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 艾純志
高職院校財經類專業的課程設置與調整研究
黑龍江 艾純志
高職院校財經類專業的課程設置通常過分重視專業教育而忽視了道德教育,這嚴重阻礙了學生的長遠發展。本文認為,高職院校財經類專業人才培養應實現道德與專業的統一。
道德教育;課程設置與調整
當前,巨大的就業壓力是學校和學生眼前最需要面對的問題。物價、房價的高漲都使得生活成本和幸福感不斷下降。尤其是在以培養應用型人才為目的的高職院校,應用的現實性使得學校本來就偏向現實而非理想,在生活壓力、就業壓力居高不下的情況下,高職院校更容易偏重追求功利目的教育,從而放棄關于理想和道德的教育。因此,我們說當前的高職教育問題是嚴重的。近些年,高職教育也關注到了這些問題。不論是推動團隊合作的拓展訓練,還是推進責任意識的感恩教育都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普及和發展,但是責任意識、操守意識等道德教育并未形成體系,當今高職教育急切的需要一套系統的道德教育與實踐課程。尤其是針對財經類專業學生的培養,由于財經類專業學生畢業之后從事的相關工作正是直接關系到資源配置層面,因此道德教育與專業教育必須受到同樣的重視。這并不是脫離經濟基礎的道德至上,而是利于學生與社會長期發展的道德與專業相歸屬的統一教育理念。
關于財經類專業人才培養的相關研究主要集中在專業層面[1],財經類專業人才的培養應當適應專業信息技術發展的要求,從課程體系、課程內容、專業師資、專業實踐四個環節對專業進行建設與優化,引入最新的專業信息技術內容與相應的實踐活動,培養具有本專業信息系統應用和管理能力的財經專業人才,提高財經專業人才的綜合素質[2]。培養創新型財經類人才,是建設創新型國家對財經類專業的迫切要求。當前,我國財經類專業人才培養中還存在一些問題,所培養的人才創新意識、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還有待加強。為此,準確定位財經類專業創新型人才培養目標,創建創新型人才培養課程體系,推進教學改革,提高師資整體素質,以培養符合時代需要的創新型財經類人才,就成為建設創新型國家過程中高校財經類專業面臨的新任務[3]。財經類人才的培養應當從改革培養模式、創新教學方法、強化實踐環節、注重通識教育四方面入手[4]。從以上觀點我們不難看出,財經類專業人才的培養在教育界得到了很多關注,但是關于財經類人才的培養研究主要集中在專業層面而非道德層面。教育對于道德層面的忽視,將直接阻礙人才的長遠發展。因此,本文認為基于研究對財經類人才專業培養的偏重和對財經類人才道德培養的不足,我們應當更加重視財經類專業人才的道德層面教育。尤其是在當今時代背景下,我們應當順潮流而動,將道德層面教育與專業層面教育相統一。在課程設置方面,應當適當引入企業文化、團隊合作等道德培養課程,從而增強學生的責任意識、操守意識,使得學校對學生進行專業教育的過程中伴隨著道德觀念的植入;在課程講授方面,老師應當更加關注理想與道德問題,促進學生獨立思考,樹立其遠大的志向。這里我們應當明確指出,遠大的志向并不是用可折現的成就來衡量的,而是滿足感以及家庭、社會的認同。學校有責任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
在我國臺灣地區,勞動力市場成為高校專業設置的主動力,相對而言,大陸高校專業設置受行政干預約束,趨同化明顯并體現出剛性[4]。這種單一化和剛性不僅體現在勞動力市場的意見沒有在教育過程中得到充分表達,還表現為教學——學生意見反饋沒有在課程設置中得到表達。這也使得教學督導工作成為了教師——學生的監督工作,導向性缺失。督導,顧名思義,不只是監督,還有導向。高職院校財經類專業的課程設置與調整應當充分吸收勞動力市場信息反饋和教學督導反饋意見。這里我們需要指出,勞動力市場信息反饋并不是片面的追求就業,在實踐過程中我們發現,勞動力市場信息反饋中用工方對于學生責任感、協同性的需求是存在的。因此,我們認為真正的實現以就業為專業課程設置的主導,以教學督導反饋意見為專業課程設置的依托,更有利于將專業教育與道德教育相統一。
在人才培養過程中,高職院校應當推動以勞動力市場為主導的專業課程設置。不僅將專業人才職業培養方向向用工者需求靠攏,也應當重視企業文化、團隊協作等道德教育,為企業培養專業能達標,操守可信賴的高素質人才。為了達到這一目的,學校建立就業咨詢服務與指導機構是有必要的。當前,高職院校相應的就業機構主要目的是開拓就業渠道,忽略了其就業意見反饋職能。完善就業意見反饋體系,不但有利于高職院校人才培養,更有利于就業渠道的鞏固與發展。
教學——學生意見反饋可以通過教學督導工作得以實現,教學督導顧名思義,不只是監督還有導向,且導向性才是督導工作的最終目的。完善高職院校督導職責,推動高職院校督導工作的發展有利于教學——學生意見反饋體系的建立。在此基礎上,高職院校應當組織督導工作者定期學習和吸納就業部門的就業反饋意見,以實現教學——學生反饋意見的互動和信息的多元化。
推動拓展訓練、感恩教育,邀請企業家來校為學生作講座,讓學生了解小成靠智、大成靠德的理念。高職院校專業課程設置,尤其是財經類專業的課程設置,責任意識必須貫穿始終,這不但是對社會負責,也是對學生負責。增加實踐類課程,尤其是增加有利于溝通的實踐類課程不但有利于學生將知識與實踐相結合,更有利于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為學生的長遠發展奠定基礎,為社會和企業培養專業能達標、操守可信賴的高素質人才。
[1]余文芳,趙文敏.高校財經類專業建設如何應對新技術發展的要求[J].中國高教研究,2008(10).
[2]趙合云.關于高校財經類專業創新型人才培養的思考[J].管理科學文摘,2008(01).
[3]臧建玲.偏遠地方高校財經類專業培養定位與教學模式研究[J].中國大學教學,2007(07).
[4]張寶蓉.高等教育規模擴張中兩岸高校專業設置與調整之比較[J].臺灣研究季刊,2008(02).
[注]基金項目:黑龍江省職業教育學會“十二五”重點課題《高職院校財經類專業設置與調整研究》,課題編號:GZ0082。
(作者單位:艾純志,黑龍江農業工程職業學院教學督導處處長,副教授,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專業調置和課程改革)
(編輯 劉麗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