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蘭拜爾 艾孜莫夫
新疆喀什師范學校 844000
近年來,隨著我國教育事業的不斷發展,教育體制的不斷改革和完善,中等職業教育也在原有的發展基礎上得到了進一步的發展。中等職業教育不同于高中教育,是在九年義務教育基礎上,區別于高中教育的,以培養技術型人才和高素質勞動者為目的的教育,而就此我們也不難看出,中職學校中的歷史教學和高中歷史教學有著不一樣的教學內容和要求,所以要提高中職教學的有效性,絕不能將其與高中歷史教學一概而論,必須做到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然后有針對性的對教學中所遇見的問題加以解決。對于中等職業教育中的歷史教學有效性的提高,本文主要以下幾個方面作為切入點,進行討論和分析:
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是在任何一門課程的教學過程中提高教學質量,達到教學目標的一條亙古不變的鐵律。美國教育家布魯諾說:“學習的最大動力乃是對所學材料的興趣。”愛因斯坦也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可見,在歷史學習中,學生學習興趣的激發在促進學生學習進步,提高教學有效性中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提高中職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教師必須從學生的角度出發,從而以教學主導者的身份,發揮引導作用,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1.利用生動形象、富有節奏的教學語言,感染學生,使學生在思想上、感情上和教師達到共鳴,從而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剛從初中升入中職學校,對歷史學習的認知仍保留著應試教育的烙印,認為學習是為了考試而學習,而歷史學習很多都還停留在死記硬背的學習模式上,這樣必然使得學生在歷史的學習上談不上喜歡與不喜歡,也就更談不上興趣了,而這是非常不利于歷史教學有效性提高的。所以教師在課堂上要用自己富有感染力的語言來感染學生,讓學生充分認識到學習歷史的有趣性,并從中體會到學習的快樂,從而愛上學習,愛上學習歷史,這樣自然便能有效提高中職教學質量;2.富有意境的課堂教學模式。在歷史的教學過程中,課堂教學模式在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了也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例如,在傳統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多采用“說教式”“填鴨式”的教學模式,教師在三尺講臺上苦口婆心,學生在下面卻自娛自樂,這樣何談學習?所以,要想在充分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基礎上,促進教學有效性的提高,教學模式的改變勢在必行。而現下創新式的、符合社會發展需求的教學模式,便是在確定學生的主體地位基礎上,以學生為中心,創設一定的教學情境,從而有效的促進教學活動的展開,然后在此基礎上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在激發學生歷史學習興趣中我們有提到,要切實有效的開展教學活動,提高教學質量,改變傳統的以教師為中心的教學觀念至關重要。在傳統的教學活動中,教師往往以自我為中心,一味的講解各種歷史事件,各種哲理思想,各種事件啟發,將本該由學生自己來解決的問題一并加以解決,只讓學生坐在課堂里,帶著耳朵聽,卻不需要用腦子想。這種教學方式已經得到了實踐的驗證,非常的不利于學生大腦思維的開發,也不利于學生歷史學習積極性的提高,而且根本無法體現出教育的本質要求。要知道在教學活動中,學生才是的主體,教師在教學活動中發揮的是引導的作用,扮演著的也是教會學生學習方法,引導學生積極學習的角色,如果本末倒置必然無法達到預期的效果,有時甚至還會起到反效果。所以在中職的歷史教學過程中,教師一定要改變傳統的教學思想,確立學生在教學活動中的主體地位,在課堂教學中,創設有效的學習情境,使學生參與到教學活動中來,在充分體會學習樂趣的基礎上,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為達到這一目的,教師可以在教學過程中制定疑問式教學方法,即采用提問來吸引學生注意力,引發學生思考,讓學生不由自主的參與到教學活動中來,從而促進學生主體地位的體現,最終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
教師教學能力在教學活動中所發揮的重要作用是毋庸質疑的,而提高中職歷史教師的教學能力是提高歷史教學有效性的一個重要途徑。那么如何有效的提高中職歷史教師的教學能力呢:1.教師應有加強自身修為建設的觀念,在教學生怎么學、如何學的時候,自己也要不斷的學習,給自己充電,努力使自己的思想和教學方式做到與時俱進。那么這就需要教師平時多看書、多學習、多交流,唯有這樣,教師才能使自己的思想跟上時代發展的步伐,從而促進課堂教學活動的有序發展;2.學校組織相關的教學能力提高培訓。這種培訓并不僅僅局限于課堂式的講師培訓,還可以組織教師到兄弟學校進行聽課學習和交流,這樣便能在教師原有知識的基礎上,增進新的教育知識,從而促進教學活動的有效開展。
[1]朱長珍.探索新課程背景下如何增強歷史教學的有效性[J].學生之友中考月刊,2011.
[2]張菊花.探析新課程下高中歷史教學的有效性[J].中學教學參考:下,2010,(2).
[3]王軍,居鶴齡.歷史教學有效性之管見[J].中學教學參考,2010,(6).
[4]趙亞夫,秦立福.互動延展:簡論歷史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和現代性問題[J].中學歷史教學參考,20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