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艷麗
我國中小企業財務管理目標的現實選擇
趙艷麗
我國中小企業已成為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對經濟的發展和社會的穩定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如何選擇合適的財務管理目標,進而建立完善的符合實際的財務管理體系,對于中小企業建立現代化的企業財務管理制度而言是至關重要的。本文結合我國實際情況,認為應當以可持續發展的利潤最大化作為中小企業的財務管理目標。
中小企業;財務管理目標;可持續發展的利潤最大化
我國自2003年出臺《中小企業促進法》以來,國家有關部門和各個地方政府相繼出臺了許多促進中小企業發展的政策措施。我國的中小企業目前處于良好的發展時期,也到了發展的關鍵時期。中小企業要得到健康發展,必須加強企業管理,特別是財務管理,而財務管理目標是做好財務工作的前提和基礎。
該種觀點認為企業財務管理以實現利潤最大化為目標。這是我國和西方國家都曾流傳較廣的一種觀點,尤其在實務界具有重大的影響。
利潤最大化目標的主要優點表現為:企業追求利潤最大化,就必然講究經濟核算,加強管理,改進技術,提高勞動生產率,降低產品成本。這些措施都有利于企業資源的合理配置,有利于企業整體經濟效益的提高。但是,這種觀點作為財務管理目標也存在以下缺陷:沒有考慮利潤實現時間和資金時間價值;沒有考慮風險問題;沒有反映創造的利潤與投入資本之間的關系;可能導致企業短期財務決策傾向,影響企業長遠發展。正因如此,該種觀點曾被一度拋棄,但近年來該種觀點又受到了國內外專家的再度重視和認可。例如,郭復初在《發展財務論》中指出,在發展中國家,較長時期內財務管理目標定在追求利潤最大化是符合國情的。
該種觀點認為企業財務管理以實現股東財富最大化為目標。在上市公司,股東財富是由其所擁有的股票數量和股票市場價格兩方面決定的。在股票數量一定時,股票價格達到最高,股東財富也就達到最大。因此,股東財富主要表現為股票價格的上漲,其財務管理目標又轉化為股票價格的最高。
與利潤最大化相比,股東財富最大化的主要優點是:考慮了風險因素;在一定程度上能避免企業短期行為;對上市公司而言,股東財富最大化目標比較容易量化,便于考核和獎懲。但該種觀點也存在以下缺點:(1)通常只適用于上市公司,因為非上市公司無法像上市公司一樣隨時準確獲得公司股價。(2)股價受眾多因素影響,不能完全準確反應企業財務管理狀況,如有的上市公司處于破產的邊緣,但由于可能存在某些機會,其股票市價可能還在走高。(3)該觀點強調得更多的是股東利益,而對其他相關者的利益重視不夠。
該種觀點認為企業財務管理以實現企業價值最大化為目標。企業價值可以理解為企業所有者權益的市場價值,或者是企業所能創造的預計未來現金流量的現值。企業價值最大化要求企業通過采用最優的財務政策,充分考慮資金的時間價值和風險與報酬的關系,在保證企業長期穩定發展的基礎上使企業總價值達到最大。
以企業價值最大化作為財務管理目標,具有以下優點:(1)考慮了取得報酬的時間,并用時間價值的原理進行了計量;(2)考慮了風險與報酬的關系;(3)將企業長期、穩定的發展和持續的獲利能力放在首位,能克服企業在追求利潤上的短期行為,因為不僅目前利潤會影響企業的價值,預期未來的利潤對企業價值增加也會產生重大影響;(4)用價值代替價格,克服了過多受外界市場因素的干擾,有效地規避了企業的短期行為。
但是,以企業價值最大化作為財務管理目標也存在以下問題:(1)企業的價值過于理論化,不易操作。盡管對于上市公司,股票價格的變動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企業價值的變化,但是,股價是多種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特別是在資本市場效率低下的情況下,股票價格很難反映企業的價值。(2)對于非上市公司,只有對企業進行專門的評估才能確定其價值,而在評估企業的資產時,由于受評估標準和評估方式的影響,很難做到客觀和準確。
正是由于企業價值最大化觀點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利潤最大化和股東財富最大化觀點的缺陷,因此被理論界所普遍推崇。
目前,我國中小企業數量超過1000萬戶,總數已占全國企業總數的99%以上,其中300人以下的小企業占95.8%。中小企業創造的最終產品和服務價值相當于國內生產總值的60%左右,提供了全國80%的城鎮就業崗位,上繳的稅收約為國家稅收總額的50%,以中小企業為代表的非公有制經濟在中國經濟社會發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不斷增強,在繁榮經濟、推動創新、擴大出口、增加就業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我國中小企業的特點主要有:一是規模小;二是數量繁多;三是生產經營方式靈活多變;四是總體上所有制結構單一,股份公司少,股份制上市公司更是少之又少;五是更多地關注企業的獲利能力,對利潤增長的追求較其他企業更為迫切;六是管理水平普遍不高,管理體制不健全;七是職工的跳槽和下崗比較頻繁,在財務決策中往往較少考慮職工的利益。
由上述我國中小企業的特點可以看出,由于我國中小企業很多沒有進行股份制改組,即使發行股票的中小企業,股票也大多不上市流通,市場對股票價格和企業價值的評價也成為不可能,從而導致股東財富最大化和企業價值最大化目標在實踐中運用起來比較抽象,可操作性比較差,因此,我國中小企業的財務管理目標不大可能是股東財富最大化和企業價值最大化。
雖然,絕大多數的財務經理都認同企業財務管理的目標是實現企業價值最大化,但實際工作中,卻有過半數的企業將利潤最大化作為財務管理目標。有一些中小企業的業主甚至對企業財務管理目標都不是很了解,對他們來說賺錢盈利是唯一的目的,這些都說明對我國大多數的中小企業而言,或許利潤最大化目標是最合適的。以利潤最大化作為中小企業的財務管理目標是有一定的積極意義的。中小企業對利潤增長的追求,通常較其他企業更為迫切,而利潤的來源主要是來自產品的銷售,只有產品銷售出去,才能實現利潤。以利潤最大化作為財務管理的目標會促使中小企業注重市場調查,自覺適應市場需求,提高產品質量,生產市場適銷對路的產品,并研究制定營銷策略,把產品順利銷售出去,這對改善中小企業的管理狀況和管理水平有著重大意義。
盡管很多人都認為,利潤最大化容易造成企業為了追求利潤而不顧長遠利益,導致企業財務決策短期化,影響企業長遠發展,但筆者認為,真正的利潤最大化并不是這樣的,利潤最大化不僅意味著報告期的利潤最大化,同時也應包括更長時期內的利潤最大化,它應是建立在可持續發展基礎上的利潤最大化。
針對實際情況,筆者認為,我國中小企業在以持續發展的利潤最大化為目標的同時要考慮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
1.提高凈資產收益率,增強企業的盈利能力。凈資產收益率是凈利潤與凈資產的比率,是杜邦財務分析體系的核心指標,通過這一指標,可以找出企業中影響利潤高低的因素和解決的方法。而在凈資產一定的情況下,提高凈資產收益率,就是要不斷提高企業的凈利潤,繼而要求企業擴大銷售收入,降低成本費用,加強企業內部管理,提高銷售凈利率,提高資產的使用效率,同時適度的負債經營,充分發揮財務杠桿效應,使企業獲利更多。
2.提高償債能力,增強企業籌集資金的能力。負債經營已經成為企業存在的普遍現象,適度的負債可以發揮財務杠桿效應,但負債過多則加重了企業的負擔,加大了財務風險。償債能力低,可能會導致無法清償到期債務而面臨破產清算。同時,償債能力的高低也是投資者進行投資和債權人據以借貸的評判標準,償債能力的提高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緩解我國中小企業籌資難的問題。追求利潤最大化有助于中小企業提高償債能力,反過來,償債能力的提高也有助于企業籌集發展所需資金,為獲取更大的利潤提供了資金支持。
3.提高資金的營運能力,特別是存貨周轉率和應收賬款周轉率。存貨和應收賬款是企業資產中非常重要的兩個項目,存貨的高低影響著企業占用資金的高低,影響著銷售成本,從而影響銷售利潤。應收賬款的長期掛賬是企業壞賬的根源,而壞賬的發生會減少企業的利潤。加強對存貨和應收賬款的管理,避免不合理的資金占用,并以科學的方法確定存貨最佳持有量,制定合理的信用標準和信用政策,定期核對應收賬款,制定完善的收賬政策,避免死賬、呆賬的發生,促進企業管理水平的提高,從而提高企業的利潤。
4.保持一定的可持續發展能力。筆者所提倡的利潤最大化是建立在可持續發展基礎上的,中小企業應關注于未來的發展能力,注重資本的保值增值和資本的積累,為企業未來發展積累充足的自有資金,為可持續的利潤最大化目標的實現提供現實條件。
5.加強企業內部控制管理。建立健全財產物資管理制度,定期檢查盤點,堵住漏洞,保護企業資產安全。
綜上所述,利潤是一個合理而現實的、具有較強操作性的指標,追求利潤最大化是企業的當然選擇,特別是建立在可持續發展基礎上的利潤最大化。中小企業以可持續發展的利潤最大化作為財務管理的目標是符合我國經濟發展狀況的現實選擇。
1.余量.談我國中小企業財務管理目標.科技情報開發與經濟.2005年第5期.
2.吳傳榮.中小企業財務管理的目標選擇.貴州工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年第6期.
3.顏克軍.淺析公司財務管理目標.財政監督.2009年第3期.
(作者單位:武漢商業服務學院商貿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