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 業
(江蘇省盱眙縣馬壩初級中學)
淺談初中信息技術教學
◆楊 業
(江蘇省盱眙縣馬壩初級中學)
初中教學 信息技術 學習興趣
學生剛升入初中時,通過對學生走訪、調查等多種方式收集所有學生的真實情況。通過了解,有一半同學有家用電腦,但信息技術水平不高,而且受父母影響,只能玩玩游戲或進行一些簡單的電腦操作。
計算機和網絡已走進我們的生活,但對農村學生影響不大,學生對計算機應用的真正價值難以感受,大部分學生對信息技術課的學習不重視,只是對計算機游戲的內容和一些浮華信息感興趣,并沒有認識到學習計算機的重要性。
如果學生把信息技術課當作休閑課,那么要提高信息技術課教學質量就很難了。所以教師要從思想上對學生進行教育,認識到信息技術學習對今后的學習、生活有多么重要。
讓學生能有更多機會接收到與信息技術的相關知識。另外,讓學生每月出一份信息技術報,由學生寫稿、編輯,教師指導,提高了學生的參與性。
為了提高學生學習信息技術的熱情,本人采用了如下方法:
對于鄉鎮的中學生來說,教師抓住學生的好奇心理,善于發現和捕捉機會,恰當的創設情境,適時對學生進行計算機的神奇功能進行介紹,激發學生學習信息技術的興趣。教師要改變教學方法,不能讓學生感到枯燥無味,失去興趣。
信息技術課程的整個教學活動不僅是學生個人對學習任務的完成,它離不開學生團體的共同參與。所以,寬松、民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氛圍有助于學生的終身發展。實踐表明,大多數學生愿意共同合作,但也有少數學生因為能力,性格等原因缺少與人合作的愿望。教師要引導學生參與到合作中來。對于那些缺少合作勇氣的學生,教師要肯定他們的能力,有意識地引導、鼓勵他們增強自信,調動他們的積極性,使之主動參與合作。
在信息技術課程教學中,為了提高課堂教學效果,我對每節課的學習任務都作了明確,每節課都有一個具體而明確的任務,一個任務完成了,一個目標達到了,就會產生新的任務,新的目標。教師在制定教學目標時,要便于學生由淺入深,循序漸進地學好信息技術的知識和技能。因此,在給出學習任務時,要讓學生明確學習目標,在操作過程中把握知識點,在完成任務中指導解決難點,完成任務后及時總結。
在教學過程中,不能面面俱到,要給學生的思考和親自實踐的時間和空間。課堂上要讓學生思考問題,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因此,在教學中,要選擇相對簡單的操作,在課堂上讓學生給學生講解或學生自己操作,描述操作步驟,敘述操作結果,得出學習結論。這是一種有效的教學方法,使學生成為教學過程的主體,鼓勵培養學生參與探索,養成發現問題的良好思維習慣,鍛煉學生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
總之,提高信息技術教學質量是長期而艱巨的工作,需要我們教師共同努力,不斷創新教學方法,以提高信息技術教學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