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 爾
(吉林財經大學)
淺談高校教學管理人員的培養及隊伍建設
◆袁 爾
(吉林財經大學)
在高等院校快速發展的條件下,培養出一批高素質的教學管理人員,打造出一支專業的教學管理隊伍對提高教學管理的水平,提升學校教學質量意義重大。本文結合新的歷史條件下高校對教學管理的要求,通過對高校教學管理人員和隊伍現狀的分析,找出存在的問題并從人員培訓、管理機制和管理環境等方面提出了相應的對策。
高校 教學管理 人員培養 隊伍建設
高等學校的根本任務就是為社會培養出高素質的人才,以滿足社會發展的需要。教學工作是學校的中心工作,教學管理是高校各項管理工作的最重要,也是最為核心的部分。教學管理人員作為教學管理工作的主體,不僅是教學管理制度的制定者、執行者和監督者,同時也是溝通各教學單位和學生之間的橋梁。教學管理人員的思想政治修養、業務能力和管理水平直接影響著高校教學工作的順利開展、教學質量好壞和教學環境的改善。因此,培養一批思想政治修養高、專業及業務能力突出、懂管理、懂教育、能創新的教學管理人才,建立一支能夠適應高校發展的優秀教學管理隊伍對提高高校教學管理效率,提升教學管理水平有非常積極的意義。
1.教學管理人員短缺,隊伍不穩定。隨著高等院校由精英教育向大眾教育轉變,高校的規模也在快速的擴大,不僅表現在招生的人數上,高校的學院和專業也在日益增多,使用教學管理工作的強度和難度越來越大。為了提高教學質量,各高校普遍偏向于加強各學院師資隊伍和科研力量的建設,而教學管理隊伍沒有得到相應的重視,在人員招聘方面優先考慮各學院及科研單位,造成教學管理部門人員的嚴重短缺,經常出現一個人承擔兩人甚至多人的工作,任務重且責任大。而教學管理工作多為常規性工作,繁雜但難以量化,很難像科研工作那樣出成果,加上學校相關政策的傾斜,使教學管理人員在職務晉升、職稱評定等方相較教學及科研人員要更加困難。現有的教學管理人員在工作和精神壓力大,待遇和地位不高且很難晉升的情況下,會逐漸喪失工作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往往會爭取機會轉入學校的教學或者其他管理部門,這就進一步惡化了教學管理隊伍人員短缺的情況。
2.教學管理人員知識落后,隊伍結構不合理。教學管理工作區別于一般的行政管理工作,它不僅要求管理人員要懂管理的計劃、組織、控制和協調等多方面的技巧,還涉及高等教育學、教育心理學及相關的教育技術,要求教學管理人員要有很高的專業管理技能,能夠很好地把握教學規律。新的教學管理人員多為管理學或者是計算機相關專業,知識面單一,很難滿足高水平教學管理的需要。但學校對教學管理工作的重視不夠,以及教學管理人員日常工作繁雜,很難長時間離開工作崗位,使得人員得不到很好的培訓和再教育,造成知識更新速度緩慢甚至停滯,只能套用傳統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方式。教學管理人員的短缺以及中途的人員流失,更使得教學管理隊伍人員配置參差不齊,管理隊伍人員的年齡結構,知識結構,新老搭配不盡合理。
3.教學管理人員缺乏創新精神,隊伍競爭意識弱。隨著高校的迅速發展,規模擴大的同時,教學管理的工作量也在逐漸增加而且越顯繁雜瑣碎,在人員配備缺乏的情況下,教學管理人員的精力經常會在處理大量瑣碎的日常事務性工作中消耗殆盡,只能被動地執行國家和學校的各項政策,根本無暇考慮新的管理理念,嘗試新的管理模式,使得教學管理人員普遍缺乏對本職工作的開拓創新精神。由此也造成了整個教學管理隊伍缺乏生機,競爭意識薄弱,教學管理水平跟不上高等教育發展的步伐。
1.健全高校人員管理制度,吸收優秀人才加入教學管理隊伍。在高校里應該改變現有的管理機制,從人才招聘、崗位職責、績效考核、獎懲辦法和職位晉升等方面入手,建立一個適合教學管理人員發展的良好環境。這個才能把優秀的人才引入到教學管理隊伍里面來,不斷地給教學管理隊伍輸送新鮮血液。同時改變高校管理中向教學和科研單位傾斜的現狀,提升教學管理人員的地位,在教學管理人員的職稱評定、職位晉升方面給予更多的機會和相應的制度保障,滿足教學管理人員自身發展的需要,建立和完善人員激勵機制,讓教學管理人員的付出能夠得到相應的回報,從制度上體現“多勞多得,獎懲分明”,充分調動教學管理人員的積極性,使其能夠全身心的投入到教學管理工作中去,避免人才的中途流失,以維持教學管理隊伍的穩定和發展。
2.加強對教學管理人員的培訓,使隊伍人員配置合理化。新時期的教學管理對人員的要求越來越高,教學管理工作內容變化越來越快,靈活性也越來越大,因此要求教學管理人員本身具備很高的綜合素質的同時,還必須有很強的自我學習能力,能夠不斷的更新知識,提高自己各方面的素質。要使教學管理水平跟上發展的步伐,在教學管理人員自學的同時,高校還應注重對教學管理人員各方面的培訓,包括思想政治修養、業務能力和專業技能等多個方面,根據工作的需要采用多種培訓方式靈活進行安排,如名家講座、專題報告、培訓會、中短期的培訓班等形式。為了使教學管理隊伍的人員結構更加合理,培訓還應結合人員本身的特點有針對性的進行。對管理經驗豐富,但缺乏系統的教育管理理論或者管理方法的人員,應多采用中長期的理論學習班,使其能夠較全面掌握管理理論,在工作中能夠準確掌握教學規律;對于剛走上教學管理崗位,經驗不足的新人,應優先使用業務培訓會,短訓班等方式讓其迅速掌握具體的業務流程、強化專業技能并熟悉相關教學管理系統的使用方法。
3.注重教學管理的信息化建設,提高工作效率及創新能力。教學管理中存在大量重復率很高的常規性工作,工作量大而繁雜,處理這些工作會消耗教學管理人員絕大部分的精力,效率低下而且很容易出現差錯。高校應該加大對教學管理信息化建設的投入,將軟件技術、網絡技術和數據庫技術等融入到教學管理中去,建立現代化的綜合教務管理系統,完成學籍、課程、教材、考試和成績等各個環節的信息化管理。不但使得教學管理規范化系統化,減少人工操作出錯的機率,從而大幅提高教學管理的效率,而且可以把教學管理人員從繁瑣的常規工作中解放出來,能夠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教學管理理論和方法方面的研究和實踐中去,最終達到提高教學管理隊伍整體創新能力和競爭力的目的。
隨著社會經濟技術各方面的快速發展,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高校必須培養一批綜合素質高,業務能力強,能夠適應現代教育發展的教學管理人員,打造一支懂理論、有技術、會學習、能創新的教學管理隊伍,才能滿足新時期高等教育發展的需要,提高教學管理的效率,提升自己的辦學水平,培養出更多更好的高級人才,為我國的教育和社會發展做出應有的貢獻。
[1]任莉,王季春.淺淡如何提高新時期高校教學管理人員的管理水平.高等農業教育,2006,(6).
[2]曾艷.以人為本加強高職院校教學管理隊伍建設.無錫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1,(3).
[3]李科峰.當代高等學校教學管理人員素質分析.西南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