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永
眾所周知,私營企業力量正在迅速的壯大,成為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然而,由于受種種條件和因素的制約,私營企業中,有相當一部分忽視了財務管理的核心地位,依舊采用傳統的管理模式,不但導致企業管理無法從生產經營型管理格局之中掙脫出來,而且也大大降低了財務管理在企業中的作用,特別是很多的私營企業沒有對期間費用的控制引起足夠的重視,這些問題的出現阻礙了企業本身的可持續發展。本文將就筆者自己對私營企業中的期間費用控制存在的一些問題加以分析,并提出相應的解決措施,希望能夠為企業期間費用的有效控制盡綿薄之力。
所謂期間費用就是指本期發生的、不能直接或間接歸人營業成本,而是直接計入當期損益的各項費用。從企業的損益確定來看,產品銷售收入減去期間費用、產品銷售成本、產品銷售稅金及附加就是企業當期的營業利潤。一般情況下,期間費用由可以分為營業費用、管理費用和財務費用三大類。
營業費用是指企業在整個銷售過程中所發生的費用。就私營企業而言,主要包括企業銷售產品、自制半成品的費用,工業性勞務過程中的各項費用,為銷售企業產品而設置的專門銷售機構費用等等。例如企業擔負的產品運輸費、裝卸費等其他費用。但是,必須注意的是,私營企業內部的銷售部門屬于行政管理部門,因此,銷售費用不包括它所有的經費開支,而應該其列入而應列入管理費用。
管理費用是指私營企業在管理和組織其生產經營活動時所產生的各種費用。相較于另外兩種費用而言,管理費用所包括的內容會比較多,主要包括:企業管理人員的工資、福利費、辦公費、差旅費等其他經費。
財務費用是指私營企業為進行資金籌集等各種理財活動而出現的種種費用。主要有匯兌凈損失、利息凈支出、金融機構的手續費和其他因為資金而產生的費用。
期間費用的發生與產品生產的關系有所不同。期間費用是為了保證產品生產正常進行和維持企業有效管理而產生的,跟產品生產本身并沒有直接的關系。
和會計期間的關系不同。期間費用的發生只能是當期的,而不會影響或者分攤到其他的會計期間。
和會計報表的關系相比,期間費用是直接的被計入到當期的損益表中,扣除的是當期的損益。當期間費用與將來的某些會計期間的收益有某種聯系,可是又不能預期未來收益是多少的時候,就經常會將期間費用作為分攤的依據。所以說,為了讓會計工作更加的簡單化,應該將期間費用立即進行確認。
1.對企業的管理費用不能進行準確的核算。根據筆者的了解發現,造成這種結果的原因是多種多樣的,比如:(1)我國很多私營企業在產品成本上都有十分嚴格的要求,而為了實現低生產成本這個目標,企業的管理者會將一些本來屬于產品“生產成本”的費用支出記入到管理費用中去,不利于管理費用的準確核算;(2)大量的私營企業的管理人員缺乏對原材料、產成品以及半成品等的嚴格管理。丟失、損耗的情況數見不鮮,而且很多產品即使出了問題也沒有人管,一方面導致了企業資產的嚴重浪費,另一方面間接的增加了管理費用,并且其核算的準確度也難以保證。
2.現行的一些私營企業沒有對管理費用進行科學合理的控制。無可厚非,和西方國家的市場監管體制相比較,我國在這一領域還不盡完善,因此,大多數私營企業利用某些長期資產和各種準備金作為平滑利潤的基本工具的情況是難以避免的,而且現在我國實行的《企業會計制度》中沒有明確規定各種減值準備的計提方法和具體程序,通常情況下,企業的減值準備的計提都是經財務人員憑職業判斷進行會計處理或者企業內部機構來進行相應的評估,很顯然,這樣的會計處理是無法保證其公平合理的,自然而然,其管理費用的控制也變得不合理。
1.個別私營企業在對銷售費用進行報銷時要經歷很多的程序,不僅消耗了大量的人力財力,更是加重了報銷工作人員的負擔。據筆者所知,現在我國的一些私營企業在銷售費用的報銷上,不管金額大小都要求填寫一大堆的報銷單據且必須經過企業內部多個部門的主管與經理的審核簽字;然而,這些負責審核的主管經理往往只是走走過場,并沒有真正的起到審核監督的作用,反而不利于報銷工作的及時開展。
2.缺乏一套行之有效的銷售費用審批控制體系。私營企業在銷售費用在審批控制的標準上往往出現不一致的現象。而且總是處于消極被動的狀態。在私營企業的銷售費用審批控制的過程中,沒有相應的科學合理的管理辦法,企業不可能要求財會人員以及審批領導跟蹤每項經濟業務的發生過程,所以也很難對每筆支出做出正確的判斷。
1.性質不同的經濟活動經常混淆。財務費用是私營企業的籌資成本的重要構成部分,反映的是利息支出和相關的手續費費用等;而沖減財務費用的收入則是私營企業本質上的投資收益。因此,計入財務費用的支出與私營企業的籌資活動直接掛鉤,而收入則是與私營企業本質上的直接投資掛鉤,如果將其放在相同的會計科目中進行核算是不合適的。
2.一些私營企業沒有對資金進行科學合理的運用。私營企業的管理者都知道,資金是企業的血液,企業的發展壯大離不開資金的合理運轉。一旦企業的資金周轉出現問題或者太慢,那么對于小本經營的私營企業帶來沉重的打擊,甚至破產。
高度重視私營企業的發展,不斷的根據實際情況來制定私營企業相應的法律法規,并加強其宣傳教育和執法的力度。此外,國家和地方政府要不斷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為私營企業的發展壯大提供一個和諧的經濟環境和社會環境,促使其獲得更好的發展。
一方面,要注重管理人員的質量,而不是數量,提高其工作效率;另一方面,嚴格控制管理人員的日常公費支出。通過制定詳細的支出制度,來保證監督管理機制的切實執行。
首先,應該在企業內部制定相應的訂貨服務系統,這樣不僅能夠使得客戶訂貨更加的便利,同時也可以加強對市場的監測,根據市場的需求來生產適量的產品,節省銷售庫存。其次,轉變企業的銷售渠道,使其向專業化方向發展,同時可以將企業內價值增值較少的業務進行外包,降低銷售費用。最后,保證每一筆銷售費用都要合情合理,可以采取權責發生制的原則來管理銷售費用,確保當期發生的銷售費用支出的可靠性、真實性,盡量減少銷售費用的浪費和造假。
針對不同性質的經濟活動經常混淆的問題,可以采取加強控制現金流量的方法來加以解決。在對貨幣資金的存量隨時控制的同時,減少貨幣資金的閑置以及私營企業臨時周轉的資金貸款,從而實現對現金流量的統一調度和控制。另外,對于如何提高資金的使用效率,筆者認為,一方面,可以在了解自身資金情況的基礎之上,選擇適合企業的項目進行投資。另一方面,充分發揮網上銀行的優勢,企業通過網上銀行實時查詢、劃撥結算系統,同時還可以掌握好企業的負債動態,避免因盲目追求企業的發展而擔負起沉重的利息負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