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東華
(吉林女子學校)
淺談中職語文文言文教學的現實意義
◆蘇東華
(吉林女子學校)
新課標下,中職學校的文言文教學,是教師教育理念的轉變。而問題的關鍵,在于當代文化建設中避免對個性自由和文化教育的理解誤區。只有避免這兩個誤區,當代年輕學子才可能形成真正的個性,語文教育才能真正地從古典中學習,順應當代文化的潮流,以培養學生的基本語文素養。當今談到“文化教育”,總是一味強調自主性、創造性等,這在一定程度上注重教育的啟發功能,鼓勵中職學生發表自己的見解,這個思路是對的。但如果無原則地迷信學生的自主性和創造性,則容易形成很大的誤導。如果不刻苦鉆研,一味討巧,斷然難以獲得學習的真諦,更不會享受到學習的快樂。
現在,中職文言文教學普遍的教法仍然以串講加分析為主,教師從作者介紹、時代背景、詞語解釋、句子翻譯、文章結構、主題思想等方面入手,一一教給學生,凡課本中涉及的字詞絕不遺漏。課后,教師監督,學生背誦,反復地檢查測試。這種教學方法,完全沒有考慮文言文選文本身的區別,也沒有考慮學生接受水平的差異。中職學生只是被動接受教師所講的內容,對知識完全死記硬背。這種教法看似面面俱到,教給學生“很多”內容,實際上最容易讓學生聽得興味索然,昏昏欲睡。另外,教師逐句翻譯,學生逐句理解譯文,這種45分鐘滿堂灌的教學模式導致的后果:是教師越俎代庖,中職學生缺少獨立思考,容易產生依賴心理;中職學生對文言文學習缺乏興趣,難以培養熱情;教師無法真正了解學生對知識的需求程度,學生的參與性和師生的互動性不強。因為這種教法不能引起學生的興趣,一成不變,讓學生感覺學習文言文就是解釋字詞、翻譯句子和背誦課文。長期以來,中職語文教師在教學上對文言文的考察集中在語法和翻譯上,因此這兩方面也被教師作為課堂教學的主攻方向,甚至以為文言文只需要教這些便已經足夠,其他內容都是無用和多余的。另外,文言文在教材中比例變化大、選材較新的特點與文言文教學方法的傳統、僵化形成了新的矛盾,這一情況,使文言文的課堂教學更顯吃力。
只有讓學生明白了學習文言文的意義和價值后,才能激發起學生學習的熱情和興趣,從而全力以赴地去學習。文言文教學在經歷了幾次漫長而激烈的“文白之爭”后,語文教學界現已基本達成了共識:文言文仍然需要教,需要學。對于文言文的現實意義,總括起來大致分為以下幾個方面:
1.走近傳統經典,傳承中華文化
文言文的學習,首要意義應該是“繼先圣之絕學”,即接受經典教育,傳承祖國千古文明。學習文言文,不僅是我們藉以吸收祖國古典文學精華的最直接途徑,同時也是傳承和培育中華文化的需要。語文課程標準在“課程總目標”中也明確提出了語文教學的重要目標之一:“認識中華文化的豐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比如,閱讀《論語》和《孟子》,可以讓學生了解作為傳統文化內涵的儒家思想所秉承的“仁政德治”的治國理念。
2.提升中學生的閱讀、表達能力
現代漢語的語言系統根植于古代漢語的語言系統,古今漢語一脈相承,文言文、白話文并非徑渭分明,二者是“源”與“流”的關系。學習文言文,可以幫助學生提高自己的現代文讀寫能力。學習文言文,能提高學生的現代文閱讀能力。文言文是現代漢語的基礎。有許多古代漢語的常用字詞,仍然沿用至今,具有鮮活的生命力。有些現代文,包含著深厚的古典文化的內涵,引經據典,文采斐然,學生只有具備扎實的文言文功底,才不至于一遇到文言詞句、文化典籍、古仁人智者,就一頭霧水,張冠李戴,甚至干脆一竅不通。一個有較好的文言功底的人,更能順利地進行現代文的閱讀和領悟。因此,幫助學生學好文言文是現代文閱讀教學的基礎之一。
3.提高個人修養,培養健全人格
優秀的文言文蘊含著中華傳統美德,語文教育要發揮它的教育功能,提高學生的個人修養,培養學生的和諧人格。《語文課程標準》對這一點有明確的要求:“語文課程應重視提高學生的品德修養和審美情趣,使他們逐步形成良好的個性和健全的人格。”教師在教學文言文時,有必要有意識地凸顯文言文中所體現的精神,并加以滲透,從而塑造他們的靈魂,增強學生對生活中不良現象和低級趣味的免疫力。在全球化背景下,教師需要知道,我們絕不能否定優秀傳統文化的價值,更不能忽視語文教學中民族精神培養的重要任務。
在中職語文教學過程中,尤其是文言文教學由于受應試教育的牽制依然存在種種問題,如教學目的的偏誤,教學方法的單一、僵化,教材設置脫離尚不夠實際等,但是這些問題的發現本身就是一種檢討后的覺醒。作為即將從事和正在從事中職語文教育事業的教師,我們有責任在實際的語文教學實踐中探索科學合理的文言文教學方法,從中國傳統語文教育中汲取養分,彌合古文斷裂的局面,讓更多的中學生從博大精深的中國傳統文化遺產的學習過程中獲得品格、修養的沉淀。
在中職語文文言文教學中,可以通過原文和仿文的對比學習,使學生不僅加深了對原文言文的文體、字詞的理解,同時還能了解文言現實存在的價值,知道用文言也可以表達現代生活的內容,并且表現手法新穎、生動、形象。此外,中職教師還可以引導學生關注廣告中的成語、詩句,看看商家所用的詞句與原詩、原句有著怎樣的聯系,并組織學生討論此種使用是否合適,這樣的教學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開闊思路,讓中職學生用所學到的文言知識去解讀現實生活中的文言,通過增強文言文的實用性和趣味性,使中職學生能夠熟練地活用文言,增強表達能力。
[1]王曉春.語文課如何是好.中國輕工業出版社,2010.
[2]王意如.在講臺上思考語文.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9.
[3]陳雪虎.傳統文學教育的現代啟示.廣東:廣東教育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