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國強
淺議行政單位往來款項審計
陳國強
行政單位往來款項反應的是單位之間或單位與個人之間的債務債權情況,具體指行政單位在經濟活動中與其他單位或個人發生的包括暫存款、暫付款、其他應收款和其他應付款在內的臨時性待結算款項。對行政單位往來款項的審計實質是對單位之間或單位與個人之間的往來款項進行正確的核算和管理,是行政單位財務管理的基本工作和重要環節,也是財務管理的薄弱環節和難點,應得到行政單位的高度重視。
據調查數據顯示,行政單位的平均債權與資產的比例為10.9∶100,有的單位債權與資產之比高達72.9∶100;行政單位的平均債務與資產的比例為18.6∶100,有的單位債務與資產之比高達67.8∶100。由此可見,行政單位往來款項的規模較大,債務債權所占比重偏高,偏離了行政單位的業務性質,影響了行政單位的長期發展。
目前,行政單位往來款項的逾期現象普遍存在,現有的債務債權大部分是逾期往來款項。據調查,有些行政單位的平均逾期債權占總債權的94%,其中逾期3年以上的債權高達83.2%;逾期債務占總債務的79.8%,其中逾期3年以上的債務高達56.1%。逾期的往來款項嚴重影響了單位的資金利用率和資金周轉速度,不僅給單位的往來款項審計工作帶來了困難,而且嚴重阻礙了單位的長期發展。
行政單位往來款項之所以存在上述特點,究其原因可以概括為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往來款項沒有得到行政單位領導的重視,有的單位新上任的領導拒絕償還前任領導任職期間的債務,導致債務問題的積壓;其次,有的行政單位的審計管理意識淡薄,內部審計制度不完善,缺乏監督機制,尤其是現在的行政單位大都實行集中核算的方式,削弱了單位審計工作的積極性和自主性,無形中增加了單位的依賴性,容易忽視對往來賬款的管理工作;最后,某些審計工作人員缺乏職業道德,業務知識欠缺,導致審計工作嚴重脫節,對往來賬款的發生情況及其發生數額不明確,嚴重影響了審計工作的清理核算工作。
目前,往來款項的審計工作是行政單位財務管理的基本工作,也是其薄弱環節和難點。在我國,行政單位往來賬款的審計工作還存在許多急待解決的問題,直接影響著行政單位財務工作的開展,嚴重時可能會導致經濟犯罪的發生。這些急需解決的問題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某些行政單位領導的財務管理意識淡薄,忽視單位往來款項的審計工作。如有些單位的現任領導不理會前任領導任職期間的往來賬款業務,導致單位的債權債務無法準確的核算;少數單位領導濫用私權,擅自挪用、貪污公款,導致單位款項長期掛賬等,這不僅加大了單位往來款項審計工作清算的困難,而且會給單位造成無法估量的經濟損失。
某些行政單位往來款項的審計制度不完善,缺乏監督機制或者監督機制不健全。如有些行政單位往來款項的審計制度形同虛設,審計制度僅僅表現在文件中,落實力度不夠或者根本沒有落實,導致往來款項的賬目混亂,審計的交接手續不明確;有些行政單位交賬時只注重總賬、現金賬和銀行賬,而忽視了往來款項的明細賬,從而導致前后賬目銜接不便;有些單位只對總賬進行簡單的記錄,完全忽略了往來款項明細賬的核算工作;有的單位甚至漏記或者少記往來賬款等等,這些現象的存在使得往來賬款長期得不到清理和核算。此外,還有的單位不重視審計工作的監督機制或者根本不設置審計的監督機制,更加加劇了單位往來款項審計工作的難度。
有些行政單位在進行往來款項清算工作時,輕視審計核算的基本原則。行政單位往來款項審計核算的基本原則包括真實性、實質性、相關性、及時性、權責發生制、謹慎性和重要性等原則。然而,由于受到多方面因素的限制,上述核算原則的要求僅靠審計部門或審計工作人員自身難以實現,比如對往來賬款是否真實合法的確認,對審計的基礎資料、原始審計記錄的歸集整理,離開單位領導和相關部門的配合,審計部門自身無法完成。同樣,權責發生制原則在審計部門掌握的往來款項的基礎資料無法滿足審計核算要求的前提下,由于很難對往來款項做到正確的核算和處理,故也很難實現。
審計工作人員的素質直接影響著行政單位往來款項審計工作的質量,但審計工作人員的職業道德素質和知識能力各不相同。有的審計工作人員迫于領導壓力,不敢堅持原則,不敢嚴格按相關規定制度辦事,提供虛假審計資料;有的審計工作人員素質偏低,不重視繼續教育,業務水平跟不上現代審計核算工作的要求,錯誤地處理審計業務,以上種種情況都嚴重影響了往來款項的審計工作。
行政單位往來款項的審計工作應當準確把握審計的尺度和力度,在集中監管的同時又要保證往來款項得到及時核算。具體來說,應遵循兩條原則:一是適度下放往來款項收支計劃的審批權限;二是往來款項要盡量另戶存放。要在遵循上述原則的基礎上,改進行政單位往來款項的審計工作。
行政單位應強化全體審計人員對往來款項的審計觀念和法制觀念,提高其的思想認識。單位可以定期組織審計工作人員認真學習各種審計法律法規,加強審計人員的審計觀念,提高審計人員的職業道德素質、職業品質、工作作風和工作紀律。審計工作人員應根據本單位的實際情況和單位經濟活動的特點,嚴格遵守往來款項的審計原則,對單位往來款項進行準確的核算和記錄,保證往來款項有據可依,有章可循。
行政單位在強化審計觀念和法制觀念的同時,應建立規范的往來款項審計制度和監督機制,以保證往來款項得到正確的清算。行政單位可以按照相關的法律法規,建立往來款項定期報告制度。這樣,一方面可以方便有關部門掌握行政單位往來款項的具體情況;另一方面,可以加強行政單位對往來款項的清算,有助于規范往來款項的審計工作,真實可靠的全面反映單位的經濟活動。此外,行政單位還可以建立“以票管錢”的票據管理制度,從源頭加強對往來款項的審計工作。
行政單位在規范審計制度的同時,還應增強審計監督的力度。一方面,單位應重視往來款項的掛賬外部審計監督,如有的工作人員利用往來款項的掛賬而違法貪污,偷稅漏稅,私自挪用公款,造成嚴重的經濟違法行為,對于上述行為,要依法處理并追究當事人責任;另一方面,嚴格控制內部審計監督,保證信息的真實性和合法性,主要體現在不斷完善監督機制,并定期檢查內部控制制度的執行情況和往來賬款的具體核算情況,確保往來賬款的真實性和合法性。
行政單位要加強往來款項審計工作人員的再教育,不斷提高審計人員的業務素質。一方面,提高審計人員的業務水平,保證審計人員掌握熟練的業務技能和扎實的專業知識,可以為單位的往來款項審計部門提供準確可靠的信息;另一方面,提高審計人員的職業道德素質,可以促使他們在工作過程中遵紀守法,堅守原則,保證往來款項信息的真實性和完整性。
總之,往來款項的審計工作是行政單位急需解決的問題,行政單位應提高領導和員工的整體素質,建立完善的審計體制和監督機制,從單位發生往來款項的源頭開始就注意加強開展審計工作,保證審計工作的順利進行,促進行政單位的長期發展,為整個社會經濟的發展營造一個良好的環境。
(作者單位:滕州市審計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