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紅
欽州灣是漢、壯、瑤、么佬、苗等等多民族雜居之地。欽州灣屬后開發的地區,一直以來是移民者的樂園,然而經濟相當落后,生產力水平有限,導致欽州灣民居所用的材料都相對原始,工藝落后,故現存的古居不多。最古老的民居是靈山大蘆村鍋耳樓,是明朝的建筑;其余散落各處的現存古民居約有二十多處,為清朝、民國時期所建,且多為百來年的歷史古建。具體為靈山大蘆村古建筑群、靈山太平連科坪仇氏古宅、欽州馮子材故居、欽州那蒙鎮竹山陳氏古建筑群、浦北馬長田余氏古宅、靈山蘇村古建筑群、龍窟塘秦氏古建筑群、新大塘勞氏古宅、靈山榕樹塘廖氏古建筑群、靈山舊州張高古宅、靈山司馬堂古宅、欽州三宣堂劉永福古居、浦北平馬古宅、浦北欄門覃宅、合浦社邊坡賴氏圍屋、合浦福綠劉氏圍屋、合浦曲樟陳氏圍屋等。
欽州灣民居的風格多屬嶺南建筑風格,房屋的裝飾藝術,屬嶺南建筑“一脈”相傳。雖然欽州灣屬于多民族、多移民地區,也許是自然環境、文化環境、材料、工匠、藝匠同一區域的原因,其民居裝飾明顯有同化之感。常常用“雕梁畫棟”四個字形容房屋裝飾的精美絕綸及其豪華氣派。但從中國古建筑上看,不僅僅梁柱是修飾的主角,房屋的許多地方都是裝飾的重點。房屋裝飾兩個功能:一是美化功能,重點裝飾部分會形成視覺中的焦點,二是對房屋或構體有保護的功能。人們在大量實踐的基礎上,不斷總結前人的經驗,逐漸摸索建筑飾的規律,使房屋裝飾規范化、程式化。
嶺南地區是中國較遲發展的地區,移民人口比例較多,文化結構復雜,自然環境獨特,多地緣文化的交融,使嶺南形成了以獨特的硬山建筑為代表的民居形式。欽州灣地區古民居屬嶺南民居一派,其裝飾重點一般位于構件交接處或建筑轉折的地方:
房屋最高、離天最近的屋正脊,自然首先受到關注和強調。正脊被飾成多種形式的考究脊身,更有點晴的寶頂,同時魚吻、獸吻、鴟尾相隨相映。硬山墻頂的垂脊同樣精美絕綸。
欽州灣地區民居的村檐板主要懸掛在瓦口滴水下方。主要作用是遮擋檀條頭,同時起裝飾美化作用。普通檐板表面沒有雕刻,但會有一些簡單的造型;而大戶人家的封檐板通常描繪或雕刻有精美的紋樣和圖案。封檐板通常為2CM厚左右、高約20CM的雕花木板,在長度上采用圖案連續拼接。檐口處仰瓦的收口為滴水,覆瓦的收口為瓦當。
無論是木柱,石柱,還是磚柱,柱身部分通常極少裝飾,而柱礎成為重點裝飾,柱頭亦加附件加以美化,欽州灣地區民居的柱礎大部分都是石制,既堅固又防潮又防白蟻。
正梁是房屋的核心,裝飾嚴謹,內容嚴肅。梁坊造型活潑,圖案輕松。檐廓月梁的圖飾也非常精彩。無論上下梁有無裝飾,其間的墩子都會雕飾很漂亮,并且多是圓雕的瑞獸。
山墻的內上部常繪制一些吉樣紋樣或圖案,山墻的外上部一般為灰雕造型。
大門、房門、廳門、屏門都是重點裝飾,門扇、門枕、門檻,門框都非常精美。牖窗主要是通風透氣,窗的造型通常為方形或帶拱券,窗框通常加以修飾。什錦窗形式多樣,造型各導,具有較高的觀賞價值,一般作于廊、檐傍的墻上。
集大量建筑設計與施工實踐,積千百年經驗的《營造法則》于宋代面世,并歷經后世的不斷發展,到清代的《工程做法》,對房屋的形式、構造、比例、尺寸、裝飾等不斷規范化和程式化。房屋構件都應具備功能性和裝飾性,而各構件的主要功能是固定的,但構件的造型與美化會因地區和時代而不同。
挑手是出檐的主要構件,造型做法花樣百出。欽州灣地區的出挑構造精巧、雕刻繪畫細豐富,特別是竹山村等地的木質雕刻猿臂挑手,是廣西民居建筑中最奇特的挑手造型,有單挑、雙挑、三挑等。
墩子是上下梁間、挑手與檁之間的承接構件,這些構件在立方形的基礎上,雕刻以獸頭、花飾,在樸素的梁木間顯得玲瓏精細,層次豐富、百看不厭。
欽州灣地區民居的村檐板主要懸掛在瓦口滴水下方。主要作用是遮擋條頭,同時起裝飾美化作用。普通檐板表面沒有雕刻,但會有一些簡單的造型;而大戶人家的封檐板通常描繪或雕刻有精美的紋樣和圖案。村檐板通常厚為2CM左右,高約20CM,在長度上采用無縫拼接。
正脊是屋的靈魂,有象征性,通常由脊身、室頂、魚吻、獸吻、鴟尾等組成。垂脊位于山墻頂上,嶺南民居為了補充這種造型的美觀不足,在這里作了大量的裝飾,并起到隔火的作用。欽州灣民居幾乎為這種硬山雙坡造型。
欽州灣地區的梁架構造非常豐富,主要有疊梁式、穿斗式、雕梁式。
雀替位于柱與枋相交處的柱旁枋下,原本以協助枋承重,起結構作用的木構件,后來不作承重,只是裝飾的構件,輪廓外形呈三角形,雕刻圖案,彩繪貼金,具有強烈的裝飾作用。
斗拱是中國傳統建筑的精華,它位于柱梁之間,起著承上啟下,傳遞荷載的作用,同時又可作為出挑的手段,是很好的裝飾性構件。
在欽州灣古民居中,門的構件、門扇、門框、門檻、門枕石的造型都非??季浚窦氉?、花樣繁多。窗的邊框、欞條變化萬端,而外形更是隨心所欲。
瓦當是瓦面檐口的收口及滴水構件,起到美化檐口,同時又可防雨水飛濺的構件。
集書法、雕刻為一體的匾額是“顯擺”的陳設品,懸在廳堂上的為匾,嵌在門屏上方的稱額,欽州灣古民居的匾額內容豐富多彩,有各種門頭上的堂名匾,有懸掛在廳堂的贈匾(皇族或各級官員或名士的贈品),匾額生輝耀門楣。
楹聯又稱對聯,分三類:一是掛在門兩側,叫“門聯”,二是對稱地掛在柱子上,叫“楹聯”,三是對稱地掛于墻壁,叫做“壁聯”。文字簡結精練,或寫景狀物,寄情抒懷,或箴規勵人,言志祝詞,寥寥數字卻意義深遠。
彩繪是用油漆、顏料在建筑構件上或圍合面飾以花紋、圖案或故事畫。欽州灣古民居的彩繪多在構件上,山墻內側的墻頭處亦有大量的紋飾。
欽州灣古民居裝飾所選用的圖案和紋樣,大多表達人們對生活美好、幸福,家庭的興旺發達,安居樂業,綿源流長的向往和追求:包括瑞獸祥魚、花木靈禽、神話的典故、器物寓意、幾何圖文表意等方面。
欽州灣古民居的裝飾吻合于功能,精湛的造型工藝,令人崇敬,裝飾題材多是吉祥、風雅、道德教化的內容與象征。
富于創造力、親和力的民間藝匠善于把大量的民間喜聞樂見同,流傳廣泛的吉祥祈福圖案,甚至有趣的歷史典故,神話傳說和民間故事融入裝飾。這些傳統的建筑裝飾,不僅具喜慶吉祥,生動活潑,更具豐富的哲理內涵,耐人尋味。褒揚考悌忠信,禮儀廉恥的思想,以達到敬祖啟后,尊老愛幼、修身齊家、創業守業、開技散葉,人丁興旺等道德教化之目的。
欽州古民居呈現出豐富的社會內涵,表現在多姿多彩的裝飾藝術形式,多元融合的建筑風格和開放接納的品格。獨特的地理位置和海洋文化為欽州民居裝飾藝術不斷增添活力,智慧的居民豐富并發展了其居住空間的裝飾藝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