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雅琴
(江蘇省江都市黃思小學)
多年來,少先隊組織一直依托學校開展活動,但是隨著社會的發展,教育正從過去單一的學校教育向社會化教育轉變,社區在教育中的重要性日益顯著。統計表明少年兒童的節假日時間占全年的44%。在假日里,他們大都渴望與小伙伴在一起活動。因此,在社區少先隊活動中灌輸培養少年兒童對黨和社會主義祖國的樸素情感,是實現少先隊根本任務的重要途徑。
在社區少先隊活動,有利于將學校教育同社區精神文明建設有機結合,有利于校內少先隊工作通過社區少先隊,從教育內容到形式、陣地得以向社會延伸和拓展,同時還有利于少先隊組織的優良作風傳播到社會并服務與社會,最終形成學校和社區少先隊工作全面活躍。
在社區活動之前,應為隊員組建一個集體,讓他們置身于這個集體中鞏固、深化、發展在學校表現出的各種良好品質。這個集體以居住地近為原則,不分年級自愿組合,開展各種有益的活動。可以是“讀書活動”——依托社區的活動場地,開設“閱讀室”,在少先隊員中組織“捐一本書,讀百本書”活動;可以是“宣傳活動”——利用社區宣傳欄、信箱,通過板報、宣傳單等,向社區宣傳現代文明意識,共創安全文明小區,倡導社區文明新風;可以是“體育活動”,組織跳繩比賽、游戲活動等,提高隊員身體素質,組織家庭體育比賽,讓家長參與其中,倡導全民健身運動。從而發揮每個學生的潛能,推動學生身心和諧發展,提高學生綜合素質。
大部分少先隊員在學校里明白,要成為學校的一名優秀隊員,應該在德、智、體、美、勞諸方面得到主動、活潑、和諧的發展。但是,他們在家庭、在社區由于兒童的天性或者由于家長的嬌生慣養,對自己在社區中角色往往不太清楚。針對這種情況,就需啟發教育少年兒童,要成為一名四好少年必須加強自己行為規范的要求,從愛自己的爸爸媽媽開始,做到敬老愛老、熱愛勞動、熱愛家庭;同時盡力讓他們知道,社會是由群體組成的,國家是由無數小家組成的,每個人都是這個群體中的一個細胞,應該發揮各自不同的作用。這樣就對他們提出了做好一個小公民的要求,要求他們對社會、對國家盡到自己的一份責任,體現個體的價值所在。在隊員們得到正確的認識后,開展討論:我們少先隊員在社區可以做些什么?從而引導他們開展社區公益活動——組成服務隊、護綠隊、愛心隊,開展清潔公共場所、打掃樓道衛生、植樹綠化以及為孤寡老人、病殘人士送溫暖活動。烈士祭掃活動、紅領巾調查尋訪活動、家庭采訪活動、手拉手活動等,通過這些社區少先隊活動,讓少先隊員成為社區精神文明建設的生力軍,在活動中培養隊員熱愛黨、熱愛社會主義祖國熱愛各族人民的真摯情感,形成服務國家、服務人民的思想意識。
社區少先隊活動彌補了學校教育的不足,顯示了社區教育的特殊功能,既豐富了隊員的校外生活,又能在活動中培養少年兒童對黨和社會主義祖國的樸素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