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 孫曉 玲 楊 全會
中職語文教師應重視的問題
江蘇 孫曉 玲 楊 全會
提高中職語文教學效果要從地方實際出發,從學生實際出發重視普通話教學,提高學生口頭表達能力;要重視應用文教學,提高學生應用文寫作能力,這樣才能學以致用。
普通話;應用文;興趣;網絡;實用
我國近代職業教育先驅黃炎培先生對職業教育做過如下解釋:“職業教育,以廣義言之,凡教育皆含職業之味。……若以狹義言,則僅以講求實用之能者為限,……職業教育,則專重實用,純為生活起見。”黃炎培先生這段精辟的描述,包含兩層含義:一是職業教育屬于專業教育,有別于普通教育,它是培養“從事某種職業的人”,二是職業教育是傳授實用知識和技能的教育。進入職業學校的學生都已大致確立了自己未來的職業,學生通過職業教育必須獲得相應的職業資格,為畢業以后直接參加社會生產第一線的工作打下堅定的技術基礎。因此,職業學校教學要求教師在教學中,要聯系學生實際,要聯系專業實際,使書本知識轉化為技能技巧。作為一名中職語文教師應該怎樣做才能教有效學有用呢?
長期以來中學語文教學存在“少慢差費”的現象,更不用說我們職業學校了。在職業中學,語文是基礎文化課,學生認為它遠遠不如專業課重要。相當一部分老師也是這樣認為的。學習語文真的沒什么用處嗎?筆者認為:學好語文對于一名職業中學的學生來說至關重要。中職語文教學一要重視普通話教學,提高學生口頭表達能力;二要重視應用文教學,提高學生應用文寫作能力。
二十一世紀,我們每一天都面臨新的機遇和新的挑戰。在學習交流中,工作業務聯系中,人與人之間的來往接觸中,都離不開講普通話。《推廣普通話的意義》中有這樣一段話:二十一世紀,不僅是歲月的更替,也是新舊觀念的更新,它需要大批具有創新能力的人才,更需要國家語言文字的統一和規范。因為我們所處的時代,是知識、經濟飛躍發展的時代;是信息化、國際化的時代;是科技、人文相融合的時代。說普通話,用規范字,是時代發展的必然趨勢和要求。推廣普通話,運用規范字,已成為教育教學和社會經濟發展的當務之急,也是每一個教育工作者和每一個公民責無旁貸的責任和義務。語文教師的責任尤為重大。對于走出校門就要踏上工作崗位的中職生來說,能說一口流利的普通話格外重要。我們學校地處蘇北的一個縣城,學生絕大部分來自農村,從小就說普通話的不多,再加上地方方言影響,讓學生說出一口流利的標準的普通話真的不容易。那么,怎樣讓學生變得會說普通話?這不僅需要語文教師在課堂上努力讓學生多說話,在課外也要多和學生交流,當然前提是必須用普通話。雖然剛講的時候很別扭,不光講的人別扭,聽的人也別扭,因為那普通話說的有明顯的地方色彩。熟能生巧,說的多了,自然就習慣了,而且越來越標準流利了。
有一些同學看到別人口若懸河,滔滔不絕,非常羨慕,但是自己在大庭廣眾下講話,就很不自然,要么結結巴巴,要么前言不搭后語。這個時候,學生往往很著急,有的會說自己就是嘴笨,以后就更不愛在公共場合發言了。遇到這種情況,我就把一個演說家的故事講給他們聽。聽完故事,學生往往感慨自己沒有這樣的決心和毅力。其實,只要每個學生下定決心,付出努力,即使成不了演說家,也一定能大大提高個人的口頭表達能力。
在平常的生活學習中應該從這幾個方面努力:多朗讀課文和報刊上的短文;多背誦一些好的詩歌和散文;多回答老師上課提出的問題;多和同學、朋友、家長聊天;多參加演講會、朗誦會等有益的課外活動。只要加強這幾個方面的練習,我相信學生一定會講好普通話。
《中等職業學校語文教學大綱》中指出,中職生要學會寫作常用的與專業有關的應用文。在現代生活中,應用文的寫作,無論是對機關文秘人員,還是普通公民,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對于一名中職生來說,應用文寫作更是一項必備的能力。但在實際教學中,這類文體格式固定、語言平實,難免顯得單調、枯燥。教師沒有興趣教,學生沒有興趣學。應用文寫作教學在許多學校基本處于“教師不好教,學生不好學;教無效,學無用”的狀態。孔子說:“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前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也說過:“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賴于興趣。”學生只有對應用文寫作產生興趣,才能主動地進行應用文寫作訓練。那么怎樣培養學生對應用文的興趣并提高寫作水平呢?
要培養學生寫應用文的興趣,首先要讓學生認識到其所學的知識和技能是“很有用”的。美國心理學家布魯納指出:“使學生對一門學科有興趣的最好辦法勢必使之知道這門學科是值得學習的。”學習應用文的目的在于應用。因此在教學中,如何利用現有條件活教活學活用,學以致用是吸引學生的重要手段。要打破傳統的語文教學模式,讓學生“動”起來,這就需要教師有敏銳的洞察力,在校園日常學習生活中能抓住應用文寫作素材。學生的校園生活非常豐富多彩,如運動會、籃球賽、文藝晚會等,教師可以利用這些活動,發動學生進行宣傳、安排儀程、寫邀請函、祝詞等;畢業的學生需要寫自薦信、實習報告等,與學生實際結合起來,學生的參與性更強,積極性更高。
在網絡基本普及的今天,充分利用網絡資源促進教育已經成為現代教師的標志,在應用文教學中,網絡尤其起到舉足輕重的作用。利用網絡博客,在網上發表學生的作文,可以讓每個學生都感受到作文的樂趣。蘇霍姆林斯基曾經這樣告誡教師:“請記住,成功的樂趣是一種內在的情緒力量,它可以促進時時學習的愿望。”例如:我在教廣告時,讓學生上網收集廣告,然后整理歸類,作出評價,再以生產商的身份為自己的“產品”制作廣告。教說明書時讓學生先上網收集資料,在多讀的基礎上透徹理解寫法,自己再寫一篇說明書。充分利用網絡的快捷、信息量大等特點使學生在短時間內掌握一種文體的寫作方法。
在應用文教學過程中,與學生所學專業對應文體的寫作也是非常重要的。這就需要教師對所教班級的專業有一定的了解,才能在教學中進行正確的指導。例如:財會專業接觸的收據,審計報告、轉賬說明等,授課過程中穿插這些內容,既結合了學生的專業,又能提起他們學習的興趣。我在對平面設計專業的學生講授“廣告”文體時,先指導學生了解廣告特點,然后讓每一個學生去收集各種商品廣告,把自認為好的和差的廣告各摘錄1例,最后讓學生根據專業知識,利用老師提供的素材,設計一個圖文結合的商品廣告進行評比。在這樣的競賽中,賽出了學生的積極性。同時,通過“學習理論——收集范例——設計作品”等一系列教學活動,學生不但對應用文知識有了一定掌握,而且直接感受到其在專業課中的實用價值。學生學習應用文興趣濃厚了,寫作效果也就提高了應用文寫作能力培養不是紙上談兵,關鍵要靠大量寫作訓練,從而熟能生巧。葉圣陶說:“一要得其到,二要經常磨練,磨練到了習慣,才算有了這種能力。”作為一名中職語文教師,在應用文寫作教學中應該善于從學生實際出發,化繁為簡,化難為易;而又靈活多變,講究藝術。這樣,才能教有效學有用。
(作者單位:孫曉玲,江蘇省東海中等專業學校;楊全會,常州信息職業技術學院)
(編輯 王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