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聰林,王建龍,張雄文,徐 松,許麗芬,楊艷芬
(玉溪市人民醫院 骨科,云南 玉溪 653100)
隨著社會老年化,高齡腰椎管狹窄患者不斷增多,其多節段較單一節段的椎管狹窄從診斷到治療上更復雜、更棘手。了解并掌握其特點對正確的診斷與治療十分重要。由于老年病人全身體質的特殊性及個體差異的不同,決定了手術方式的選擇與青壯年不同,我院自2006年1月~2010年1月共收治45例70歲以上腰椎管狹窄病人,其中2個節段以上的腰椎管狹窄病人共21例,并進行手術治療,現將其特點、手術方法和臨床效果進行回顧分析,報告如下。
資料與方法 本組21例,男12例,女9例;年齡70~86歲,平均78歲;病程最長為30年,最短的1個月,平均36.4個月;2個節段狹窄的9例,3個節段狹窄的10例,4個節段狹窄的2例;伴退行性脊柱滑脫有7例,退行性側凸或后凸共5例。
臨床表現:慢性腰腿痛,間歇性跛行和雙腿麻木19例。馬尾綜合癥3例,大小便困難,鞍區麻木。直腿抬高試驗,70°以下7例,70°以上14例。肌萎縮6例,肌力下降7例。下肢皮膚痛覺減退18例。下肢反射減弱或消失15例。
影像學檢查:所有病人均行腰椎6位片,CT及MRI檢查以明確診斷,21例病人均顯示多節段椎管狹窄并有相應的神經根、馬尾受壓及出現相應的癥狀和體征。臨床表現與影像學不符合,診斷不明確的排除在外。
伴隨疾病的處理:高齡病人多合并有多種內科疾病,如高血壓、糖尿病、心臟病、慢支炎肺氣腫等,本組病例中術前完善相關檢查如心超、血氣分析、肺功能測定、動態血壓及心電圖,并對相關疾病進行了相應的處理,內科疾病穩定后方可手術,圍手術期注意患者的補液量,避免使用腎毒性藥物。
手術方法:本組病例均在全麻下行后正中入路減壓,術前保留尿管,由于本組21例病人多節段椎管狹窄嚴重,其部分伴有腰椎滑脫及側凸、后凸不嚴重,故均采用全椎板切除、椎間盤摘除、神經根管擴大減壓、椎弓根釘內固定、后外側植骨隔合術。直視下充分減壓,有效矯正腰椎的生理曲度和側后凸畸形,后外側植骨需骨量多,咬成小碎塊,與周圍去皮質化后的骨質充分接觸,才能達到有效的融合。
術后處理:術后常規予抗感染,甲潑尼龍160mg靜滴3d,臥床休息1周后戴腰圍起床話動,指導病人行腰背肌,下肢功能煅練,防治術后并發癥,促進病人恢愎。
療效評價:參照Nakai分析標準[1],優:癥狀和體征完全消失,完全恢愎正常生活;良:癥狀與體征明顯改善,有輕度腰腿痛,不能完全恢愎正常生活;差:癥狀和體征無改善或加重,不能正常生活。
結 果 本組21例病人中有19例獲得1年以上的隨訪。術后復查X線示:內置物位置良好,植骨量充分,術后1~3d大多數患者腰腿疼痛不同程度改善,手術綜合評價參照Nakai分級標準評定,優15例,良6例,優良率為100%。
討 論 一、發病機制:高齡腰椎狹窄通常源于椎間盤和小關節的退變,長期的軸向壓力和旋轉應力使脊柱的穩定性受到破壞,代償性出現椎間隙狹窄,小關節肥厚,椎板黃韌帶增厚和骨贅形成,致椎管狹窄,尤其側隱窩狹窄。同時由于老年人腰椎活動范圍下降,活動中心上移[2,3],增加了多節段退變狹窄的比例,癥狀遷延復雜,緩慢漸進,是高齡患者較普遍的現象。
二、臨床特點:高齡多節段腰椎管狹窄有以下一些特點:1.病因復雜,老年患者腰椎管狹窄大多是多個因素同時存在造成的狹窄,手術治療應兼顧椎管減壓和腰椎穩定性的重建。2.病史遷延,病情多變,病史多起于成年,經歷多個演變過程,進入高齡病情加重。3.臨床表現有神經卡壓,馬尾綜合征,又表現有間歇性跛行,癥狀、體征復雜化。4.合并有多種老年性疾病,要加以識別和處理,提高手術耐受性,充分評估預后。
三、手術選擇及治療要求,高齡多節段腰椎管狹窄患者由于臨床表現復雜,伴隨疾病多,手術風險大,療效不滿意,很多臨床醫生因擔心意外情況發生而放棄手術,使很多有手術指征的患者被迫保守治療,造成患者長期生活質量下降,根據眾多文獻報道,有手術適應癥的患者行手術治療效果較佳,所以手術適應癥及手術方式的選擇至關重要,筆者認為70歲以上的高齡腰椎管狹窄患者應嚴格把握手術指征,認真術前準備,手術是安全有效的,一般情況下符合以下條件的可考慮手術:⑴活動后腰腿痛明顯影響生活、工作,經系統保守治療3個月以上無改善者;⑵進行性跛行加重,站立時間日漸縮短者。⑶神經功能出現明顯缺損者。對高齡腰椎管狹窄患者采用何種手術方式目前還存在多種爭議,由于老年人身體情況差,以多節段狹窄為主。筆者認為應選擇創傷小,恢復快的手術方式,本組所選擇的21例病人采用全椎板切除、椎間盤髓核摘除、神經根管擴大減壓、椎弓根釘內固定、后外側植骨融合術,手術效果滿意。
總之,高齡多節段腰椎管狹窄病人病情具有多樣性,復雜性,手術方式的選擇目前還沒有統一的金標準,對于手術過程主要強調結構破壞的有限化,椎管減壓的有效化,減少盲目性過大創傷手術,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4-6]。
[1]NAKAI O,OOKAWA A,YAMAULA I,et al.Long-term roentgenographic functional changes in patients who treated with wide fenestration for central lumbar stenosis[J].J Bone Joint Surg(Am),1991,73(8):1184-1194.
[2]李曉東,秦德安,張佐倫,等.老年多節段腰椎間盤突出并椎管狹窄癥診治[J].實用骨科雜志,2001,10:319-320.
[3]董宇啟,董英海,周健.雙側多節段腰椎板間減壓術治療老年性腰椎管狹窄癥[J].臨床骨科雜志,2004,7:161-162.
[4]劉付明.退行性多節段腰椎管狹窄癥定位診斷[J].中國矯形外科雜志,2004,12:651-654.
[5]賀學軍,范友兵,孫衛東.雙側多節段開窗法治療退行性腰椎管狹窄癥[J].頸腰痛雜志,2005,26:39-43.
[6]劉藝,陳金傳,李欽亮.穹頂形開窗減壓治療腰椎管狹窄癥的臨床實驗研究[J].中國矯形外科雜志,2007,15:814-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