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 王變桃
淺談職中英語教學
山西 王變桃
本人從事英語教學二十幾年,不知不覺已由青年步入中年。回顧這幾十年的教學生活,曾帶給我許多精神苦悶、情緒低落、職業厭倦、心態失衡,但我始終覺得我的工作充滿了希望。我就在為職中英語教學辛勤的付出,收獲希望的碩果。下面我把我教學實踐中的一些做法和感悟與大家分享。
作為老師,首先要了解自己的學生,他們是一些中考成績不達重高、普高分數線的學生——有的是沒有學習的天賦;有的是由家庭情況導致厭學;有的是由于到了初中不被老師重視而走向墮落;……等等。我們都有同感,每當我們給高一學生上第一節課的時候,孩子們的眼神告訴我們——我們也想學知識,但是我們學不好;我們也想成為老師表揚,家長夸的好孩子,但是我們做不到;我們渴求老師的理解,不要總是責罵我們,數落我們。他們的內心是最脆弱的,因為他們不能在學業上炫耀自己,也沒有更多的榮譽的光環。因此我們要給他們溫暖,哪怕是一個微笑,一個眼神,一句親切的問候……。都會讓他們感受到我們的寬容和理解;要和他們成為朋友,放下我們的尊嚴,讓他們愿意和我們敞開心扉。比如,有一個男同學,他長得挺帥,性格也不錯,但脾氣暴躁,腦子很聰明。據說,在初中經常打架,家長已對他失去信心。讓這樣的學生規規矩矩地上英語課真是比登天還難,針對這種情況,我經常和他交流,他也常和我說他的一些情況,結果這個同學,完成英語作業特別積極,并且書寫也非常漂亮,在校期間行為習慣也有了改善。因此,對待我們的學生要用我們一顆熾熱的愛心去感化他們。
要從高一入學抓起,一定要進行課前培訓教育,不要急于開新課,要讓他們盡快適應環境,幫助他們融入新學校,引導他們規劃好三年的職中生活。學生大多是住校生,剛剛離開父母,在校的一切生活都要靠自己安排,他們現在最需要老師的及時指點。的確,大部分學生的學習習慣,行為習慣都非常差,這都源于父母不合理的教育,源于父母的無知,其實每一個孩子都是優秀的,只是不同的環境培養出了不同的孩子,還有我們的教學理念,教學制度對一些孩子的成長是不利的,從而導致他們學習不好,他們都是教育失敗的犧牲品。不管怎樣,一旦他們選擇了我們學校,我們就要對他們負責,而孩子們已長大了,有了一定的分辨是非的能力,我們應該乘勢幫助他們確立一個目標,督促他們一步一步去實現,充實、愉快地度過三年的職校生活。我認為我們每一位代課教師都不能忽略這些問題,只有這些做好了,我們的教學就會輕松許多。記得有一個學計算機的男孩特別喜歡畫畫,他從高一開始就利用課余時間去發展自己的愛好,又得到了各位老師的肯定和鼓勵,他的主意就更堅定了,畢業后他自己開了個店,從事廣告制作和攝影,生意挺好的。還有在學習方面,要啟發、引導學生主動學習,積極參與,如果學生能成為主動的學習者,我們就已經成功了。
用教師的人格魅力去感染學生。教師要有良好的職業素養和高尚的道德品質。我們選擇了這個職業,就意味著無數的無怨無悔的付出。為學生樹立榜樣,得到家長的認可,可以說教師是神的化身,這樣才能得到學生和家長的尊重。這好像太不公平了,但的確只有這樣的人才能勝任教師這個神圣而又光輝的職業。雖然我們面對的學生和家長都不是高素質的,但是我們不能用無賴的行為對待無賴,要相信正義是永存的。
用教師的智慧開啟學生心靈的大門。我們深有體會,作為一個教師,只有扎實的專業知識是遠遠不夠的,教師應該是一本百科全書。這就要求我們博覽群書,活到老學到老,只有這樣才能滿足學生對各種知識的需求,才能帶領學生去遨游知識的海洋,讓學生身臨其境,去體味其中的美,感受知識的力量,從而激發他們求知的欲望,這種力量是什么也不能替代的。教學生活中我也感受到,不是學生不行,是老師的知識匱乏導致學生厭學,還有許多的教學設施,教學方法已經不能滿足學生的需求。同時社會在進步,對我們教師的要求更高,我們只有加倍努力,才能跟上社會發展的腳步,才不會被淘汰。
用委婉、鼓勵的語言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職中生的參差不齊,課堂上盡可能更多地提供機會讓學生發言,要善于發現學生的閃光點,只要發現一點點進步,就要及時鼓勵,讓所有的學生都能積極參與課堂。基礎好的學生可以自學完成教材50%的任務,這樣他們才會有成就感,從而調動基礎差的學生,對于這些學生哪怕只會讀一個單詞,記住一個口語短語,對于他們都是一個跨越。因為有的學生曾對我說“我以前從不學英語,也不完成作業,現在我上課在聽,也能完成作業。”我相信貴在堅持,堅持下去,他們就一定會有收獲,每當這個時候,我的心里就比吃了蜜還甜。還有我認為對于職高生知識的傳授不是主要的,關鍵要培養學生的參與意識,動手能力,擺脫恐懼心理,陽光快樂地生活。讓學生養成良好的道德行為習慣,將來成為一個德才兼備的公民。
總之,從事職高英語教學本身就是一份艱苦的工作,包含了無數的酸甜苦辣,但更多的是辛酸,也有別人的冷眼和不理解,但陪伴學生一起成長我們是快樂的,能看到問題學生的一點點進步就是我們最大的欣慰。以上就是我多年來英語教學中的一點拙見,有不妥之處還望同行們見諒。
(編輯 李艷華)
(作者單位:介休市職業中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