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宇哲 朱和平
計算機輔助審計發展中的問題及建議
劉宇哲 朱和平
使用傳統的審計手法,通常通過分析30至50個交易就得出一項內部控制是否有效的結論。審計人員認為,如果樣本的選取是符合審計標準的,就可以得出正確的結論。然而,這樣的觀點不能使人完全信服。此外,傳統的審計手法還有一大弊端:通過對傳統的審計方法取得的審計線索進行分析,不能保證企業的內部控制不出現錯誤,因為統計數據得出結論至多達到95%的置信區間,由于樣本數量的限制,出現一定的錯誤也是不可避免的。
計算機輔助審計是把計算機以及相關軟件作為審計的工具,提高了審計工作的效率和質量,這種方法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了傳統審計可靠性低的問題。該方法主要指應用審計專業軟件,通過將企業財務信息導入計算機輔助審計軟件操作系統,對被審計單位計算機管理系統以及系統生成的電子數據進行完整的檢查、分析,并最終完成審計工作。廣義上講,計算機輔助審計也包括應用任何計算機技術,對被審計單位的財務和業務計算機系統進行檢測、分析和審核。由于這種審計選取的樣本可以是所有的交易信息,所以可以查出一切問題并得出正確的結論。
我國開展計算機輔助審計經過了多年的摸索和實踐,取得了初步的成效。目前,各審計機關,很多會計師事務所逐漸培養出了一批實用的計算機輔助審計人員,從事計算機輔助審計工作。此外,審計軟件的開發也取得了一定的進步,較好的實現了各種財務軟件與審計軟件數據的對接,很大程度上方便了計算機輔助審計的進行。與傳統的審計手法相比,計算機輔助審計,基本具有了拓寬審計視野,提高審計效率,提高審計質量的優點。
在傳統會計條件下,審計線索是各種紙質憑證、賬簿、報表等財務資料。但是,計算機輔助審計方法下,紙質資料變成了只有計算機才能識別的數據。電子數據的存儲是否安全,電子數據的來源是否準確也成了需要解決的問題。適應傳統審計手法的審計人員對這種新的審計對象不能很好的適應,導致了轉型期審計風險的增大。
計算機輔助審計軟件在國際上發展迅速,現有軟件通過對被審計單位財務數據進行只讀形式的備份并導入專業審計分析軟件中,對所有記錄進行分析,從而得出審計結論。這些審計軟件具有錯誤測試,實質性測試,數據分析,連續性監控等復雜功能,對審計應用人員的綜合水平提出了嚴峻的挑戰。此外,國際前沿的審計軟件不斷提高性能,我國審計軟件的開發也有其欠缺之處。懂審計又懂計算機的人才不多,加上基礎薄弱,導致軟件開發和應用的乏力。
企業財務軟件的應用,一般側重點在于為會計工作提供方便,而對如何控制錯誤則重視不夠。現階段,各企業主要是通過崗位分工,明確權限,以及職業道德方面的要求來防止會計系統舞弊。但是,這很難達到真正意義上的杜絕舞弊。計算機所存儲的數據資料,通過操作人員的處理是否可以不留痕跡的消除和修改,磁盤中存儲的資料是否容易被毀損,保密的信息是否容易被泄露對審計結論準確性的影響是重大的。如不加強對被審計單位的財務系統內部控制是否有漏洞的檢查,就會造成比手工系統更為嚴重的損失。
會計電算化推廣以來,審計方式和技術不得不隨著進行很大的改變。被審計單位使用的財務軟件各不相同,有自行研發的,也有商品化的軟件,在處理程序,數據庫選擇,以及功能、操作等方面都有差別。與此同時,不同的被審計對象需要審計的重點也有所不同,對應的審計方式就不能一樣。因此,如果審計人員不了解審計軟件的性能或者運用了不合理的審計方式,就會容易得出不正確的審計結論。
計算機輔助審計使審計工作的對象,范圍都產生了很大的變化,然而我國現有的審計準則、標準已經不能適應計算機輔助審計的要求。為了防止計算機輔助審計發展出現混亂的局面,審計署應當在原有的審計標準和準則的基礎之上,建立一套完整的適應計算機輔助審計的新的審計標準和準則。統一了源頭,才能使市場規范化,避免計算機審計風險。
我國現有審計人員缺乏計算機水平現象較為普遍,對于高新計算機輔助審計軟件的研發和規模化應用提出了一定挑戰,這也成為我國計算機輔助審計發展的瓶頸。培養相關人才,首先要提高高校中會計專業及審計專業學生的計算機水平,改革陳舊的計算機方面理論課程,增多對各種財務軟件,審計軟件的實踐操作;其次要增強對在職注冊會計師等人員的專業培訓,普及計算機審計知識及應用,并將培訓內容不斷拓寬、深入,從而逐漸培養出審計業務嫻熟,計算機技術高超,能獨立開展計算機審計的復合型審計人員。
被審計單位的內部控制好壞,直接影響到審計結論。企業ERP的興起使得內部控制的方法和技術產生了重大變革,傳統對于手工系統的控制很多已經無法奏效,大多控制通過計算機系統的程序來完成,具有一定的隱蔽性。發展配套的內部控制審計能夠起到為計算機輔助審計準確實施保駕護航的作用。
高效審計軟件的研發有兩個方向,一是完善功能,二是降低操作難度。功能的完善有助于對被審計單位的全面分析,有助于得出正確的審計結論,降低審計風險;降低軟件操作難度有助于讓廣大一線審計人員能夠盡快上手,不產生畏難情緒,簡化計算機輔助審計的廣泛普及。
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審計職能和作用的重要性將越來越大,加強對計算機輔助審計的研究和探討,對于提高審計效率和質量,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
(作者單位:江南大學商學院會計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