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加飛
我國的中小企業作為國民經濟發展的重要力量,是國民經濟的活力源泉。但是隨著金融危機的來勢兇猛,中小企業的發展也陷入了危機狀態。特別是缺乏資金的支持,使其發展雪上加霜。融資難已成為中小企業發展和壯大的瓶頸。
中小企業的發展由于先天的原因,使其內部的管理意識相對大型企業來說顯得落后。管理者缺乏現代管理思想,企業抗風險能力薄弱,可持續發展能力不強,長期的經營也積攢了企業的負債量,影響了銀行的信用度,信貸風險過高。對于中小企業的發展,國家工信部2009年12月發布報告顯示,目前中小企業的發展狀況是處于亞健康狀態,特別是企業內部的管理水平也令人堪憂,處在中下游水平。這使得企業的生命周期短暫,企業產品經營不確定,缺乏長期目標。這種情況,使銀行的房貸信心不足,信用度下降。中小企業的規模和信用水平低下,是制約其融資能力的重要因素所在。
目前企業的融資,要求品德、能力、資本、擔保和經營環境五方面俱佳,而目前我國中小企業的管理機制不科學,企業生產經營規模偏小。其內部的財務管理制度嚴重落后于市場經濟的發展,有的甚至沒有建立會計賬目,企業的資金管理和利用都缺乏科學性和合理性,嚴重影響了企業的市場形象,降低了自身的信用度,影響了企業的融資能力。
銀行的貸款是需要有一定的擔?;蛘叩盅翰趴梢苑趴畹摹V行∑髽I廠房用地多數都不符合銀行的房產抵押要求,主要是因為企業的廠房性質一般是集體用地和宅基地。一旦發生糾紛很難裁定,使得擔保安全系數變小,銀行不愿意為這種性質的抵押貸款。《擔保法》也規定“鄉鎮、村企業的土地使用權不得單獨抵押。耕地、自留地、宅基地等集體所有土地不得抵押。”沒有抵押就難以得到貸款,也是銀行不愿為中小企業放貸的原因。
銀行的利潤目標,使其對所放貸款的利潤追求最大化,給中小企業貸款的金融風險相對要大一些。所以目前的國有商業銀行普遍向大城市、大企業、大項目的目標看齊,縮減基層的網點,集中部分貸款權限,這樣的結果是使那些可以為企業貸款的中小金融機構無能為力,加之政府對銀行企業的支持機制陳舊,銀行內部的產品種類,信用等級評定等方面,與中小企業的現狀格格不入,無法滿足中小企業發展的需求。
企業的管理水平決定企業的發展,企業發展也增強了企業的融資能力,通過改革轉變企業的經營機制是目前中小企業需要解決的問題。其主要的途徑是通過改組重新配置企業結構,建立適應市場經濟的管理模式,參與專業化分工協作,加快企業技術改造和產品的更新換代,使企業保持發展的活力。營造良好的信用文化和健康信用環境,增加銀行和企業間的信用度。
銀行的貸款目標應該有所調整,銀行在追求自身發展的同時,應兼顧中小企業的發展,運用適當的風險識別技術、違約率統計、客戶的信用評價等技術手段,有效規避貸款風險度。盡量把重心轉移到中小企業上來,給企業有力的資金支持。采取提高價格來抵消風險和成本的措施,實現銀行利潤的最大化。
中小企業的融資渠道不能只局限在銀行這一棵樹上,發展產業投資基金不失為一個好辦法,可以有效解決中小企業的融資問題,尤其是新興企業的融資問題。基金的來源取自社會的資金,把民間的儲蓄轉化成為投資,從而緩解中小企業的融資難問題。基金可采用股權的投資方式,改變企業的結構,使企業的發展壯大有了可靠的保證,信譽提高了,融資能力也就增加了,企業的發展指日可待。
中小企業可以通過融資租賃的方式,利用自身的資產和效益為保證,向租賃公司支付租金,然后使用設備。
在我國,政府的政策還是影響經濟發展的重要因素,政府部門主要以稅收優惠、財政補貼、貸款援助等方式,在政策上給予中小企業以資金上的支持。政府通過降低稅率、稅收減免等政策,減輕中小企業的稅費負擔,讓企業的發展更輕松。另外為了鼓勵中小企業吸納就業、促進科技進步、促進國民生產總值的提高、鼓勵中小企業出口等,政府適當給以獎勵和援助,比如貸款的擔保和貼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