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治平 孫鳳琳 孔曉云
急診科護理風險原因分析與防范對策
何治平 孫鳳琳 孔曉云
風險管理指對經濟損失的風險予以發現、評價,并尋求其對策的管理科學,以減少經濟損失的風險和法律訴訟為目的。醫療護理風險管理是指對患者醫務人員、醫療護理技術、藥物、環境、設備、醫療護理制度與程序等風險因素進行管理的活動[1]。隨著急救醫學的迅速發展以及人們物質和精神文明的不斷提高,法律意識和自我保護意識不斷增強,對醫療護理服務需求不斷提高,使醫療護理糾紛呈明顯上升趨勢,這種現象在急診科尤為突出。因此,制定相應的防范對策,提高急診護士的防范能力使十分必要的。自2006年至2009年,3年期間,我院急診科開始重新認識和確定護理風險,科學地分析現存和潛在的護理安全隱患,將風險管理用于急診護理質量中,取得了良好效果,現介紹如下。
1.1 護理人員醫學基礎知識及護理專科理論知識缺乏 由于急診護理理論知識涉及面廣,護理技術復雜,操作要求高,急診患者病情復雜、嚴重,病情變化迅速,需要護士具有較為全面的理論知識和綜合分析判斷能力,果斷地采取相應措施,而急診科工作強度大,護士年齡稍偏大,就要求調崗,護理人員的相對缺乏,新老護士交替頻繁,低年資護士因醫學基礎知識及專科理論知識不足,缺乏工作經驗,對現存的和潛在的護理問題預見性不足造成的風險。
1.2 急診護理操作規程執行不力,各項制度及職責落實不認真 護士是醫療護理活動的直接實施者,也是護理水平與護理質量的集中體現者,護理工作中認真執行護理操作規程及各項規章制度如:無菌操作規程、交接班制度、查對制度、危重患者搶救制度、護理安全制度等,是為患者提供優質服務的保證。急診是搶救急危重癥患者的場所,急救設備、物品應時刻處于應急狀態,如果由于急救設備、物品的質量問題也會造成直接和間接的護理糾紛發生。如:搶救患者時簡易呼吸器漏氣、除顫儀不能充電、喉鏡不亮等,物品缺失、用錯藥物等,均能耽誤搶救時間造成責任風險。
1.3 護理工作中主動服務意識欠缺 急診是一個窗口科室,是危重患者搶救的特殊場所,而急診患者發病急,在來不及相互溝通的情況下,很容易發生護患糾紛。如果護士不能時刻圍繞“以患者為中心”的服務宗旨,對患者及家屬缺乏人文關懷,態度淡漠,語言生硬,個性情緒化,不能有效溝通而引發告知風險。
1.4 急診搶救護理記錄不及時、不規范 急診搶救患者病情復雜多變、生命垂危、年齡各異,涉及多個專科,護士則因工作繁忙,不能及時認真做好各項護理記錄,一旦出現醫療糾紛,則不能為自己舉證而引發證據風險。
1.5 法律意識和自我保護意識缺乏 隨著社會經濟的繁榮與發展,人們的自我保護意識和法制意識日益增強。而長期以來護士更多地考慮如何盡快地去解決影響患者健康的根本問題,而忽視了潛在患者健康中的法律問題,對一些護理糾紛認識不足,忽視了證據的收集與管理,一旦發生糾紛,舉證就相當困難,同樣引發舉證風險。
2.1 制定風險管理制度 風險管理制度是規范、約束各項護理活動以達到預防風險事件、實施風險管理的核心內容。針對本院急診現存和潛在的護理風險因素,重新修訂和完善了各項制度。制定了危重患者轉運制度、搶救藥品物品的專人管理制度、風險告知制度、急診突發應急事件管理制度、突然停電、停水、突發火災等護理應急預案、各種危重疾病搶救預案,針對搶救過程中可能發生的意外,制定了搶救儀器的檢查維修制度。
2.2 培養護士防范風險的意識和能力 通過組織學習《醫療事故處理條例》和相關的法律、法規及規章,及時通報其他醫院有關安全的信息,使護士充分認識到嚴格執行法律、法規、規章等就是在履行法律職責,培養護士的審慎作風和“慎獨”能力。以不斷增強護理人員的法律意識、責任感和誠信度,提高護士防范風險的意識和能力。
2.3 認真落實各項制度及職責 護士要嚴格遵守各項制度,尤其是護理核心制度:如護理安全制度、查對制度、值班交接班制度、危重患者搶救制度、消毒隔離制度等更應認真落實,加強各班崗位職責的落實,嚴格考核。
2.4 加強護患溝通,提高服務意識 對護士強化服務意識和服務理念,提高護士與患者及家屬的溝通技巧。在工作中,護士要態度和藹,說話語氣和緩,方式因人而異,要學會察言觀色,對患者提出的問題要耐心解釋,對患者提出的合理要求要盡量滿足,體諒患者及家屬焦急心情。在進行高風險的護理操作前更應注意與患者溝通,尊重患者的知情同意權,取得患者的理解和合作,避免因告知引發護理糾紛。
2.5 加強醫學基礎知識及專科業務的培訓,提高護士綜合素質 隨著醫學模式的轉變,對護士的要求越來越高。經常組織護士進行理論學習和業務訓練、對搶救儀器的操作和護理技術操作進行培訓、對常見的搶救程序進行模擬演練。
2.6 加強護理文件書寫,注重證據的收集 為了避免因護理記錄不及時而引發糾紛,科室重新設計了危重患者搶救護理記錄報告,楣欄中標有須記錄的內容,堅決杜絕護理記錄不規范,少記、不記、代記等現象,護士執行任何一項護理措施,都應在護理文件上有所體現。
2.7 加強住院患者的交接管理 對于每一位為重搶救患者送住院前,護士要認真填寫交接單,主要內容為:搶救中所用藥物、各項檢查、生命體征、意識、皮膚的完整性等一式兩聯,病房護士接患者后簽名留一聯,避免了因口頭交接不清發生重復用藥、重復檢查而引發的糾紛。
通過實行急診護理風險管理,不斷識別護理工作中現存和潛在的護理風險,規范了護理行為,極大地減少和降低了護理風險,保障了患者的安全,防止了護患糾發生紛。
[1] 蔡學聯.護理實務風險管理.軍事醫學科學出版社,2005.
753000 石嘴山市第二人民醫院急診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