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態
中組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近日發布 《高技能人才隊伍建設中長期規劃(2010-2020年)》。規劃提出,我國將以實施青年技能就業培訓工程和企業職工技能提升培訓工程為重點,建立健全面向全體勞動者的職業培訓制度。
規劃提出,我國將實施青年技能就業培訓工程。根據產業結構升級、加快城鎮化進程和促進青年就業及成才的需要,發揮職業院校和培訓機構的主體作用,對城鄉未繼續升學的應屆初高中畢業生等新成長勞動力開展1~2個學期的勞動預備制培訓,對退役士兵開展免費職業技能培訓,對職業院校學生強化職業技能和從業素質培養。對參加勞動預備制培訓學員,在按規定給予培訓費補貼的同時,對其中農村學員和城市家庭經濟困難學員給予一定生活費補貼。對通過初次職業技能鑒定并取得職業資格證書或專項職業能力證書的,按規定給予一次性職業技能鑒定補貼。
與此同時,我國將實施企業職工技能提升培訓工程。引導、支持各類企業特別是大型企業(集團),建立現代企業職工培訓制度,針對崗位需求和職工特點,開展多層次、多樣化的培訓,通過脫產培訓、半脫產培訓、崗位練兵、崗位培訓、班組長培訓、技能比賽等形式,提升企業新錄用農民工和在崗職工的崗位技能;結合技術創新、技術改造和項目引進,開展新技術、新工藝、新材料等相關知識和技能培訓;建立技師研修制度和名師帶徒制度,促進高技能人才成長。職工經單位同意參加脫產、半脫產培訓,應享受在崗人員同等工資福利待遇。企業新錄用符合職業培訓補貼條件的勞動者,由企業依托所屬培訓機構或政府認定培訓機構開展崗前培訓的,按規定給予企業一定的培訓費補貼。企業職工在崗技能提升培訓所需經費從職工教育經費中列支。
(新華網)
近日,坐落于天津海河教育園區內的天津職業技能公共實訓中心正式落成啟用。該中心是目前全國首家設施最好、規模最大、功能最完善的面向高端技能人才實施職業技能培訓和鑒定評價服務的政府公共實訓基地。
新落成投入使用的天津職業技能公共實訓中心,投資2.8億元,年培訓和職業資格鑒定能力達20萬人。該中心的建設,是為了對應天津八大優勢產業結構需求,瞄準國際領先行業技術水平,建有現代制造、現代控制、現代物流、現代電子、焊接、信息和創意設計7個技術培訓分基地。在功能定位上,該中心圍繞天津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和產業結構優化升級的需要,重點在六個方面發揮高技能人才培養的引領作用。一是堅持需求導向,滿足企業需求、院校需求、人力資源市場需求;二是堅持高端定位,運用高新設施設備和先進的培訓模式培養高技能人才;三是堅持訓為企用,緊緊圍繞企業需求開展培訓;四是堅持校企共享,成為學校和企業開展高技能培訓的共享平臺;五是堅持促進就業,通過技能提升,實現勞動者素質就業、穩定就業、體面就業;六是堅持公共服務,堅持普惠原則,提供公益服務、均等服務、人本服務。該中心對天津急需的高端人才實行免費培訓,對不同培訓人員實行不同等級的培訓補貼。目前該中心的首期工程全面完成,已經開展近70個職業(工種)的實訓鑒定。
《天津日報》

廣西今年在中等職業學校教師培養方面,陸續推出“4+1”模式、合作培養免費中職師范生、實施中等職業學校教師學歷與技能提升計劃等3項新舉措,用以加強中等職業學校“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
“4+1”模式是面向具有理工科背景的本科畢業生 (含在職中等職業學校教師),進行職業教育教學理論的學習和專業實踐能力的實習實訓,計劃1年內確保其在學習結束時獲得教師資格證書和職業技能資格證書,自治區教育廳將給予每名學員5000元資助。
從今年起,廣西將委托天津職業技術師范大學定向培養本科學歷的免費中職師范生,每生每年獲得1萬元資助。廣西還將依托廣西大學、廣西師大等中職師資培養培訓基地,重點實施中職教師研究生學歷提升計劃和中職教師成人高等教育本科學歷補償教育計劃,每年分別招收180人和300人。《中國教育報》
今年下半年,河北省將從七個方面扎實推進職業教育改革與發展。
據了解,當前河北省教育改革,特別是職業教育改革進入克難攻堅階段,職業教育改革發展面臨著新的形式和任務。構建現代職業教育體系為職業教育改革發展提出了新課題,職業教育面臨著更新人才觀念、創新管理體制和培養模式、健全辦學機制、完善課程體系等一系列新課題。
為此,河北省提出,下半年,全省職業教育改革發展要重點做好以下七個方面的工作。一要努力完成中職學校招生45萬人的任務,繼續加大招生宣傳、拓展招生渠道,延伸服務范圍。二要深化教育教學改革,規范專業建設,重點建設一批骨干專業、特色專業,形成支撐區域產業和行業發展的專業群。三要全力推進農村職業教育辦學模式改革,以推進“雙帶工程”為核心,大力培養新型農民。四要大力加強基礎能力和師資隊伍建設,新建一批實習實訓基地。五要加快發展面向農村的職業教育,深入實施“十二五”涉農專業培養規劃,廣泛面向農村地區開展職業教育。六要切實規范和加強民辦學校管理。七要努力提高職業教育科學研究水平。
《河北日報》
浙江省教育廳近日印發《浙江省等級中等職業學校標準(試行)》,爭取今年下半年正式啟動評估,2020年前所有中等職業學校都要達到三級以上等級標準。
新標準把全省中等職業學校分為3個等級,評估內容包括辦學方向與辦學績效、校企合作與社會服務、專業建設與課程改革、教師隊伍、辦學條件與教育經費、校園管理等6個方面27個子項目。
浙江省規定,中等職業學校須逐級申報等級,省一級中等職業學校由省教育廳組織評估,省二、三級中等職業學校由省教育廳委托各設區市教育局組織評估;省等級中等職業學校不搞終身制,實行年審和隨訪制度,年審每3年進行一輪,年審沒通過的,要求其限期整改,整改未達到要求的,降級處理或取消省等級中等職業學校稱號。
新標準對中等職業學校申報等級的必備條件提出了要求,包括教育經費來源穩定,能滿足教育教學需要,年生均教育經費逐步增長,近3年學校沒有違規收費現象;中級以上職稱、雙師型教師數和專業教師,占專任教師比例達到相應等級規定要求;專業設置合理,有相應等級要求的實訓場地和設備,有相應等級數量的省或市級示范(骨干、特色、新興)專業;近3年無重大安全責任事故和教學事故,無學生犯罪行為等。
(中國教育新聞網)
(家月朗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