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 王艷華
中職免費的喜與憂
河北 王艷華
中職免費有喜有憂,喜的是利國利民,有利于我國產業升級,有利于提高農村勞動者的素質,促進教育公平,也有利于縣級職教中心的發展;憂的是免費后各種配套措施能否跟上,學生的質量是否有保障,對免費制度的監管是否到位。
促進產業升級;惠及“三農”;促進職教中心發展;政府投入;學生學習積極性;對學校的監管
2009年12月2日,溫家寶總理主持召開國務院會議,決定從2009年秋季學期開始,對公辦中等職業學校全日制學生中農村家庭經濟困難的學生和涉農專業學生逐步免除學費。這項政策是繼全部免除城鄉義務教育階段學生學雜費之后,國家優化教育結構,促進教育公平的又一重大舉措,這意味著中等職業教育的免費時代已經到來。
這項政策的實施是一件利國利民的大好事。我們國家當前正在進行產業結構調整,逐步轉變經濟的發展方式。經過2008年的經濟危機后,我們已經意識到不能光靠投資和出口拉動經濟,還要依靠國內市場,提高居民消費能力;不能再依靠能源消耗、靠低的勞動力成本來保障經濟增長,必須依靠科技進步、管理創新,同時提高勞動者的素質來達到經濟增長的目的。在這個由產業升級帶動經濟增長的過程中,固然需要政策引導,需要廣大的科技人員進行科技創新,提升產品的科技含量,更需要大批有一定技能的產業工人,把科學技術轉化為現實的生產力。這就要求大力發展職業教育,提升勞動者的素質。當前,我國農民轉業職業培訓需求巨大。我國現有1.5億農村剩余勞動力需要轉移就業,其中參加過各種轉業技能和職業技術培訓的只占9.1%,而每年卻新增600萬農村勞動力需要職業培訓。技能型人才的短缺已經制約了制造業的改造與升級。目前,制造業對技術工人的需求已大于對工程技術人員的需求,甚至出現了先進設備買得起,卻找不到工人來操作的尷尬局面。因此,培養高素質的技術工人迫在眉睫。中職免費后,將有更多的農村勞動者得到職業培訓,提高了職業技能,企業將得到更多的技術工人,這對緩解供需矛盾十分有利。同時,勞動者素質提高將帶動整個制造業水平的提高,帶動產品質量的提高,提升了企業的綜合實力,使企業的競爭力的加強,從而提高我們的國際競爭力,使得“中國制造”不再是“質次價低”的代名詞。人們一直在說,21世紀的競爭是人才的競爭,人才不光指精英型人才,也包含普通勞動者。
中職免費也是惠及“三農“的一項重大舉措。我國農村地區的經濟發展長期滯后,農民的收入雖有所增長,但相對城鎮的發展差距越來越大。尤其是教育的發展。農村的教學條件、教學水平遠不如城市;農村的家長對子女的教育重視程度不高,使得孩子的成績不理想。往往在接受完義務教育階段的教育之后,考不上好的高中,上大學比較費勁,他們希望學一些實用的技術,將來能找一份好工作。所以農村孩子有上中職學校的需求。而中職教育的收費相對較高,這使得農村經濟困難的家庭難以承受,這些家庭的孩子就失去了接受職業培訓、學得一技之長的機會。他們小小年紀就流入社會,增加了社會的不穩定因素,也無力改善家庭的經濟狀況。中央一直在提倡城市反哺農村,加快農村地區的發展,能公平的接受教育就是政策的一大體現。中職免費后,家長的負擔減輕了,可以有更多的農村的孩子接受職業培訓,學得一技之長,為將來的就業打好了基礎,他們的收入也能增加,從而改善家庭的經濟狀況。
中職免費對中等職業學校的發展也有很大幫助,尤其是主要面向農村地區的縣級職教中心。縣級職教中心由河北省在上世紀90年代率先建立,擔負著為地方經濟發展培養人才的任務,它的學生來源百分之九十來自農村,畢業生也大多在當地就業,為當地的經濟發展做出了一定貢獻。隨著經濟的發展,農村的人才需求結構發生了很大變化。農產品價格的持續低落,使得職教中心的涉農專業普遍出現萎縮,面向縣鄉的二產類專業也出現了招生困難的現象。又加上普通高中的連年擴招,使得縣級職教中心的生存更加困難。目前,縣級職教中心的發展遇到的最大困難,就是生源不足。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重要一條是很多家長認為職教收費偏高。職教辦學成本高,收費一般要1000到2000元,有的專業甚至到三、四千元。中職免費后,家長的負擔減輕了,農村學生會更多的選擇職業教育。國家現在大力發展中職教育,學生畢業后有出路。據統計,2005-2008年全國中等職業學校畢業生就業率在95%以上,遠高于大學生的就業率。這些都會大大提高職業學校的吸引力,學校的生源短缺狀況將得到大大改善,這使得中職學校有能力加大投入,形成規模效應,在經濟建設中發揮出它應有的作用。
中職免費也不能解決中職教育面臨的所有問題,而且還會出現新的問題。首先,地方政府投入不足的問題是否依然存在。地方政府對農村職業教育的投入一直嚴重不足,有資料顯示,2008年,河北省職業高中生均預算內事業費支出為2920.90元,盡管比上年增長48.49%,但仍居全國第25位,在各級各類教育生均預算內教育事業費中全國排名最低。這次職教免費,根據政策,“對因免除學費導致學校收入減少的部分,通過財政給予補助和學校開展校企合作及頂崗實習解決”。從現實情況看,開展校企合作和頂崗實習所獲得的收入微不足道,有的學校甚至還要給企業一些實習費用,學校的公用經費還要由學費來解決。實行免費后,學費的缺口還要由財政投入來補足。這個財政投入按規定由中央和地方財政按比例分擔,如果只有中央財政投入,地方財政拿不出這筆錢,不能補足學費減少的部分,學校為了生存就有可能過多的讓學生去頂崗實習來創收,這對學生的發展十分不利,可能使學生成為簡單的勞動力。如果不讓學生創收,則學校發展所需資金又從何而來?
其次,中職的學生本身素質不高,存在一定程度的厭學情緒,即使交了幾千元的學費,還有中途退學的。接受免費教育后,學生學習積極性是否會更進一步降低,覺得反正是免費的,不珍惜學習的機會,使學生的質量反而下降,這也有悖于免費教育的初衷。同時學生退學會不會更加隨便,導致生源不穩定,對學校的管理和建設造成不利影響。
再有,免費教育,意味著政府買單,能否買到有質量的、符合要求的教育,如何去監管學校提供的教學質量,讓納稅人的錢花得值,這也是一個問題。如果缺乏監管,有些學校有可能拿這項政策去牟利,曾經就有報道說有學校虛報學生人數,騙取國家助學金的案例。中職免費,由財政補貼,是否還有學校故技重施,虛報學生人數,騙取國家補貼?
以上這些問題都是讓人憂慮的,這需要政府在免費制度實施的過程中制定好配套措施,加強監管。這樣,中央的這項惠民政策才能落到實處,才能把錢用在刀刃上,買到有質量的、符合要求的教育。
【1】李瑤.中職免費:考驗管理.職業技術教育,2010年第6期.
【2】熊丙奇.如何讓中職免費成為真正的“福音”.中國共青團網,2009年12月18日.
【3】賴先進.試論職業教育在產業動態升級中的作用與機理.中國期刊資訊網,2010年4月.
(作者單位:河北省唐山市豐潤區綜合職教中心)
(編輯 劉麗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