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共鄉寧縣委書記 楊安虎
在創先爭優活動中推動轉型跨越發展
■ 中共鄉寧縣委書記 楊安虎
鄉寧縣共有14個基層黨委(其中10個鄉鎮黨委),458個基層黨組織,8025名黨員。2010年以來,鄉寧縣堅持把創先爭優活動作為“大戰略”、“總抓手”、“推進器”,積極引導各級黨組織創優秀、領導干部作表率、廣大黨員爭先進,推動各項工作不斷開創新局面,取得了階段性成效。
一、立足于“實”,把創先爭優活動的目標定位為爭創一流
如何開展創先爭優活動,并將其抓實、抓細、抓出成效呢?首要的是全面、準確地理解活動的內在要求,緊密聯系工作實際,高標準謀劃、高起點定位。在2010年初鄉寧縣召開的全委擴大會議上,確立了創先爭優活動的目標定位是整體工作爭創臨汾全市一流。我們認為,爭創一流既是創先爭優的目標定位,也是檢驗尺度。同時,提出了“少說空話、多辦實事,高調做事、低調宣傳”的基本準則,明確了“橫看名次、縱看突破,內看和諧、外看民意”的評判標準。為了實現這一目標定位,同時讓活動“守本色”、“有特色”、“很出色”,我們堅持分類指導、分層推進的原則,各行業、部門及鄉鎮都制定了爭創一流的具體任務和硬性要求。實踐中,堅持“抓兩頭,帶中間,整體推進”的原則,一方面對爭創一流工作做得好的單位和個人表彰獎勵、提拔重用;另一方面對工作做得差的單位和個人重點剖析、鞭策促進。去年初,對各鄉鎮和主要部局重點工程和工作進行了集中觀摩和全面考核,一支隊伍一把尺子量到底,對鄉鎮排出一二三,對縣直部門評出好中差,結果通報全縣。對于排名末位的鄉鎮和單位的主要領導,第一次黃牌警告,第二次誡勉談話,第三次責令辭職。隨著創先爭優活動的不斷深入,干事創業、轉型跨越的熱潮在鄉寧大地上激情涌動。
二、立足于“帶”,把創先爭優活動的重點鎖定為領導機關和領導干部
領導機關和領導干部是群眾關注的焦點、基層組織和黨員的標桿。領導機關“創”的力度決定基層組織“創”的效果,領導干部“爭”的勁頭決定普通黨員“爭”的干勁。正是基于這樣的認識,活動一開始,我們就緊緊抓住領導機關和領導干部這一重點,響亮地提出四大班子帶頭“創”,縣級領導和鄉鎮、部門的“一把手”帶頭“爭”,充分發揮帶頭、帶領和帶動作用。一是包聯。縣委建立了包聯制度,縣級領導包鄉鎮、包企業、包項目、包工程、包實事、包穩定,真包真聯,解決問題,把包聯點工作的優與劣、好與壞作為考核領導干部的主要依據。二是掛帥。對中心工作,主要領導親自掛帥,一線指揮。去年,鄉寧縣開展“五城聯創”(即用三到五年的時間,創建省級衛生城、雙擁模范城、環保模范城、園林城、文明和諧城)工作,縣委成立了六個領導組,書記、縣長各擔任三個領導組的組長,四大班子成員按照分工分別擔任副組長。三是出征。既要謀事,又要干事;既要做指揮員,又要做戰斗員。四是擔責。領導干部既要親自干、帶頭干,又要敢闖敢冒、勇于擔當。創先爭優要牢牢樹立這樣的理念,即允許在爭創的過程中有失誤,但不允許不爭不創、不作為。有了失誤和責任,領導擔當;有了成績和榮譽,大家共享。領導機關和領導干部帶頭創先爭優,上行下效,廣大黨員干部爭先趕超、干事創業,讓工作業績經得起實踐、人民和歷史的檢驗。
三、立足于“干”,把創先爭優活動的主戰場定格在工程項目和惠民實事上
看一個地方或單位創先爭優活動搞得怎么樣,關鍵要看黨組織和黨員在完成中心工作中的貢獻和業績。創先爭優應當把“創爭”的主戰場定格在最能反映推動轉型跨越發展的工程項目和惠民實事上。一是確定項目,全面體現“先”與“優”。2010年,全縣各級黨組織確定了2000多個項目、工程和實事。其中,20項縣級重點工程和10件惠民實事,189件鄉鎮項目和實事,1819件村級項目和實事,各級黨員干部3萬余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