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明有 張 維
新抓手 新引擎 新跨越
——稷山縣積極實施“一把手”素質能力提升工程
■楊明有 張 維
2010年以來,中共稷山縣委創新思維觀念、創新方法載體、創新保障制度,大力實施“一把手”素質能力提升工程,探求干部教育培訓新抓手,打造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新引擎,實現全縣轉型發展新跨越。
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干部教育培訓工作明顯跟不上時代要求。為此,稷山縣委組織部發放了520余份干部教育培訓需求調查問卷,通過匯總和系統調研發現,廣大干部對以往培訓的內容、方式和效果,滿意度不到80%。縣委明確指出,要破解目前發展難題,推動干部帶領群眾“勁跑”,就要縮短全縣干部在思想觀念、思維能力、知識素養、科技水平、發展眼光上的差距。
在縣委十一屆四次全體會議上,稷山縣委審時度勢,科學謀劃,明確提出要大力實施“一把手”素質能力提升工程,由縣委組織部具體負責實施。隨后,制定出臺了以“后稷講壇”為載體,以“兩來兩去”為模式,以縣委黨校為陣地,以高等院校為依托,以各單位“一把手”為對象,以提高五方面素質和八方面能力為目標的工作方案。稷山縣將“一把手”素質能力提升工程作為創新干部教育培訓的先導性工程,建設高素質干部隊伍的基礎性工程,破解經濟轉型發展瓶頸的戰略性工程,強力實施、成功破題。
2010年3月16日,稷山縣“一把手”素質能力提升工程正式啟動??h委書記喬登州親自動員并指出,“一把手”要真學、真懂、真用,用心、用智、用力,做加強學習的自覺踐行者、做轉型理念的積極傳播者、做建設學習型黨組織的強力推進者。省委黨校常務副校長李高山以《加強領導干部的學習》為題,做“后稷講壇”開壇之講,點燃了廣大領導干部的學習熱情,激發出他們的求知欲望,引爆了全縣干部的學習風潮。
與此同時,稷山縣委書記喬登州向全縣“一把手”發出了一封公開信:“作為各鄉鎮局辦的‘一把手’,你們要通過‘一把手素質能力提升工程’,切實開闊眼界、開闊胸襟,提升素質、增強本領,帶動和影響整個團隊,推進全縣轉型跨越發展……”
一石激起千層浪。稷山縣8個鄉(鎮、辦)和80個縣直單位“一把手”迅速制定單位學習培訓計劃,充分發揮宣傳、帶動作用,以點帶面,層層推進,引爆了不同層次干部的學習培訓,在全縣廣大黨員干部中掀起了一股強大的建設學習型基層黨組織的熱潮。
8月14日,中共運城市委常委、組織部長陳振亮對稷山縣為“一把手”強筋壯骨的做法給予了充分肯定,并作出批示:“稷山的經驗很有價值,實現跨越發展首在加強本領建設,提升‘一把手’素質更為重要。在全市要大力倡導推廣這一經驗。”
請進來,“后稷講壇”引來源頭活水。精心開設“后稷講壇”,邀請省內外知名專家、教授到稷山縣講學,意在用最新的理念和思維指導工作實踐。同時,用實際行動,弘揚后稷文化,使之源遠流長。目前,稷山縣委共連續舉辦了16期講座,期期精彩、堂堂生動,為“一把手”素質能力的提升注入了新活力。
短短5個月,稷山縣“后稷講壇”已經從一個富有內涵的名詞,變成了廣大干部交口稱贊的學習樂園,折射出“以上臺體會發言為榮,以臺下傾聽學習為樂,以期待下期講座為動力”的獨特魅力;“后稷講壇”已經從匯集各路專家、學者智慧的“開放式課堂”,變成了全縣干部教育培訓的品牌課堂,不斷引來源頭活水,奏響了素質能力提升的響亮樂章。
蹲下來,主渠道夯實基礎。稷山縣立足縣委黨校主渠道,組織“一把手”“蹲下來”,就四項監督制度、創先爭優、“四議兩公開”等重點內容進行集中培訓,做到了“一把手”經常性培訓到位;在“一把手”示范帶領下,組織各級班子“蹲下來”,按照“缺什么補什么,需要什么學什么”的原則,深入學習各領域、各行業的前沿知識,做到了崗位需求培訓到位;立足黨員干部現代遠程教育“后稷先鋒網”這個平臺延伸培訓鏈條,組織黨員干部、群眾“蹲下來”,把黨的方針政策、專家授課內容及時整理上傳網上,方便全縣所有的黨員干部、群眾“網上選、隨時學”,實現了開放、兼容、共享,做到了網絡教育培訓到位。
走出去,考察學習“取真經”。高級別考察,由縣委書記喬登州、縣長李亞麗率團,縣四大班子領導及各鄉鎮局辦“一把手”、20余名重點企業負責人、部分農村支村“兩委”班子負責人、70余名中小學校長分期分批參加。多部門聯動,涉及經信、發改、財政、土地、住建、農委、林業、畜牧、旅游等10多個職能部門。全方位借鑒,參觀考察涵蓋工業園區建設、“四議兩公開”工作法、招商引資、設施農業、城市建設、煤焦化工、旅游開發、現代農業、教學改革等10大方面。這一“走”,走出了工業建設新視野,走出了招商引資新天地,走出了跨越發展新思路。
推動轉型跨越發展和建設學習型基層黨組織,要突出“一把手”,做到抓關鍵。在縣一級層面,面對一萬余名黨員,面對縣委黨校有限的師資力量,必須要采取科學的方法,立足“一把手”學習能力強,具有組織學習、傳播知識、帶領發展的優勢,先抓住“一把手”這個關鍵點進行武裝,通過提升他們的素質能力,帶領全縣跨越發展,推動整個學習型黨組織建設的鋪開,達到以個體帶整體、以點帶面、全面推進、事半功倍的效果。
開展干部教育培訓,要突出“高”字,做到高起點、高規格。高起點定位,多方邀請名師、權威,力求理念新穎、內涵豐富、思想深刻、范圍廣泛、內容專業,為干部學習搭建一個高平臺;高規格選學,把送出去學習的黨員干部放在了西安交通大學,這是中組部、國家教育部確定的首批13所全國干部教育培訓高?;刂唬浞掷酶叩葘W校優質資源,提高教學質量和培訓效果,使干部教育培訓更加開放、更具活力、更有實效。
實施素質能力提升項目工程,要突出“實”字,做到結合縣情,因地制宜。稷山縣立足干部現實能力水平和實際需求,把干部想學、急需學的科學決策、領導藝術、國學等內容納入培訓范圍;立足地方經濟社會發展實際,緊跟形勢、服務大局,把學習重點放在實施“733”戰略所需的經濟駕馭、依法行政、項目管理上,放在“四議兩公開”和“創先爭優”上;稷山縣立足基層實際情況,做到因地制宜,根據“一把手”數量少,采取了“后稷講壇”集中辦班形式,各局辦干部整體數量較多,可利用“一把手”組織各自人員分開來學,鄉鎮、村黨員干部組織起來比較難,利用“送學下鄉”和農村黨員干部遠程教育網就比較有利。
選取學習培訓模式,要突出“新”字,力求方式新穎,靈活多樣。以前瞻的思維、創新的模式,全面優化干部知識結構,全方位提高干部素質能力,統籌各類培訓資源,建立開放的干部教育培訓格局,做到人無我有、人有我優、人優我特,并不斷汲取經驗,總結提高,創新發展,真正把提升“一把手”素質能力制度化,有效破解發展難題,為轉型跨越發展提供機制保障。
貫徹學習培訓制度,要突出“嚴”字,做到從嚴管理、嚴格落實。嚴格執行學習、考勤、請假、課堂紀律等相關制度。每一次講座都由縣委書記親自主持,組織部長清點人數;每一次請假,都須直接向縣委書記請假并將請假條交組織部存檔,對學員曠課的懲處是:一次課堂通報、兩次上臺檢查、三次組織談話;每期講座開始前,都安排兩名學員上臺談體會,每一期講座結束后,縣委書記親自布置3至4項作業。嚴格的管理措施保證了學習的持續推進,有效地防止了學習培訓半途而廢或流于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