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秀章
共產黨人要與民意接軌
■張秀章
據報載,英國路透社記者到河南省臨穎縣南街村采訪,該村黨支部書記王宏斌回答記者“南街村如何抵制不良現象的入侵”這一問題時說:“我們南街人用‘外圓內方’的治村方略。對外,凡是有益的、先進的,我們就拿來,為我們所用,或與之合作;對內,我們‘與民意接軌’,凡是符合民意的、正確的,我們就堅持,違背民意的就反對。”
好一個“與民意接軌”!多少年來,我們聽到的、看到的、文字中寫出的,大都是“與國際接軌”、“與世界接軌”等等,難得看到哪位領導、哪位國人講一句“與民意接軌”。今日,讀到一位村干部當著外國記者講出了共產黨人應該講的話,實在親切感人、耳目一新!
本來,共產黨人就是代表無產階級和勞動人民根本利益的,“與民意接軌”是不言而喻的事。但有時候,一些黨員干部脫離了人民群眾,這時候他們作出的決定就會在一定程度上偏離“民意”。1981年,南街村人也曾把土地下放到農戶手中,把集體企業承包給私人經營,可南街村人并沒有因此過上好日子。后來,按照村民意愿,村委重新把土地收歸集體,企業也由集體經營,南街村人才走出一條適合自身發展的路子。如今,南街村農業實現了現代化,工業實現了規模化,生活實現了共同富裕,成為世人矚目的社會主義新農村典型。
現在有些地方,黨和政府的一些法規政策在群眾中得不到落實,根本原因就是干部脫離群眾,尤其是那些官僚主義者,根本不把人民的疾苦放在心上。有些黨政機關門衛森嚴,一般老百姓很難進得去,即使進去了也很難找到能切實解決問題的領導干部,更難講出自己的心里話。不少會議,領導講話大都是官話、套話,許多講話都是從網上下載的。這樣的講話早就偏離了真正的“民意”。同樣,某些部門所制定的政策、措施,也很難真正反映人民的心愿。
“與民意接軌”的最終目的,是要尊重民意、實現民意。“民意”有許多,群眾的具體要求也多種多樣,對它們要作具體分析。應該說,人民群眾最根本的要求是走共同富裕的道路,這是最大的“民意”。毛澤東曾多次指出:“要為大多數人民謀利益,為中國大多數人民謀利益,為世界大多數人民謀利益,不是為少數人、不是為剝削階級。”改革開放以來,一些地方的一些人富起來了,也蓋了不少高樓大廈,但畢竟只是少數人富裕,這并不代表“民意”,人民群眾真正希望的是國富民強。共產黨人一定要做“與民意接軌”的真誠的踐行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