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植成
如何提高農村初中數學教學質量
李植成
在我國基礎教育由應試教育轉向素質教育的今天,在全國上下一片“減負”聲中,作為一名農村初中數學教師,既要做到減輕學生負擔,又要提高數學教學質量,還要促進全體學生德、智、體、美、勞的全面發展。農村初中數學教學質量差,是大家所公認的,那么如何提高農村初中數學的教學質量呢?這已經成為當前教學的熱點問題。在二十多年的農村初中數學教學生涯中,我一直不斷的探究研究,努力尋求解決提高農村初中數學教學的有效辦法,現結合我的教學實踐及親身體會,提出一些有效的辦法和措施。
在農村,由于經濟條件較差,大多數家長外出務工掙錢,孩子們都由祖輩監護,祖輩文化層次很低,一點也不重視學習。教師可通過家長會或家訪,對家長宣傳學習的重要性,同時教師更有責任、有義務幫助學生認識學習的必要性,端正他們的學習態度。教師應多與學生進行交流,了解他們的內心世界,告訴他們知識的重要性,同時帶他們去參加一些有利于學習的活動,給他們講解與他們生活有關的應用題或是有關農村中知識的應用問題,讓學生發現知識存在于社會,存在于生活,和我們的生產、生活等密切相關,并不是像自己和家長所想的那樣毫無用處,從而使學生產生強烈求知欲,變“要我學”為“我要學”。
霍姆林斯基說:“在人的心靈深處,都有一種根深蒂固的需要,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個發現者、研究者、探索者”. 教師在教學中,充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學生在自己的參與實踐中會產生諸多復雜的心理體驗,從而使學生在情感、態度、價值觀方面得到全面的發展.有效地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提高教學效率.例如:(多媒體顯示圖片“石安中學”全景圖)災后重建設項目——附屬工程,現要在教學樓前的廣場內建花圃,要求設計的圖案由圓和正方形組成(圓與正方形的個數不限),并且使整個長方形場地成軸對稱圖形,現向全校征集設計方案,你有好的設計方案嗎?請在如圖的長方形中畫出你的設計方案.學生通過對“圖形”的觀察、分析、比較、猜想、檢驗等思維活動,展現學生從不同角度,用不同法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體現學生的個性特點,在這個問題討論中,學生竟然畫出了許多種很有創意的畫法,從而使學生體驗到了成功的喜悅.
教師要創設民主的教學氛圍,積極采納學生的不同見解,了解學生的心態與需求,用多種途徑來評價學生的回答.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常會提出許多不同的看法或新的見解,它往往蘊藏著智慧的萌芽,就像一堆沙子中有小小的一粒金子,也要把它挖掘出來.哪怕只有一點點新意,也應充分肯定,把學生的這些新意介紹給全體學生,肯定其有價值的一面,引導學生進一步思考,擴大思維中閃光的因素。
幽默是教學的佐料品,教師講述生動有趣、幽默詼諧能使學生不時發出會心的笑聲,師生感情就會融洽,學生們就會親其師而信其道.如為了根治學生解題時常犯的錯誤,我嘗試了許多方法,都無濟于事,最后借助幽默輕松地解決了這一問題,在學習合并同類項時,很多學生在作業中經常出現:“a2+a2=a4” 這樣的錯誤,課堂上我并沒有指責學生,而是十分詼諧地問:“一頭牛頭上有兩只角.二頭牛在一起,是共有二頭牛,每頭牛上仍有二只角呢?還是變成一頭牛,這頭牛頭上競長出4只角呢?”學生聽了哄堂大笑,他們從笑聲中受到啟迪,從此,犯這類錯誤的學生大為減少.
在任何一個班集體中,因學生的智力水平和學習能力存在差異,學習程度自然有“好、中、差”之分,教師在設計問題時,就要求“好、中、差”兼顧,設計出可供不同能力學生回答的不同層次、不同難度的問題.這樣,可使全班學生人人都處于思考問題、回答問題、參與討論問題的積極狀態,充分調動全班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取得最佳的教學效果.真正體現新課程數學理念中的:讓不同的學生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
“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長期以來,“教師講,學生聽”的這種填鴨式的傳統教學模式一直居于統治地位,但現在這一傳統模式已不符合新課程改革理念的要求,不再適應新的教學觀。教學活動應該是師生間的一種雙向互動活動,教師不是講授者、領導者,而是組織者、指導者、合作伙伴。
我認為可以從下改進教學方法:
1 .加強自學能力的培養。自學能力的培養是提高教學質量的關鍵。自學能力的培養,首先從閱讀開始。在初步養成看書習慣以后,教師可以根據學生對知識難易的接受程度,在重點,難點和易錯處列出閱讀提綱,設置思考題,讓學生帶著問題閱讀數學課外材料。
2.教學手段現代化。利用多媒體教學手段,可以展示出圖文并茂的教學內容 ,利用創設的教學情景,通過多媒體的互動,使學生更好的參與教學過程,教師能運用好多媒體對數學知識進行演示,可以使數學知識變抽象為具體,從而引導學生去探究數學知識。
3.在教學中注意建立數學模型,培養思維方法。 數學思維方法是對數學知識的歸納,提煉和概括,教學中應重點從思維方法的角度出發,提煉方法,形成觀點,這個過程使數學教學簡化。
4.培養學生創造能力。培養學生的創造能力是當前教學工作的重要任務和研究課題 ,而培養學生的能力,關鍵在教師,要讓學生有創造精神,教師首先要實施創造性的教育,在課堂教學中發展學生的創造思維,可利用一題多解,多方面尋求問題的不同解法,來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
5. 交給學生學習方法。“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有了好的學習方法,不僅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而且能使學生受益終生。
總之,要提高農村初中數學教學的質量,這是一個長期而艱巨的任務,只要我們探索出一條適合農村學生學習數學的路子來,學生的學習興趣會提高,對實施新課程標準,全面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有著極大的推動作用。
[作者單位:四川省三臺縣禾加初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