藎成冬梅 孫 洋
高校教學檔案數字化管理與建設
藎成冬梅 孫 洋
在高校教學與檔案管理中,以文字、圖表、聲像等不同形式保存下來的數字化教學檔案,是高校教育改革與發展中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教學檔案數字化建設能夠促進新時代我國高校檔案事業發展,也能夠提高高校教育教學水平。應積極構建相關管理模式,制定一系列有效的措施與對策,以實現高校教學檔案信息數字化建設的可持續發展。
教學檔案數字化管理擴大了教學檔案保存的內容。傳統紙質教學檔案只能保存文字、圖形、圖像等幾種基本的信息類型。對于現代的媒體發展而言,其保存的范圍非常狹窄。反映了紙質教學檔案的局限之處。教學檔案數字化管理是信息時代的產物。信息社會有著郵件、電話、電傳、電視、電影、出版、新聞、創意、廣告、設計、教育等主要的功能,能夠把文字、語言、圖像、聲音、圖表、動畫、數據等融為一體,使人們的視覺、聽覺、觸覺、嗅覺達到和諧一致。因此,教學檔案數字化管理有著多樣化的特征,其意義與功能在數字化時代得以充分展示,其傳播的效果是高校教學檔案發展過程中的重大革新。
高校教學檔案數字化管理提高了教學檔案管理工作的效率。首先,高校教學檔案數字化管理使教學檔案能夠按時歸檔,檢索與查詢更加方便。高校各系部可以按照自己的權限,在網絡系統中分組傳閱相關資料,并標明處理意見。在年末歸檔的時候,在高校教學檔案管理系統數據庫里,按數據格式來傳輸有關的教學檔案,能夠減少高校教學檔案管理部門錄入教學檔案數據的工作。在平時的工作過程中,教學、科研、設備等教學檔案已進行數字化處理,不需要來錄入大量的數據。作為傳統教學檔案的關鍵,數據錄入問題得以解決。其次,各種校園網數據庫的建設,使數據處理效率提高,各種數據能非常準確而及時歸檔。高校內的管理對象眾多,通過數字化教學檔案,能夠準確反映教職工的入職、調動和退休、學生入學和畢業等的情況。
教學檔案數字化管理能夠優化配置教學檔案資源。數字化教學檔案能夠進行自動分類組卷管理,其保存的環境優于紙質教學檔案,能夠從根本上避免教學檔案的丟失、損毀等情況,從而減少保存成本。通過數字化管理,數字化資料在轉化為教學檔案的過程里,可以隨時從不同角度和其他文檔進行檢索、整序、分類、組合、組卷、統計,還能夠便捷的展示文檔的時間、內容、來源、形式等各方面的關聯。在教學檔案數字化時代,不再需要再像紙質教學檔案管理一樣,通過人工的方法來為大量而復雜的教學檔案進行分類組卷,使得教學檔案的管理工作更加方便。光盤的保存環境并不嚴格,極大地減少了教學檔案丟失、損毀的可能性,降低了保存成本,對于保存管理教學檔案與共享教學檔案資源發揮了無可替代的作用。
數字化教學檔案是高校系部教學工作的重要部分,要有一定權限才可以使用。系部數字化教學檔案的用戶有三種:學生,教師和教學管理人員。對于三種不同用戶應授予不同的權限,監控登錄的方式,保證檔案信息資源的安全可靠。
教學檔案數字化建設不是簡單的檔案管理,而是和日常的教學工作密切相關,從日常的教學中直接轉化,或者是初步加工后轉化而來。因此,教學檔案數字化建設應依據教學工作的需要來確定,適應日常教學管理系統。
作為信息資源,數字化教學檔案不局限于高校的私有財產,其成果可通過網絡應用于社會上,實現其社會價值。因此,在進行教學檔案數字化建設的過程中,要遵守國家、專業標準,構建具有自身特色的數字化目標,和其他部門進行協調合作,統籌規劃,實現資源共享。
教學檔案數字化管理與建設有用兩種方式:一種是檔案館室授權數字化專業單位,委托其制作。這種方式使得檔案館室節省了購買數字化設備、設施的費用,而且時間短、質量高,缺點是費用比較高。另一種是通過組織人員自己完成。首先,依據需要構建高校學生學歷數據庫,提出數字化目標。其次,明確數據格式,包含姓名、性別、學習起止日期、出生日期、層次、專業、學習形式、畢業情況、畢業生照片與畢業證書編號等。第三,核對數字化教學檔案的數量,檢查檔案信息的完整性,分析數字化教學檔案的數據。第四,制定需要完成的時間與分析計劃工作量。第五,準備電腦,然后安裝數據錄入系統。第六,在檔案館室人員進行簡單的培訓之后,指出錄入數字化教學檔案注意事項,開始錄入數據工作。第七,完成全部的數字化教學數據錄入,檔案館室負責進行匯總與核對工作。第八,制作檔案數據光盤,在上報的同時,檔案館室要備份保存。檔案館室的保留的數據,在檔案管理系統中進行數據格式的轉換,并且在網頁上提供鏈接,以方便查詢。
在人員使用方面,發揮學生對電腦操作熟悉的優勢,通過提供長期的勤工助學崗位,同在學生實習實踐的過程中輸入檔案數據,建設數字化教學檔案數據庫。在建設經費方面,向學校申請教學檔案數字化建設的專項基金,爭取學校的經費支持與投入。在設備配備方面,密切溝通與聯系學院系部、教務處與研究生院,在寒暑假等設備比較空閑的時間,使其計算機、高速掃描儀等設備得以充分利用,在任務比較繁重的時候集中完成數字化教學檔案建庫工作。
根據數字化教學檔案的具體情況,采取三種輸入方法:電腦鍵盤手工錄入、機器掃描輸入、電腦多媒體輸入方法輸入。構建基礎目錄數據庫,成績數據、學籍數據等索引部分的文本數據都可以通過手工方式進行輸入;對諸如文憑、畢業證發放名冊、學籍中畢業生照片等要求使用原件的部分,則通過數碼相機拍攝或者掃描,以圖形的形式保存在相應數據庫里;對于多媒體教學錄像等,使用電腦多媒體處理方式將其轉換成數字化文件。在數字化數據庫格式標準的選擇上,運用統一的常見文件格式。在教學檔案歸檔應用軟件系統開發完成之前,資料的歸檔可建立實用而簡單的卷內目錄、案卷目錄與歸檔移交清單表格,然后這些數據由檔案館室人員通過相關軟件轉入至數據庫中。在數字化教學檔案運用的形式選擇上,實現服務網絡化,進行數字化教學檔案管理與高校管理模塊的聯網對接,使得高校各部門能夠直接調用教學檔案。此外,數字化教學檔案數據庫利用范圍要進一步擴展,實現資源共享,積極發揮教學檔案數字化的作用。
高校教學檔案數字化管理與建設是高校檔案工作的核心之一,是高校教學工作記錄、參考、總結的依據。數字化教學檔案真實、準確、完整地展現了高校教學管理的整個過程,為教學活動提供直接的服務,是教學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進行科學規范的教學檔案數字化建設,是非常必要的。當然,構建高校教學檔案數字化管理與建設平臺的時間還不長,還有很多不完善的地方,需要進一步研究與探索,不斷發展與完善數字化教學檔案管理工作,為高校教學發展與改革提供更優質的服務。
注:該文系陜西省教育科學“十一五”規劃2010年立項課題(SGH10088)和咸陽師范學院2010科研項目(10XSYK326)階段性研究成果
[1]王斌華.教師評價模式:教學檔案袋[J].教育理論與實踐,2004,(7).
[2]蔡青.關于高校教學評估與優化教學檔案管理的思考[J].高教論壇,2006,(4).
成冬梅,陜西工業職業技術學院新聞中心講師;孫洋,咸陽師范學院教育科學學院講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