電視的對象是觀眾,貼近性也是電視新聞的基本屬性。電視新聞選題強調喉舌性的目的是更好地宣傳黨的方針、政策。電視新聞選題強調貼近性目的是使電視新聞接近觀眾,爭取觀眾。但是,選題強調喉舌性必須同時講求貼近性,牢固樹立強烈觀眾意識,不能脫離生活,不能脫離社會,否則宣傳就無效果,電視就失去觀眾。電視新聞選題強調貼近性的同時必須堅持喉舌性,堅持正確輿論導向,不能為了貼近觀眾而刻意迎合觀眾,不能為了貼近觀眾而去盲目媚俗,否則報道就會偏差,電視就誤導觀眾。喉舌性是貼近觀眾的重要原則和基礎,貼近性是發(fā)揮喉舌功能的重要方法和手段,喉舌性與貼近性結合是電視新聞選題的最佳方法。
要在選題中使喉舌性與貼近性結合,就要在確保喉舌性中講求貼近性、群眾性,在追求貼近性中體現(xiàn)喉舌性、導向性,要尋找結合點,在黨政中心工作與日常生活的交叉點上做文章。一要強化導向。二要軟化新聞。
二、廣泛性與權威性結合
通過對事實的報道,讓廣大觀眾及時了解最廣闊地域的欲知未知的信息;通過對事實的報道,對觀眾思想、情操乃至行為進行潛移默化的影響;是電視新聞兩個主要功能。要發(fā)揮這兩個主要功能,電視新聞選題就必須努力追求廣泛性與權威性的統(tǒng)一,在廣度與深度上下工夫。
1.選題的廣度要向全球擴展。新聞內容全球化是電視新聞適應21世紀世界多極化、經(jīng)濟全球化發(fā)展的必然結果。把新聞選題擴展到全球,既是因為電視新聞觀眾不僅想知道本地各方信息,也想了解左鄰右舍信息、世界各地信息,同時又是與網(wǎng)絡媒體競爭的需要。當前擴展電視新聞選題首先要努力將視角伸向省內各地、國內各地乃至世界各地、使節(jié)目真正做到匯天下之精華。各電視臺既要采取與區(qū)域外的臺交換新聞、聯(lián)播新聞、合辦新聞等辦法,又要排除記者到區(qū)域外甚至省外、國外采制節(jié)目。
2.選題的深度要向縱深開拓。電視新聞選題拓展深度要依循以下的途徑:①對突發(fā)性新聞的選題要考慮如何闡述其意義。對突發(fā)性事件的電視新聞選題時,在注重時效性的同時,要改變以往對事件缺乏全面深入了解的弊病,考慮如何對突發(fā)事件的前因后果,深挖其內在的原因,以事件為依托闡述其意義,預測其發(fā)展方向。②對正在發(fā)生的新聞的選題要考慮如何分析其背景。對進行時態(tài)的電視新聞選題時要改變以往只局限于考慮報道事件的開端和結果,忽視新聞的背景,使新聞流于平淡無深度的弊病,考慮如何加強對新聞影響的分析,深化報道內容,引發(fā)人們深層次的思考。③對典型報道的選題要考慮如何解釋其原因。典型報道的選題過去往往只考慮報道其做法和所取得的成果。而沒有在挖掘典型成功的深層次上下工夫。因此,我們在典型報道選題時應將著眼點放在原因的分析上,挖掘典型事件或人物的深層次因素,才能引導觀眾更好地理解典型。④對問題報道要考慮如何探討和引導。問題新聞的選題要從重大原則出發(fā),選擇重大的新聞事件;從緊迫原則出發(fā),抓取急需解決的社會問題;從適時原則出發(fā),配合時勢需要;從獨特的原則出發(fā),善于抓熱點中的“冷門”;從本質原則出發(fā),抓有普遍意義的內容、本質的東西。
三、歌頌性與批評性結合
堅持正面宣傳為主,但與此同時也要注意加強輿論監(jiān)督,搞好批評報道。一片“鶯歌燕舞”,只報喜不報憂是違反唯物主義的。電視新聞選題要把歌頌性的題材與批評性的題材結合起來,從“度”與“量”兩方面來斟酌。
當前,歌頌性的選題首先要考慮提高宣傳效果。選題要報道社會新事物追蹤改革新進展,宣揚建設新成果。展示人物新風貌,反應實踐新經(jīng)驗,揭示發(fā)展新規(guī)律;要講求真實性,說真話,道真情;講求適應性,適應公眾的需要,適應時代的潮流;講求生動性,有活生生的事實,有樸實形象的聲畫。
其次要考慮抓好精品典型。典型要來自不同層次、不同類型,能輻射到社會生活的各個領域和不同群體。典型要不降標,不拔高,不圖形式,見人見事見精神,具有濃厚時代氣息和生活氣息,震撼人、感染人、凈化人,具有示范、激勵、鼓舞和引導作用。
批評性的選題首先要體現(xiàn)正確的立場。遵循反映真理、堅持真理的原則。包括觀點符合客觀實際,反映社會生活真相,堅持實事求是;主張有利于社會進步,特別是有利于生產(chǎn)力的發(fā)展,促進經(jīng)濟繁榮;立場站在國家民族利益一邊,反映人民的要求,維護民族尊嚴和國家尊嚴。批評一個單位、一個人、一件事,要有法律和政策依據(jù),要從有利大局、有利工作出發(fā),著眼于轉化矛盾,促進發(fā)展。其次要追尋正面結局。選題對任何單位和個人開展批評監(jiān)督,要有始有終,要告訴觀眾問題是如何解決的,達到“反面文章,正面收口”,不能一曝了之,半途終止。
四、新聞性與知識性結合
在新的世紀,要把電視新聞新聞性與知識性很好地結合起來。傳授新知識的功能和新聞信息傳播功能并不矛盾。兩種功能都是21世紀電視新聞的主功能。實現(xiàn)后一種功能,是電視新聞的本分。而傳授新的知識,這是在知識經(jīng)濟時代電視新聞的功能的一種拓展,一種延伸。因此,電視新聞選題必須著眼于大力宣傳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chǎn)力,宣傳科學知識在經(jīng)濟發(fā)展和社會進步中的巨大作用,以宣傳的思想力量,推進知識經(jīng)濟進程,推進經(jīng)濟快速發(fā)展和新一輪改革開放;大力宣傳新能源、新材料科學、生產(chǎn)科學、環(huán)境科學、空間科學、信息科學等新知識:使電視新聞成為快速可視的“大百科全書”。
“創(chuàng)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國家興旺發(fā)達的不竭動力。”在新的時代,一切都需要創(chuàng)新。而在電視新聞創(chuàng)新中,新聞選題創(chuàng)新是整體新聞創(chuàng)新的“先鋒軍”,只有“先鋒軍”的仗打得漂亮,新聞創(chuàng)新觀眾才會認可。□
(編輯/李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