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修利
[關鍵詞]廣播互動;傳播力;網絡
廣播媒體的優勢之一便是互動。伴隨著傳播技術的發展,從最初的聽眾來信到熱線參與,從手機短信到互聯網時代的BBS,廣播不斷利用新技術完善自身的互動優勢,在web2.0時代,廣播利用微博互動更是極大拓展了聽眾的參與空間。廣播互動是利用網絡的互動,其關鍵是要為網絡提供內容,而這也將提高廣播的傳播力。
互動性,是傳播系統所想達成的必然目標。傳播學中的“互動說”,強調的是傳播者與受傳者之間通過信息傳播相互作用、相互影響的互動性;傳播學中的“影響說”,包含著有多重雙向的互相影響過程。受眾需要在媒體信息中找尋自己認識及態度和情感表現的參照物,傳者為了制作出大眾喜聞樂見的精神產品,也必須追尋了解受眾的愿望、興趣、愛好。廣播的特點和優勢過去被大家公認的是快捷、方便、容量大、覆蓋率高,但是這些已成為當前多數媒體基本可以實現的共同追求,不再成為廣播的獨特優勢。在當今媒體并行的信息時代,地方廣播的優勢逐漸趨向于地方性、互動化、低成本,而互動性越來越成為廣播媒體所致力于的目標。
媒體發展的歷史,就是新傳播技術不斷涌現的歷史。印刷媒體、電子媒體、網絡媒體的發展過程,都伴隨著新的技術產生。面對新媒體沖擊時,傳統媒體都以創新保持競爭力,而利用新技術則重要途徑之一。廣播媒體面對各種挑戰,也在快速、互動方面做文章。廣播互動的初始形式是延時性雙向互動,主要形式為信件往來。上世紀80年代中期熱線直播節目,促進了廣播媒體的進一步發展。短信參與的互動方式,使聽眾對節目的反饋可以海量進入傳播者的視野,從而使得互動交流更加充分。隨著網絡技術及其應用進入中國,廣播媒體嘗試用不同的方式利用網絡互動。
一、聯網時代廣播互動的發展
網絡廣播將線性收聽變為非線性收聽,變單向被動收聽為雙向互動收聽,從而克服了傳統廣播由于頻率所限而所受的地域限制。廣播節目以BBS的形式進行即時互動,這種互動模式克服了廣播傳播在地域上的限制,突破了手機短信每次只能最多發送70個漢字的限制,不僅傳播者可以閱讀,所有參與的受眾也可以閱讀,使交流更加熱烈和充分。廣播節目還利用及時互動工具QQ群進行交流,這種互動方式改變了節目播出時才能互動的不足,線上的交流互動更便捷,且能拉近節目、主持人與聽眾的距離。
隨著博客、播客、維客的產生,中國互聯網于2005年進入web2.0時代,自上而下的由少數資源控制者集中主導的互聯網體系,轉變為自下而上的由廣大用戶集體智慧和力量主導的互聯網體系,微博客于2007年在中國出現。作為新興的開放式互聯網社交服務工具,微博文本長度通常在140個字以內,它可以讓每個人都成為信息的發布者。據《2010中國微博年度報告》顯示,截至2010年10月,微博訪問用戶規模已達到12 521.7萬人。
微博用戶不僅能關注到自己的好友,還能關注到所有人的信息更新,加之其龐大的話題市場,使其成為增強互動交流的新渠道。新浪微博在首頁列出了當日的“熱門話題”,最多人關注的事件都會在新浪微博的“熱門話題”中及時顯現出來,用戶可以圍繞這個話題表達自己的觀點。微博的評論、轉發、調查等功能都非常適合互動交流。如鄭淵潔于4月22日在微博里發起“藥家鑫案量刑民意調查”,在不到一天時間里就有51 000多名網友參與了調查。
微博體現了web2.0時代多中心、互動性強的特點,話語權進一步下放,但也使信息“碎片化”,同時也缺乏可靠性,廣播媒體的公信力在微博中也更容易顯現。微博用戶選擇關注全憑自己的喜好,于是一個個有共同興趣愛好的小圈子逐漸形成,這為廣播各種專業頻率、特色節目能夠融入“圈子”提供了機會,而廣播媒體的共通性,也將解決圈子與圈子之間的溝通和信息交流。目前越來越多的傳統媒體開始利用微博進行互動,在4月26日新浪微博名人堂里,廣播媒體的用戶中,全國性電臺12家、交通類90家、新聞類54家、音樂類51家、文藝類57家、都市民生類42家,數量更多的是以電臺DJ的個人身份注冊。
二、互動的關鍵是提供內容
網絡時代的互動,對廣播媒體提出了要求,硬件和軟件的建設是基礎,提供內容是關鍵。因此,廣播媒體要建立自己的網站,提供穩定可靠的在線收聽。廣播節目都應該有網絡版本,并注重在線內容的分享能力。
廣播節目的內容質量如何,直接影響到聽眾的參與熱情,網絡的內容是海量的,能否為網絡提供高質量的內容是廣播通過網絡互動的關鍵。還以微博為例,用戶關注的通常是自己喜歡的信息類型發布者,每天查看關注對象的微博,也就是為自己量身定制的網絡報紙。內容能否吸引粉絲、微博的發送頻率等等,都影響著其參與評論轉發的熱情。
三、網絡提升廣播的傳播力
傳播力決定影響力。媒體的影響力,不僅取決于其內容是否具有獨特魅力,還取決于是否擁有先進的傳播手段和強大的傳播能力。網絡是一個高開放性的、全球化的系統,世界各地的使用者在網絡上自由交流,交換信息。微博的裂變式傳播,則會在極短時間內獲得最大的傳播效果。一個人的微博跟其他人的微博套疊,一個人群跟另外一個人群套疊,因此只要一條信息具有階層文化興趣利益的穿透性,就是說能激起大家的興趣、關注,這就是微博具有爆炸性的、核裂變式的傳播能量的現實。一條信息發布出去,它會像病毒一樣傳播。廣播利用網絡的互動,只要內容有吸引力、感染力,就可能在影響普通受眾的同時影響其他媒體,借助其他媒體的轉發或采用,實現廣泛的二次傳播。
據《第27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顯示,截至2010年12月底,我國網民規模達到4.57億,手機網民規模達3.03億,加之即將來臨的3G時代,這些都為廣播媒體的增加接觸率提供了機遇。廣播媒體應注重“內容為王”,借助網絡發揮廣播的互動優勢,努力使自己成為網絡媒體的“內容提供商”,借助現代傳媒傳播自己的聲音,與新興媒體共贏互利?!?/p>
(編輯/穆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