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燕燕
(浙江省余姚市舜水中學城北校區)
試論初中英語優化教學模式的建構
◆陳燕燕
(浙江省余姚市舜水中學城北校區)
新課程背景下尤其需要教師注重對學生的英語課程學習的興趣培養,讓他們在“樂”中學,卸下沉重的教育負擔,改被動為主動。這要求英語教師積極構建新的靈活生動的課堂,注重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力求聽說讀寫綜合提高,同時把情感教育融入到英語教學之中,充分發揮英語學科優勢,在傳統教學的基礎之上,借鑒西方現代語言教學模式,不斷提高教師素質,在整合中努力拓展提升,構建一種適合自我發展的新型初中英語優化教學模式。
初中英語 優化教學 教學模式
社會生活的信息化和經濟的全球化,使英語的重要性顯得日益突出,這就需要英語教學改革的不斷深入。新課標下的英語教學特別注重對學生全面素質的培養,強調關注每個學生的情感因素,激發他們學習英語的興趣,幫助他們樹立英語學習的成就感和自信心,并進一步提高學生的人文素養,同時開拓他們的創新精神。因此,在新課程背景下,對我們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英語教師們要用新課程理念完全武裝自己,“一切以學生為本”,以新課程理念為指導,不斷整合教學資源,把傳統的課堂進行重新審視,繼而在傳統教學的基礎上,充分借鑒西方現代語言教學模式。對充滿靈性的學生們,英語教師們也必須構建一種與之相適應的充滿靈性的英語新課堂,使之得到進一步地優化。那么,該如何在新課程背景下構建這種優化了的初中英語教學模式呢?
在整個初中英語教學中,七年級一開始的課堂教學顯得尤為重要。因為對于剛升入初中的學生來說,如果教學方法稍有不當,就會使他們馬上產生厭學情緒,更有甚者會嚴重影響到他們以后的英語學習。所以,對于初中英語教學來說,興趣培養顯得頭等重要。設若在學生們剛剛接觸英語之時,向他們注射一枚英語學習興趣激發的“強化針”,那將會獲得意想不到的巨大收獲。教師可通過以下途徑來培養和激發學生英語學習的興趣。
1.生動課堂
上課伊始,教師可通過講述寓言故事或神話傳說等手段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啟迪學生思維,創設情景導入新課。寓言故事和傳說一般以其有趣的情節、含蓄深沉的哲理吸引學生,又以其啟發性、教育性撥動學生的心弦。還可以利用多媒體特有的感染力,通過聲情并茂的文字、圖象、聲音、動畫等形式對學生形成刺激,迅速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喚起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產生學習的心理需要,進而主動參與學習活動。如教學新課程七下“Unit3 Why do you like koalas”時,教師可事先準備一些動物的趣事,生活習性之類的內容,再搜索很多有關動物的圖片,做成Flash課上播放,學生一定很感興趣,接著再引出教學內容。
2.激發情趣
學生的內心世界是豐富多彩的,他們在課堂上有著極強的表現欲。因此,教師要通過多種途徑調動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充分為學生提供展示自己才能的機會。要善于將學生好學的熱情,表現欲內化為長久的情感、永恒的興趣、執著的追求,進而發展為內心的志趣。具體的教學中就要關心愛護每一個學生,要熱心幫助差生,注意采取少一點“威嚴”,多一點“親切”的方法,保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3.激發語趣
語言是信息的載體,是課堂教學中師生之間交換思想、交流感情的橋梁。生動有趣的教學語言恰如一根銀線,對啟發興趣、增強吸引力和提高教學質量的影響是深遠的。如果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注意運用多變的教學方法,幽默風趣的語言,就可以把學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由潛伏狀態變為活躍狀態,從而較好地完成教學任務。
4.積極評價
授課時,教師要注意觀察學生,努力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從英語教學的實質來看,教學脫離不了語言講解和語言訓練,教師要盡可能地多講英語,并用體態語言幫助表達自己的情感,創設各種情境,利用各種靈活的方法提高學生的興趣。在學生回答問題的時候,如果學生答對了,教師應加以表揚;如果答不上,也不能說“Be quick,don’t waste time”等語言,而應該說“Try.Don’t be afraid”等加以鼓勵。學生從老師的評語中發現自我價值,有利于教與學的雙邊活動更好地開展,有利于興趣的培養,從而產生強烈的學習動力。
習慣是一個人成才的保障,也是其能順利完成教學任務的關鍵,一個人只有養成了良好的學習習慣,那樣就一切會很順利,反之無習慣的教學一定是不成功的教學。習慣要靠長期的訓練才能養成,養成好的習慣要從一點一滴做起。
1.培養認真聽讀、模仿的習慣
初學者對英語的好奇心重,教師要提出明確要求,讓學生聽明白后再跟讀,否則,胡亂模仿會帶來許多后遺癥。另一方面,認真聽讀、模仿有利于開發聽力、記憶,培養語言能力,有利于學好英語。
2.培養大膽開口說話、朗誦的習慣
老師一方面要講清開口說的道理,另一方面要表揚大膽開口說英語的學生,對于發音不準或說錯了的學生,不能制止,更不能嘲笑,要幫助學生克服開口的心理障礙,同時從朗讀過渡到說。
3.培養每天自覺讀書、復習、記憶的習慣
要扭轉學生把書面作業當成唯一作業的狀況,教師必須抓住一切機會,教育學生自覺地讀書、復習、記憶和回憶;同時指導其方法,切忌布置一大堆抄寫作業,以免抑制學生的學習興趣,產生厭惡情緒。
4.培養認真書寫的習慣
一開始教師就要教給學生書寫的正確格式,如何寫才美觀,怎樣連寫等。作業要求以質量為主,其中之一就是書寫,只要學生認真書寫的次數多了,書寫就自然而然成了一種習慣,真可謂水到渠成。有了這種習慣,有利于學生的記憶力的鍛煉和語言的正確表達。
新課程背景下一個重要的方面是要關注學生情感態度的發展,把學生情感態度的培養滲透到英語學科教育教學的發展之中。與其他學科領域相比,英語語言與情感態度的關系更是密切。因此,英語教師應該把情感教育融入到英語教學之中。學生融情其中,一切便迎刃而解。
1.追求和諧的情感,構建新型的師生關系
課堂上的情感問題不僅關系到課堂氣氛,而且更關系到課堂活動的方式和學習效果。教學活動是師生共同參與的情感活動,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是組織教學活動,保證英語教學活動的前提。師生關系直接影響學生參與活動的積極性。因此,教師在整個教學過程中,要努力注意控制自己的情緒,注意自己的言行,對于學生在課堂活動中的表現應以表揚鼓勵為主,對學生一視同仁,避免學生產生消極的情緒。
2.培養積極的情感態度,創設良好的學習氛圍
要培養學生積極的情感,就要幫助學生及時克服情感態度方面的困難。學生如果厭惡老師或對其有畏懼心理,就不會對他的課產生興趣,甚至會由厭惡人到厭惡課;反之,學生的學習興趣會大大增加。在課堂教學中,以問候開始,適當地即興寒暄幾句,對安定學生情緒,吸引學生進入外語課堂情境,創造良好的交際氣氛有極大的好處。在進行這些對話時,教師態度要真誠,語氣要自然,要注意對學生的回答作出反應。課堂上,不僅要在學生正確回答問題之后給予“Good”之類的肯定,而且在其緊張的時候,要微笑地說“It doesn’t matter”,在其答錯的時候,要說“Be careful,you’ll do it better”或“Never mind,I am sure you can do better next time”。長此以往,教師的這種期待會傳遞給學生,學生在不自覺的狀態中得到肯定、贊揚和鼓勵,會大打激起對老師更真誠的信賴和尊敬,產生上進的信心和決心。
3.聯系課堂實際,善于找到內容和情感的結合點
上英語課時,如果照本宣科,不聯系課堂實際,當然難以做到內容和情感的結合。因此,教師要善于找到內容和情感的結合點。如教學新課程七“下Unit3 Why do you like koalas”時,在順利完成基礎教學、學生能很順利流暢地進行交際后,我適當增加了情感教育的內容,告訴學生“Animals are our best friends.We should protect animals”.在教學新課程七下 Unit4 I want to be an actor時,我問學生“What do you want to be when you grow up”,學生各抒己見,課堂氣氛相當活躍。最后我告訴學生“If you work hard,I am sure your dream will come true”。這時,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被充分地調動了起來,學生們都紛紛表示,一定會為心中的夢想而努力學習。因此,課堂上教師要引發學生積極的情感,這樣才能使得學生精神振奮,思維活躍,創造歡樂、愉快、和諧、融洽的學習氛圍。
英語的語感對學生學習英語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語感來自于語言實踐,它會隨著語言實踐的積累而產生并增加,教師應采取有效措施去有意識地培養學生的語感,加速學生語感的早日形成和優化,從而更好地促使學生積極主動地開展英語學習訓練。
1.學會用英語思維
在教學中,教師要堅持“盡量使用英語,適當利用母語”的教學原則,以減少學生對母語的過度依賴。如在進行英語寫作或口頭表達時,更需要學生用英語來思維。教師應該讓學生盡可能多地接觸英語環境,如看英語影片、進行英語演講比賽、聽英語廣播等。通過這些渠道,熟悉一些英語的習慣用法,能有效提高學生的英語理解能力。
2.培養學生朗讀的習慣
在大力提倡素質教育的今天,英語教學中的朗讀對學生英語水平的提高,應該要引起英語老師的高度重視。語感本身就是情感性的,因此朗讀不僅能增強學生對字詞句的理解,更能使學生產生心靈的共鳴。通過大量的閱讀,看不清道不明的語感問題便會在不知不覺中得到解決。同時,培養學生朗讀的習慣也是培養了學生善于積累的習慣,更為重要的是:這種習慣也為提高語言運用能力和培養語感奠定扎實的基礎。
3.幫助學生了解中西方文化的差異。語言是交際的工具,不了解交際對象的文化背景,勢必會產生歧義,也就不可能有效地培養學生的語感。所以,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既要重視語言本身的學習,又要滲透西方文化的相關背景,進而從西方語言的教學模式中借鑒適合自身發展的優化內容。
新教材的實施給教師提供了施展才華的舞臺,但同時也迎來了很多問題。比如說如何實施素質教育、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如何使用新的教學方法、使學生的能力得以發展和提高等。新教材要求教師本身具備很高的素質,“教給學生一碗水,教師必須要有一桶水”。首先,我想教師應該具有扎實的英語功底,有自由駕馭課堂的能力。在教學中做到以英語教英語,結合日常生活實踐和學生使用英語的需要,設計語言情境,對學生進行語言強化,達到課堂教學的目的。其次,教師要提高課堂效率,使課堂教學規范化、有序化、可持續化,從而更好地促進新教材教學目標的落實。最后,教師要不斷總結自己的教學得失,不斷進行教學反思,達到教學的最佳效果。新課程背景下的教師角色已經發生了變化,作為新時代的教師們一定要以新的姿態屹立在學生面前。
時代在變化,社會在發展,同樣,英語作為人們應用最為廣泛的交際用語之一,更是隨著高科技的迅猛發展而日新月異地變化著。現代英語詞匯量巨增,而且有很多現代單詞是取得新意的舊詞。舉個最簡單的例子,“mouse”原意老鼠,現在在電腦上可以表示“鼠標”的意思。這樣的例子不勝枚舉。如果教師故步自封,不求進取,那么不但自己的語言知識很快會陳舊落伍,而且會被時代所淘汰。試想知識結構的老化的教師又怎么能教出好的學生?由此可見,英語教師必須緊跟時代步伐,堅持不懈地學習和接受新事物,及時了解現代英語發展的現狀和趨勢,做到有的放矢。
總之,在新課程背景下,優化英語教學模式很多。但無論怎樣的探索,我們的英語教學優化模式始終應該基于傳統語言教學的基礎上,面向世界先進國家現代語言教學新模式,中西貫通,力求整合,繼而在整合中拓展和提升。新教材的教學一定要講究實效技能,增加學生的自信心和自覺性,擴大學生的知識面,立足素質教育,努力使學生由“要我學英語”變成“我要學英語”。教師必須明白“教無定法,貴在得法”的道理,這就要求教師在今后的教學中根據各自的特長和教學內容的不同以及學生的實際情況恰當地構建新的教學模式,使之達到最優化。
[1]張萍.試論英語教學中的情感效應.山西教育,2002,(1).
[2]鮑金芬.學生自主學習活動與評價的個案研究.中小學英語教學與研究,2005,(2).
[3]束定芳.外語教學改革:問題與對策.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4.
[4]黃子成.中學英語教學建模.廣西教育出版社,2003.
[5]仲曉敏.論教師教學技能與素養的建構.教師教育研究,2005,(3).
[6]孫潔.中學英語教師的自我發展與提高.中學外語教與學,2007,(8).
[7]黃慧萍.教并快樂著,學并成長著.中小學英語教學與研究,2007,(7).
[8]黃麗相.英語教學中如何激發學生興趣.廣西教育,2005,(1).
[9]鐘啟泉,崔允漷.新課程的理念與創新.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10]沈玉順.現代教育評價.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