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春艷 陳國亮(常州機電職業技術學院 江蘇 常州 213164)
高職《塑料模塑工藝與模具設計》項目教學模式探討
王春艷 陳國亮
(常州機電職業技術學院 江蘇 常州 213164)
傳統教學模式導致《塑料模塑工藝與模具設計》課程的教學效果與學生的接受能力均受到影響,采用理論與設計相結合的教學模式,效果不甚明顯。項目教學能夠貼合高職院校的實際情況,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提高教學質量,達到高職教育的目的。
高職;塑料模塑工藝;項目教學;教學模式
《塑料模塑工藝與模具設計》課程是高職模具設計與制造專業的一門主干課程。目前,教師授課普遍采用的教學模式是:集中在教室進行理論教學,配以不多的實驗,然后,將班級的學生分成4~6人一組,進行塑料模具的課程設計。這種教學模式沿用了傳統的教學體系,但是,對于學習能力薄弱的高職院校學生而言,太過理論化,反而學不到什么知識,長此以往,會失去對學習的興趣和愛好。到學期末,一個班只有25%~33%的學生能夠學好本課程。這種方式培養出來的學生,專業知識理論不強,實踐基礎差,達不到培養高技能應用型人才的目的。
針對這種情況,應在教學的過程中變革教學思維,改變教學思路,進行課程的協調與配合,將課程設計與理論教學結合起來。新學期上課開始,給學生介紹《塑料模塑工藝與模具設計》課程的內容、結構、要求,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然后,將課程設計布置下去,2~3人一組,圍繞一個塑料制品進行模具設計。在講授內容的過程中,提供一個具體的模具設計實例。講完某一章節后,將具體實例中與章節對應的部分演示給學生看,要求學生確定與章節對應的知識內容來設計模具結構,并寫出相應的步驟,為后面撰寫說明書做好準備。比如,講到注射模的澆注系統時,教師先將澆注系統的作用、類型和設計原則等全部講完之后,講一個關于澆注系統設計的實例,其中,包括主流道、分流道、澆口以及冷料穴的設計,然后,讓學生結合實例和所講的內容對各自的塑件進行模具澆注系統的設計。這種教學方式的結果是:一個班多數學生能夠比較好地掌握所學知識。雖然這種教學模式相比傳統的教學模式來說,能夠提高學生的學習和知識掌握的能力,但仍然不是高職教育想要達到的最佳目標。
以上兩種教學模式都是常用的教學方法,顯而易見,達不到高職教育的目的,要想提高教學質量,促進學生學習,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需要更加切實的教學模式和方法,從而整體提高學生的學習質量,為學生將來就業和工作打下堅實的基礎。
因此,應實施一種新的教學模式,即項目教學。項目教學是以項目實施為主線有效組織理論和實踐知識,師生共同實施并完成一個“項目”為主要學習方式的教學活動,注重學生職業能力的自我建構和職業情境中實踐智慧的動態養成,真正體現了以人為本、以學生為主體的教育理念。
采用項目教學,可將《塑料模塑工藝與模具設計》課程分成幾個項目:塑料的鑒定與識別、塑件成型工藝的確定、塑料模具結構的認識、分型面的確定、成型零件的設計、澆注系統的設計、推出機構的設計、加熱和冷卻系統的設計、側向分型抽芯機構的設計和壓縮模的設計等。各個項目的名稱、知識內容、實施要求、教學目標如表1所示。

表1 《塑料模塑工藝與模具設計》的項目教學內容表
在項目教學過程中,教師主要是學生學習的引導者,學生通過完成項目而進行探索、學習。教師需要準備的是:在本課程開始之初,給每個學生配備相應難度的塑料制品。在實施過程中,配備一個陳列模具與課堂教學為一體的多媒體教室。在每一個項目教學的實施過程中,學生根據自己的塑料制品,通過不同的項目確定各自制品所需要的模具結構部分。然后,以學生自己講述和大家評比、討論的方式掌握所學的知識,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教師只是起到引導和指導的作用。以澆注系統為例,在實施這個項目時,教師要拿出很多不同形式的澆注系統凝料,供學生仔細分析與探討,為學生學習本項目的內容提供直觀的參考。同時,由教師下達任務書,任務書的內容是確定塑件的澆注系統。由學生分組搜集、分析和消化原始資料,應做到:(1)明確塑件的設計要求,根據塑件確定出符合制品的澆注系統,并考慮其加工工藝性;(2)繪制澆注系統圖,尺寸標注完整。完整的澆注系統設計項目的實施過程如圖1所示。

圖1澆注系統設計項目的教學實施過程圖
在項目課程實施的同時,教室內陳列各種不同的塑料模具,使學生能夠隨時隨地觀察模具、了解模具、熟悉模具,為模具設計提供感性認識。這種教學模式的好處是:給學生一個完全展示自我的空間,能夠充分調動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學生能夠踏踏實實地針對自己的塑件認真鉆研、細心設計,從而使學生具有成就感和使命感。實行項目教學的結果是:一個班的學生基本上都能積極參與到教學與學習中來,能夠將所學知識牢固掌握,并能夠自行設計塑料模具。
總而言之,傳統教學的課程設計與理論教學相結合的方式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學生學習《塑料模塑工藝與模具》這門課程所出現的問題,項目教學能夠將學生從被動改為主動,充分調動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學生通過完成項目掌握學習內容,增強自我創新和設計的能力,為將來工作打下堅實的基礎。
[1]陳旭輝,張榮勝.項目教學的開發原則和教學流程設計[J].職業教育研究,2008,(12):75-76.
[2]陳嬋娟.高職《塑料成型工藝與模具設計》教學改革實踐[J].職業技術教育,2008,(5):47-48.
[3]劉海慶.高職院校《塑料成型工藝與模具設計》課程教學改革與實踐[J].科技信息,2009,(12):141.
[4]劉彥國,范建蓓.塑料模具課程教學改革與創新[J].模具制造,2010,(4):96-100.
[5]李瑩瑩,彭琦.《塑料成型模具設計》課程教學改革與實踐[J].廣西輕工業,2010,(6):150.
[6]陳吉平,丁智平,胡成武.《塑料成型模具設計》課程教學改革與實踐[J].湖南工業大學學報,2008,(3):104-106.
[7]張美麗,劉玉生,謝玉敏.塑料成型工藝及模具設計多媒體教學模式探討[J].廣西輕工業,2008,(7):24-25.
G712
A
1672-5727(2011)10-0097-02
王春艷(1976—),女,陜西勉縣人,常州機電職業技術學院講師,模具教研室主任,主要從事塑料模具設計與制造方向的研究。
陳國亮(1978—),男,江西玉山人,常州機電職業技術學院講師,主要從事模具設計與制造方向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