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小梅
對于企業而言,面臨的各種風險最終都會表現為財務風險,在會計報表中體現出來,因此,構建一個科學、系統的財務風險評價體系,對提高建筑企業財務風險管理水平是非常必要的。
靈敏性。是指一旦企業的財務風險發生了變動,財務指標值就能靈敏的反映出來。但是不同行業、不同企業對于指標的敏感性可能會有一定的區別,這就要求我們要根據建筑企業的財務特點來選取指標;全面性。是指所選取的指標要能夠全面反映企業的經營情況;重要性。是指建立模型時只能選擇那些能夠對評價企業財務風險有重要指示作用的指標建立財務風險評價指標體系;可操作性。是指選取的財務指標不僅應符合建筑企業財務風險評價的目的,更要有數據支持,盡量使用量化指標,使量化指標在指標體系中占據主導地位。
2008年以來,建筑企業發展加快,固定資產投資增幅也較2008年以前有了大幅度的提高,投資年增長率均超過了35%。然而固定資產并非越多越好,投資不斷增加,一方面致使投資活動現金流出占企業現金總流出的比重不斷增加,另一方面過多的固定資產可能會導致建筑企業生產資源的閑置,從而影響企業的盈利能力。
拖欠工程款是建筑行業普遍存在的問題,建筑企業的墊資形成了企業的應收賬款,應收賬款如果沒有及時收回將導致建筑企業資金短缺,加大企業的財務風險。
由于內、外部和歷史的諸多原因,建筑企業拖欠的銀行債務越來越多,巨額的債務和利息增加了企業的建筑工程成本。企業為了生存和運營只好通過連續向銀行貸款來緩解資金緊張的局面。從2010年至今,央行上調了12次存款準備金率,國家不斷收緊銀根,致使建筑企業舉新債償舊債的難度越來越大,財務風險加劇。加上貸款基準利率不斷上調,資金的使用成本也大幅度上升,這對于負債過多的建筑企業來說更是雪上加霜。
無法償還到期債務是企業破產的直接原因,對于建筑企業來說,償債能力尤其是短期償債能力的大小對財務風險的影響最為直接。該類指標一般是數值越大表明企業的償債能力越強,但是并非數值越大越好,因為流動資金的收益性較差,數值過高會影響企業的盈利能力。
(1)資產負債率=負債總額/資產總額×100%。該指標反映了企業長期償債能力和資本結構。
(2)流動比率=流動資產總額/流動負債總額×100%。流動比率是用來表示資金流動性的,即企業短期債務償還能力的數值,該比率越大說明企業償還短期債務的能力越強。
(3)速動比率=(流動資產-存貨)/流動負債×100%。該指標反應建筑企業短期償債能力指標,性質與流動比率相似,但是扣除了流動性比較差的存貨,更加穩健。
(4)現金流量比率=現金凈流量/債務總額×100%。該比率反映企業用該年度的現金凈流量償還其全部債務的潛在能力。企業的現金凈流量如果能夠滿足按時償還利息的需要,便可以舉新債償舊債,維持甚至超過原有的債務規模。所以該指標也可以客觀的衡量企業的舉債能力。
盈利是企業的最終目標,盈利能力的降低是建筑企業財務風險產生的重要原因,盈利能力指標在財務風險評價指標體系中的位置相當重要。該類指標一般越大越好。
(1)銷售凈利率=凈利潤/主營業務收入×100%。該指標表明企業每一元的主營業務收入有多少形成了利潤。該指標越高說明建筑企業在正常經營的情況下由盈轉虧的可能性越小,并且通過擴大主營業務規模獲取利潤的能力越強。
(2)總資產收益率=凈利潤/平均資產總額×100%。該指標反映企業每一元資產的投入將為企業賺得多少凈利,也說明企業潛在的發展能力。該指標越大說明企業總資產的盈利能力越強,企業的財務風險較小。
(3)凈資產收益率=凈利潤/平均凈資產×100%。該指標反映企業的所有者每一元的投資能夠獲取的凈收益,表明建筑企業股東投資報酬的大小,該指標通常也是越高越好。
資產的周轉速度反映了企業的經營管理能力,它直接影響著現金的回收和盈利總額。
(1)應收賬款周轉率=賒銷收入凈額/平均應收賬款余額。該指標反映了企業債權轉化為貨幣的速度,對于墊資較多的建筑企業來說該指標尤為重要。
(2)存貨周轉率=營業成本/平均存貨余額。該指標反映建筑企業生產經營各個環節中存貨的運轉效率。指標值越高,說明存貨的流動性越好,存貨的管理具有較高的效率,銷售形勢也較好。
(3)固定資產周轉率=營業收入凈額/平均固定資產凈值。該指標反映建筑企業固定資產的價值轉移和回收速度,指標值越高,說明固定資產的利用效率越高,效果越好。
(4)總資產周轉率=主營業務收入/平均總資產。該指標反映建筑企業全部資產的使用效率。資產管理的任何一個環節都會影響該指標值的高低,一般來講,該指標值越高,表明企業資產的利用效率越高。
(1)主營業務收入收現比=銷售商品收到的現金/主營業務收入,該指標反應每一元主營業務收入中實際收到了多少現金。該比率應結合企業應收賬款的占用情況來分析。
(2)經營活動現金流量利潤比=經營活動現金凈流量/凈利潤,該指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企業利潤的質量,比率越高,利潤質量越高。
(3)凈利潤現金含量=現金凈流量/凈利潤,該指標越大越好,現金含量高表明銷售回款能力較強,成本費用底,財務壓力小。
財務風險評價的目的是預測企業未來的財務風險水平,因此發展能力的評價不可或缺。一般情況下收入和利潤的增長率越高越好,表明企業的發展能力較強,但是在分析時還應結合現金指標一同分析。
(1)主營業務收入增長率=(本期主營業務收入-上期主營業務收入)/上期主營業務收入×100%。
(2)營業利潤增長率=(本期營業利潤-上期營業利潤)/上期營業利潤×100%。
(3)凈利潤增長率=(本期凈利潤-上期凈利潤)/上期凈利潤×100%。
(4)固定資產增長率=(本期固定資產原始價值-上期固定資產原始價值)/上期固定資產原始價值×100%。該指標應保持在適當的水平,過高可能會致使企業資產閑置或資金緊張,過低則表明企業發展能力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