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騫王興(江蘇經貿職業技術學院 江蘇 南京 210007)
對高職《空氣調節》項目化課程重塑的思考
馬騫王興
(江蘇經貿職業技術學院 江蘇 南京 210007)
項目化教學逐步走進課堂,在獲得師生認可的同時,也出現了不少難點與矛盾。文章通過《空氣調節》課改實踐,總結了項目化課程開發與實施中應解決的幾個關鍵問題。
高職;項目化課程改革;課程重塑;學習情境
《空氣調節》是高職制冷與空調專業的核心課程之一。該課程具有高度的綜合性,涉及專業知識面廣,工程應用性強,學生難以掌握。而教師又往往只按教學大綱規定的內容進行教學,忽略了課程的整體性、應用性及學生學習的主動性。所以,教學效果不佳。為此,我校專業課教師以工作過程為導向,對課程內容進行了重塑,并通過實施積累了一些項目化教學的經驗,旨在與同行進行交流,從而實現項目化課程的有效推廣。
項目化課程是從一個個具體的 “工作領域”轉化而用于“學習領域”的。它是源于工作實際且理論與實踐一體化的綜合性學習任務。它與傳統課程最大的區別是以項目(或工作任務)為載體,課程學習的內容是工作任務,工作任務的完成也是學習任務的完成。《空氣調節》項目化課程改革經歷了如下幾個階段:企業調研→確定課程目標→歸納典型工作任務→設計學習情境→編制教學文件。
根據高職制冷與空調專業的人才培養要求,《空氣調節》的主要內容包括空調工程設計、施工、系統運行調試以及維護管理幾個部分,重塑后的課程分為《民用建筑空調設計》與《空調工程施工與運行管理》。筆者主要對《民用建筑空調設計》的項目化改革進行闡述。
通過跟蹤調查,畢業生就業后從事的空調設計工作主要面對商場、酒店、公寓、別墅、寫字樓等建筑,經常遇到全空氣系統、風機盤管系統、VRV系統的設計。據此,我院專業課教師對該課程進行了簡化、提煉、總結,最終歸納出該課程典型工作任務,如圖1所示。
在圖1中,三種建筑的空調設計均需要進行負荷計算、方案制定、系統設計以及設計文件編制等4個步驟。
本課程共設計了3個學習情境,如表1所示。
“全空氣系統”的設計,以某商場空調設計為工作任務;“風機盤管+新風系統”設計,以某公寓空調設計為工作任務;“VRV系統”設計,以某寫字樓空調設計為工作任務。課程改革后的主要特點表現在:(1)三個學習情境具有典型性,其內容涵蓋了課程所有的學習內容,工作復雜程度、設計要求逐級遞增。(2)對原有的課程內容進行了整合,原本分布在多門課程里的知識得到了有機整合和應用。(3)在強調學生動手能力的同時,注重綜合素質、學習能力、創新精神以及實踐能力的培養,通過完成漸次復雜的工作任務,強化學生的專業能力,培養學生的團隊合作、溝通等社會能力,學生的分析能力、獲取信息的能力以及解決問題的能力也將得到很大提升。

圖1 《民用建筑空調設計》典型工作任務圖

表1 課程學習情境總體設計表

表2 “一次回風系統處理空氣”子學習情境的教學組織與實施表
如上所述,學習情境以完成工作中的某一任務為基本單元,以行動導向為教學的出發點;而每一個學習情境,又由若干個子情境組成,每個子情境也是一個相對完整的任務,這個任務按照實際工作的六個步驟來實施:資訊、決策、計劃、實施、檢查及評價。下面就以 “全空氣系統設計”中的一個子情境“一次回風系統處理空氣”為例,來說明課堂教學的組織過程,如表2所示。
學生學習成績的評定主要基于每個學習情境(或子學習情境)的過程考核和成果考核。在課堂組織過程中,從資訊階段到評價階段,注重對學生每一個環節的考查,在每一個子情境完成后,記錄下學生本情境的成績。最終課程總評成績是每個學習情境考核成績的加權值,每個學習情境成績占總成績的權重則根據每個情境的難易程度和學時數的比重來確定。
《空氣調節》課程經過項目化改革,并通過一個學期的試點后,取得了巨大成功。學生的學習熱情空前高漲,最初有些不適應,到后來則越來越得心應手。隨著每個學習情境的完成,學生也充分享受到收獲的快樂。目前,《空氣調節》已成為學校的精品課程,教學文件陸續上傳到精品課程網站上 (網址為http:// jseti.js.nclass.org/sc8/)。
項目化課程從開發到實施,幾乎每一階段都會面臨大量的困難,課程開發小組就是在克服一個個困難的過程中得到鍛煉并逐漸走向成熟的。課程改革經歷的艱難歷程,對下一階段的課改工作既是一種寶貴的經驗,也是一盞明燈——它指明了下一階段工作的方向。通過《空氣調節》課程項目化改革,我們發現,在課程開發中需要解決好以下幾個關鍵問題。
1.要合理地設計學習情境。項目化課程的教學是通過若干個項目(或工作任務)為載體的學習情境來實施的,因此,學習情境的設計非常關鍵。這里最容易出現兩個問題:第一,項目容量選取過大,包含的內容太多,給課堂教學的組織帶來困難。第二,項目選取覆蓋面小,造成職業能力培養的缺失。要解決這兩個問題,需要發揮集體智慧,最好能讓所有專業教師參與學習情境設計,共同提煉出具有典型性、全面性及易操作的學習情境。
2.要正確認識項目化課程改革中學科知識的地位。許多專家對項目化課程中理論知識的分配都進行過精辟的闡述,如姜大源說:“項目課程中知識并沒有消失,只是分配到不同的項目中去。”可見項目化課程改革后,學科知識并不是弱化了,而是進行了重新分配。這就需要開發課程的教師對專業知識進行全面梳理,提煉出與本門課程相關的知識點,再作為課程的資訊部分重新分配到各個學習情境中去。
3.要提高教師和學生對項目化教學的適應性。項目化教學是職業教育教學的一項創新與改革。師生在觀念上、教學習慣上以及工作能力上都需要有較大的轉變和提高。教師應該率先從學科體系進入項目化體系,然后才能引領學生慢慢適應項目化的教學模式。為此,可以先從以下兩個方面入手:第一,做好宣傳工作,事先通過講座、培訓等形式使學生對項目化教學有所了解,做好充分的思想準備。第二,項目設計要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由淺入深,由易到難,由單一到綜合,保證學生“易上手”、“做得順”。
4.要根據項目化教學的要求合理調整管理體制,協調硬件設施。實施項目化教學首先面臨的問題就是課時的重新編排。一個子情境的教學時間一般需要3~4課時,間接地占用了較多的教學資源,學校需要統籌安排。其次,項目化教學一般需要在“一體化教室”內組織實施,為此,學校不僅要解決實驗設備數量的問題,還要重新規劃硬件布置,以滿足項目教學改革的需要。
總之,項目化課程改革是對傳統高職課程理念、教學內容、教學方法的全面變革,也是對高職院校的各項管理和教師教學能力的一個嚴峻考驗。在項目化課程的實施過程中,還有更多問題亟待解決,我們必須保持高度的嚴謹性,采取切實有效的方法,攻堅克難,將改革推向更深層次。
[1]應力恒.基于工作過程的課程項目化教學改革[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08,(22).
[2]高玉萍.項目化教學課堂實施中存在的問題與對策[J].天津職業大學學報,2009,18(5).
[3]郭衛琳.工學結合模式下的《通風與空氣調節》課程改革探討[J].科技創新導報,2008,(23).
[4]馬衛武,姚景州.《空氣調節》課教學改革思路探討[J].科技情報開發與經濟,2009,19(33).
[5]邵長波.制冷與空調專業工作過程系統化課程開發的探索[J].山東商業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9,9(5).
[6]蔣慶斌,郝超.職教項目課程實施瓶頸分析研究[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08,(13).
[7]陶潔.淺談高職“空氣調節”課程的教學改革[J].中國電力教育,2009,(5).
一個人對社會的價值,首先取決于他的感情、思想和行動對增進人類利益有多大作用。
——愛因斯坦
G712
A
1672-5727(2011)10-0078-02
馬騫(1978—),男,江蘇南京人,碩士,江蘇經貿職業技術學院講師,研究方向為制冷與空調專業與職業教育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