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 于揚
職高學生高考復習的幾點建議
黑龍江 于揚
高考對于每一個學生來說,都是那么的渴望而又畏懼。有的學生能夠在高考中取勝,而有的學生卻被關在了大學門外,這除了與學生的先天因素有關外,更重要的是能否掌握如何解決復習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在這里,根據我帶高考班的經驗,跟大家分享幾點應對高考復習過程中出現問題的心得。
建議;學習效率;主動性;學習方法
當今職業學校大多存在兩種辦學模式:一種是就業為導向,占大多數;另一種是高考為導向。目前,我國高等職業教育招生仍采取高考制,考核項目為:“3+X”或“3+綜合”,考核的主要內容是文化基礎和專業理論知識,技能考核只是附加項目。
職業學校的學生,一般是中學考試落榜,而家長心理存在著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愿望,于是讓他們的孩子選擇讀職業高中,將來能考一個技術大學,實現幾代人的夙愿。但這部分學生在初中時,就存在不愛學習,不遵守紀律,不自信,不懂得學習方法的缺點,如果在高中不能改正這些缺點的話,那么這些學生的大學夢也將灰飛煙滅。
對于職業學校的學生來說,學習不積極,不自信是普遍存在的現象,這些學生上課時無精打采,不敢抬頭注視老師的目光,不敢大聲爭論焦點知識,不敢回答老師提出的問題。即便是對于課下討論得再熟悉不過的知識,上課時也不能流暢的回答出來。追根究底,都是因為學生學習積極性不高,對自己沒有信心。因為不自信,這些同學會逐漸喪失斗志,失去學習的主動性。
通過調查發現,學生的不自信大多是因為虛榮心強,怕自己回答問題出錯在同學面前出丑、丟面子,往往這部分學生性格比較內斂,學習主動性比較高。
根據現代教育心理學理論,對于學生的不自信、積極性不高的缺點,可以通過激勵法去解決,激勵法又分為兩種:一種是正激勵法;另一種是反激勵法。
1.正激勵法
所謂正面激勵法,是對其行為的一種肯定,通過溝通、表揚、暗示、鼓勵等方法,使其行為延續下去,最終建立起自信。
要使學生建立起自信,那就時常讓他們大喊一句話:“我能行,我能考入大學”。行為科學的研究資料表明,一個人如果受到正確而充分的激勵就能發揮其能力的80%~90%,甚至更高。
2.反激勵法
反激勵法,顧名思義就是指教師通過向學生的心理施加反向負刺激,來激發他們的自尊心和榮譽感的方法。
處于松弛狀態下的彈簧,給它施加一定的壓力就可以使它彈起來。這種在外力作用下能夠向相反方向彈起來的特點,就叫做彈性。人的心理和許多物體一樣,也有彈性。反向激勵雖然與正向激勵的方向不同,但目的是一致的,都是為了啟發和調動人們的積極性和進取心。
對于高三學生來說,時間比金錢還要寶貴,大多學生在高一、高二都是過著神仙般的生活。課前不預習,上課不聽講,課后不復習,沒有一點高考的壓力。而進入高三,由于這些學生對于高考有了一定的認識,再加上各科教師加強了對學生的管理,這些學生要將前兩年的知識惡補回來,這相當于用一年的時間學三年的內容。因此,學生常常感到時間不夠用。往往是一節自習,既做數學,又做英語,還做語文,最后還要復習專業,結果一節課結束,腦子里面的知識已成了漿糊。
怎樣才能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使學生輕松應對如此繁重的學習任務呢?
要引導學生做到“有限的時間內,做有效的事情”。管理學知識講到,計劃是完成戰略目標的先決條件。學習也是如此,要根據自己的學習特點,知識掌握程度,制定切實可行的詳細的學習計劃。
1.學習特點不同,制定的學習計劃也不盡相同。
教育心理學講述,一個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在不同的時間內,他精力旺盛的程度也不一樣。有的同學在早上這段時間,精力最旺盛、最集中,那么他在制定學習計劃的時候,要將文科背誦的內容或者理科的計算公式安排在這個時間內完成,效率會更高一些;有的同學在晚上夜深人靜的時候,精力最旺盛,那么他在制定學習計劃的時候,要將背誦的內容或者白天沒有解出的數學題放在這段時間內完成。但要注意學習的時間不宜過長,一般不要超過12點,因為還要保證睡眠質量。對于青少年來說,在12點至3點這個時間內,屬于深度睡眠,在12點之前是否能夠入睡,這直接影響到睡眠質量的好壞。
2.根據不同的知識掌握程度,制定不同的學習計劃。
我在教學中發現,有的同學喜歡哪一科,他在那一科上所用的時間會相對多一些,而不喜歡的科目而不去學習,長此以往,就會出現偏科現象。偏科的學生就像是安上假肢的馬,總會有一種心有余而力不足的感覺。對于這些學生來說,要根據所偏的科目,制定學習計劃。要抽出盡可能多的課余時間去攻相對比較弱的科目,做到有的放矢,齊頭并進,這樣在高考中才能取得較好的成績。
3.制定的學習計劃,要科學、合理。
合理的學習計劃的制定,能夠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不合理的學習計劃,往往起不到這樣的效果。下面看這樣一個例子:
有的同學是這樣安排學習計劃:早讀7:00~7:30做數學,晚自習以后背專業……。我們知道學習數學要有思路,需要大量的計算,短短的30分鐘往往只能做一兩道題,甚至一道題都做不上,而利用這30分鐘,可以背單詞、讀課文或者背誦專業知識。所以說,時間分配合理才能提高學習效率。
提高了學習效率,就像是汽車加滿了燃料,加快了駛向目標的速度。
大海航行靠舵手。如果你能找到一種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就像是迷失的孤兒找到回家的方向,在這里介紹兩種我認為效果比較好的學習方法供大家參考。
1.做到“兩想”,即睡前想一想,醒后想一想。
這種方法對于學習文科的內容更適合,這要求學生在睡前將一天背誦的內容,重新在大腦里回想一遍,回想結束的時候也就是你進入夢鄉的時候;清晨醒后將昨晚回想的知識再重新回想一遍,所學的知識就像是保險箱,被永遠的鎖在了記憶的箱子里。心理學知識表明,天才的記憶也是靠不斷的回想,使暫時記憶逐漸成為永久性記憶。
2.做到“兩習”,即課前認真預習,課后及時復習。
《孫子兵法》講到,“知己知彼,百戰不殆”,預習就好比是兵探。預習得越仔細,聽課效率越高,知識掌握就越全面。通過課前認真地預習,找到不理解、不明白的地方加以標注,在老師講解到此處的時候,重點聽講,最終達到預習的目的。
要想知識掌握得更加牢固,課后還要做到及時復習。通過復習,沒有理解的內容及時請教,已經理解了的內容及時進行消化、吸收。切實做好“兩習”,是掌握知識的保證。
學習方法有很多種,我認為,要根據自己的智力水平、學習特點,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才是關鍵。
在高三復習的過程中,如果你能夠做到以上幾點,就像是你已經有了良好的交通工具,充足的燃料,準確的方向,它將會載著你,一路馳騁,順利駛向成功的彼岸。
(作者單位:大慶市蒙妮坦職業高級中學)
(編輯 王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