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 黃強生
談高職口腔醫學技術專業牙體解剖形態雕塑技能訓練的課程化
黑龍江 黃強生
牙體解剖學是高職口腔醫學技術專業的基礎課程,在掌握了牙體解剖學的理論后,有必要進行牙體形態的雕刻訓練,通過反復訓練,可以逐漸熟悉與掌握牙體的解剖形態與特征,對每一顆牙達到理解并詮釋其特征。雕牙是口腔修復工藝的一項基本功訓練,從對于牙體形態的基本認識到再現每顆牙齒的細微結構都來源于熟練的牙體雕刻技術。將牙體解剖形態雕塑作為實訓課程是實現培養合格口腔工藝技術人才的有效途徑。
牙體解剖形態;技能訓練;課程化
隨著社會發展,口腔病患者對修復體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向口腔修復工藝及修復體制作質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于歷史、教育及經濟等原因,造成了我國口腔修復工藝技術相對滯后,不能滿足現代口腔修復學的發展和形成“精品齒科”的需要。隨著我國的入世,口腔修復體的制作將向國際化、規范化目標邁進。
牙體解剖學是高職口腔醫學技術專業的基礎課程,在掌握了牙體解剖學的理論后,有必要進行牙體形態的雕刻訓練,通過反復訓練,可以逐漸熟悉與掌握牙體的解剖形態與特征,對每一顆牙達到理解并詮釋其特征。雕牙是口腔修復工藝的一項基本功訓練,[1]只有牙雕得好、雕得像、雕得美,這樣才能在口腔修復工作中得心應手。
我校注重對學生牙體解剖形態雕塑技能訓練的強化,以達到培養高素質的勞動者和中初級專門人才的目的,使學生能面向當前適應生產實際和市場經濟的需要,為學生的就業及適應職業變化打下較扎實的基礎。為了使學生牙體解剖理論知識與實際操作相結合,為了將來制作高質量修復體將美學與實際需要相結合,為了學生適應市場及就業的需要,我校探索研究在遵守教學計劃和大綱的基礎上對口腔醫學技術專業的教學計劃及教學大綱進行了適當的調整,將原有的基礎課、普通課課程的課時進行了刪減,增加了專業課、雕牙實訓課的課時。把原《口腔解剖生理學》中的牙體形態雕塑的內容拿出來作為一門獨立的課程(牙體雕刻技術課),并制定了口腔醫學技術專業牙體解剖形態雕塑技能訓練的內容、方法、形式及測評標準。注重強化學生實際操作技能的訓練,使學生在校期間就能熟練地掌握牙體形態雕塑技能。成為一個具有較好工藝技術及技能的口腔修復技術人員,以適應社會需求,拓寬學生的就業渠道。
具體實施辦法:在我校2010級高職口腔醫學技術三個班,在學生入校的第一學年第一學期安排了牙體雕刻技術實訓課,將其一直貫穿于整個在校學習過程中。在雕牙訓練之前,首先,要求學生對臨床拔除的離體牙進行詳細的測量,并對測量結果進行統計,制定出統計表,然后,要求學生按標準對每一顆牙進行牙體形態描繪,熟練之后再按前后牙及難易程度對照標準模型先進行放大倍數的蠟牙的雕刻和石膏牙的雕刻(雕牙用標準模型和雕刻器械人手一套)。我們要求每一個學生在校學習期間都要完成約1000顆左右的牙體雕刻(每天2顆),先雕刻3倍大的石膏牙,目的是把每一個牙齒的細節都體現出來,讓學生充分了解并掌握牙體的細微結構。既能看得見、又能摸得著,使學生對牙體有一個具體的感性認識。其具體的雕刻方法我們分別采用了現有教材中的方法和日進公司教授的方法及德國技師教授的方法等多種方法。在每雕刻兩個3倍的石膏牙后,再進行2倍、1.5倍及1倍石膏牙的雕刻,1倍石膏牙的雕刻量要大,使學生對一顆牙齒的認識逐漸過渡到牙體的真實狀態。在訓練中,我們重點強化了上頜1、3、4、6、下頜6等牙體形態的雕塑。牙列具有復雜的形態,牙體雕刻不僅僅要做到形態的雕刻與參照物相似,更要符合牙列的生理結構,在牙列中雕刻不僅要有正常的牙合曲線,還要與對頜牙有良好的咬合關系。這種在牙列中進行的牙體雕刻和滴塑,更接近真實牙的情況。最后,進行烤瓷內冠滴蠟法制作。
同時,我們也在考試制度上進行了改革,加大了技能考核的力度,每兩周由教務科組織專人監考的實做考核,選派兩名非任課的口腔專業高級講師進行兩輪打分后給出最后成績。對不及格者要進行補考,并每年組織一次全校性的口腔雕牙競賽,其目的是想通過這一活動,喚起學生對專業的熱愛,并養成勤學苦練的好習慣。為了提高教學質量,學校為每位同學配備了一套標準的牙體解剖模型和雕牙用工具,供同學進行臨摩,并購置了大量各種放大倍數的牙體解剖模型教具,制作了相關的教學錄像片和多媒體課件。
雕牙是制作口腔修復體,特別是金屬烤瓷修復及其他材料的冠、橋修復與鑄造修復的基本功。雕刻的好壞與否關系著修復體的成敗。因此,加強對形態訓練等修復工藝基本功的練習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我們認為,將牙體解剖形態雕塑課程化是實現培養合格口腔工藝技術人才的有效途徑。
[1]馬莉.口腔解剖生理學(第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9.
(作者單位:黑龍江護理高等專科學校)
(編輯 劉麗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