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哲
[關鍵詞]新課程標準;指導;引導;思維
新課程標準,把培養學生的創造力提高到顯著的地步。一個沒有創造力的民族將會是一個沒有活力沒有生命力的民族。創造性思維是人類的高級思維活動,是指人們對事物之間的聯系進行前所未有的思考并產生帶有創見的思維。創造性思維并不僅僅是少數天才人物的天賦獨有,每個心智健全的人都有創造性思維,但卻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夠運用它。由于受到保守觀念的束縛,這種思維沒有得到充分發揮,只要有意深度開發和訓練,潛藏在人們心智中的創造性思維都會得到培養。21世紀將是一個知識創新的世紀,新世紀正在召喚大批高素質創造型人才。人的創造力包括創造思維能力和創造個性兩個方面,而創造思維是創造力的核心。
所謂創造思維就是與眾不同的思考。數學教學中所研究的創造思維,一般是指對思維主體來說是新穎獨到的一種思維活動。它包括發現新事物,提示新規律,創造新方法,解決新問題等思維過程。盡管這種思維結果通常并不是首次發現或前所未有的,但一定是思維主體自身的首次發現或超越常規的思考。它具有獨特性、求異性、批判性等思維特征,思考問題的突破常規和新穎獨特是創造思維的具體表現。這種思維能力是正常人經過培養可以具備的。
那么如何培養學生的創造思維能力呢?結合數學教學,談一點體會。
一、精心指導,認真觀察
觀察是信息輸入的通道,是思維探索的大門。敏銳的觀察力是創造思維的起步器。可以說,沒有觀察就沒有發現,更不能有創造。觀察能力是在學習過程中實現的,在課堂中,怎樣培養學生的觀察力呢?
首先,在觀察之前,要給學生提出明確而又具體的目的、任務和要求。其次,要在觀察中及時指導,精心指導。比如要指導學生根據觀察的對象有順序地進行觀察,要指導學生選擇適當的觀察方法,要指導學生及時地對觀察的結果進行分析總結等。再次,要科學地運用直觀教具及現代教學技術,以支持學生對研究的問題做仔細、深入的觀察。最后,要努力培養學生濃厚的觀察興趣。在概念的形成中教師要努力創造條件,給學生提供自主探索的機會和充分的思考空間,讓學生在觀察、操作、實驗、歸納和分析的過程中親自經歷概念的形成和發展過程,進行數學的再發現、再創造。
二、精心引導,大膽想象
想象是思維探索的翅膀。愛因斯坦說:“想象比知識更重要,因為知識是有限的,而想象可以包羅整個宇宙。”在教學中,引導學生進行數學想象,往往能縮短解決問題的時間,獲得數學發現的機會,鍛煉數學思維。
想象不同于胡思亂想。數學想象一般有以下幾個基本要素。第一,因為想象往往是一種知識飛躍性的聯結,因此要有扎實的基礎知識和豐富的經驗的支持。第二,是要有能迅速擺脫表象干擾的敏銳的洞察力和豐富的想象力。第三,要有執著追求的情感。因此,培養學生的想象力,首先要使學生學好有關的基礎知識。其次,新知識的產生除去推理外,常常包含前人的想象因素,因此在教學中應根據教材潛在的因素,創設想象情境,提供想象材料,誘發學生的創造性想象。
三、鼓勵求異,發散思維
求異思維是創造思維發展的基礎。因此,在數學教學中教師要提倡和鼓勵學生“標新立異”、“無中生有”、“異想天開”和“七掛八扯”,“縱橫馳騁”,從而培養學生勇于探索、敢于創造的獨創精神。教師在數學課堂教學中通過訓練學生的求異思維,培養學生思維的輻射性、廣闊性、深刻性、靈活性和發展學生思維的獨創性。求異思維是指從不同角度,不同方向,去想別人沒想不到,去找別人沒有找到的方法和竅門。要求異必須富有聯想,好于假設、懷疑、幻想,追求盡可能新,盡可能獨特,即與眾不同的思路。課堂教學要鼓勵學生去大膽嘗試,勇于求異,激發學生創新欲望。
四、誘發靈感,突破創新
靈感是一種直覺思維。它大體是指由于長期實踐,不斷積累經驗和知識而突然產生的富有創造性的思路。它是認識上質的飛躍。靈感的發生往往伴隨著突破和創新。
在教學中,教師應及時捕捉和誘發學生學習中出現的靈感,對于學生別出心裁的想法,違反常規的解答,標新立異的構思,哪怕只有一點點的新意,都應及時給予肯定。同時,還應當應用數形結合、變換角度、類比形式等方法去誘導學生的數學直覺和靈感,促使學生能直接越過邏輯推理而尋找到解決問題的突破口。在數學課堂教學中,既要讓學生主動參與到例題的探究過程中去,又要讓他們積極投入到解題的回顧過程中去,提供充分時間和廣闊空間讓學生思考,使他們在思考、討論中獲得新知識,產生新思維,達到在不知不覺中培養創造性思維的目的。
課堂教學是師生情感交往的場所,教師要給予學生參與的時間和權利。鼓勵學生討論、質疑、發表各種見解,形成師生間的能動交流。靈活多變是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能力的途徑。靈活多變即思維敏捷、隨機應變,對于疑難問題能提出較多的思維和見解。教師在教學中,應力求打破常規,引導學生從多方位去思考問題,注意培養學生一題多解、一題多思、一題多變、舉一反三的創新思維。
教師在每堂課都要進行各種總結,也必須有意識地讓學生總結,總結能力是一種綜合素質的體現。培養學生的總結能力,即鍛煉學生集中思維能力,這與培養學生的求異思維是相輔相成的,集中思維使學生準確、靈活掌握各類知識,將它們概括、提取為自己的觀點,作為求異思維的基礎,保障了求異思維的廣度、新穎度和科學性。每次總結,都挑選多位學生發言,要讓他們說出自己獨特的理解,不要眾口一詞,隨聲附和。總結完后,讓學生提出自己發現的、更深層次的問題,進一步延伸、拓展思維。
總而言之,人貴在創造,創造思維是創造力的核心。培養有創新意識和創造才能的人才是中華民族振興的需要,讓我們共同從課堂做起,做一名具有創造力的新人。□ (編輯/劉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