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亞蘭 孫志書 鄭建麗
腦出血是常見病,起病急、病情重,致殘、致死率均高。消化道出血是其常見的且最嚴重的并發癥,臨床往往容易忽視并發癥的觀察和護理,常導致病情加重,或死于上消化道出血并發癥。如出血量大或出血時間長及觀察不及時,均可引起循環衰竭及病情進一步惡化。據資料顯示,其病死率為50% ~90%[1]。因此,先兆觀察、早期預防、積極治療、精心護理是挽救生命行之有效的方法。
腦出血并發上消化道出血的主要原因是腦出血使丘腦及丘腦下部直接受刺激,使胃酸分泌增加,胃終末血管痙攣及黏膜缺血發生潰瘍而出血[2]。此外,通過觀察發現患者在發生消化道出血之前均伴有意識障礙加深、頻繁嘔吐、呃逆不止、煩躁不安、大汗淋漓、眼球游動或凝視、體溫、血壓持續升高、呼吸不規則或伴有鼾聲呼吸,進一步加重形成了腦疝。消化道出血的患者常表現為嘔血和黑便,嘔血為咖啡樣物,黑便為柏油樣便。
2.1 嚴密觀察病情變化,每15~30 min測量心率、心律、呼吸血壓、血氧飽和度、神志瞳孔并詳細及時準確記錄。
2.2 迅速建立2~3條靜脈通路,常規使用靜脈留置針,保證脫水劑的快速使用及有效循環血容量的維持,20%甘露醇125 ml,要求15~20 min滴完,降低顱內壓,擴充血容量,降低血液粘滯度增加腦血溶量,改善腦組織的灌注,記錄24 h出入量,注意水、電解質酸堿平衡[3]。
2.3 保持呼吸道通暢。
2.3.1 及時徹底清除呼吸道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暢。頭偏向一側,根據患者咳嗽有痰,呼吸不暢,肺部有痰鳴音,頭部冰枕,擇合適的吸痰時機,
2.3.2 確保有效供氧,一般供氧濃度在30% ~50%,保持氧飽和度>97%。
2.3.3 吸痰后應聽診肺部,評價吸痰效果,注意觀察痰液的性狀、顏色,呼吸道感染,選擇應用敏感抗生素。
2.3.4 每2~4 h翻身叩背,利于痰液咳出,有效地防止窒息及肺部感染。
2.4 注意觀察患者有無呃逆、嘔吐及嘔吐物的性狀及量,無便血尿量減少等癥狀、體征,及時準確留取標本送檢,監測大便隱血試驗結果。
3.1 一般護理 患者取平臥位,頭偏向一側,給予吸氧、心電監護、保暖、暫禁食、備急救藥物致床旁,嚴密觀察患者生命體征,瞳孔和意識的變化,準確記錄出入量,并做好記錄及床頭交接。
3.2 出血的護理 如出血量大,應做好搶救準備,及時清除口鼻嘔吐物,保持呼吸道通暢,遵醫囑及時用藥,同時急查血型,交叉配血。如出血量少,則遵醫囑給藥,觀察用藥效果,做好記錄及床頭交接。
3.3 飲食護理 飲食治療是消化道出血綜合治療中的一個重要環節。具體護理如下:嚴重消化道出血可造成重度貧血和循環衰竭,因此應禁食24~72 h。平穩期以清淡流食為主,如米湯、藕粉、菜湯等,牛奶要適量,食物溫度不能太高,以免胃黏膜血管擴張加重出血;②病情逐漸平穩后改為半流食,進食易消化、含營養、低鹽、低脂飲食。如大米粥、小米粥、蛋花、豆漿等,4~6次/d。
3.4 胃管的護理 留置胃管最長時間不超過2周,如2周后仍不能由口進食繼續留置胃管者應重新更換胃管。插管動作要輕柔,以免損傷黏膜再次引起出血。每次胃管內注食前應抽吸檢查胃內容物。第一是確診胃管是否在胃內,第二是觀察胃內容物的顏色、量。如仍為咖啡樣物或者超過150 ml應停止喂食,并報告醫生。每次喂食后應密閉胃管末端以防引起腹脹。
3.5 加強泌尿系統護理,保持和監測腎功能,應特別注意尿量的觀察,尿量是反映腎臟血流灌注情況的重要指標,也是休克時最為敏感的監測指標,必須做好詳細、準確記錄,特別注意單位時間內的尿量變化。
3.6 口腔護理 不能經口進食者給予口腔護理,2次/d,每日用生理鹽水棉球依次擦洗患者的牙齒、牙齦、硬腭、舌面、頰部等,直至干凈為止。這樣可保持患者口腔清潔、濕潤,防止口腔黏膜發生潰瘍。
3.7 心理護理 腦出血發病急驟,病情兇險,伴有消化道出血者更加重了患者及家屬的恐懼緊張心理。因此在護理過程中,心理護理也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我們一方面向患者及家屬交代病情,另一方面也向患者及家屬講解疾病發生的機制。主動與患者及家屬交談,耐心聽取患者及家屬的傾訴,并給予安慰、同情和尊重。以親切和藹的語言給予心理疏導,鼓勵患者戰勝疾病,達到早日康復的目的。
3.8 環境安全嚴格限制探視,避免各種刺激,各項治療護理操作應集中進行。重視基礎護理,皮膚護理和大小便護理,保持床鋪清潔干燥,杜絕了褥瘡的發生。
3.9 保持肢體功能位置,加強肢體被動運動,防止肌肉攣縮。通過采取以上積極有效的護理,使患者安全渡過了并發癥的危險期,大大降低了患者的病死率,挽救了患者的生命。
[1]趙筱英,王風群.高血壓腦出血并發應急性是消化道出血的護理.臨床醫學,2007,7(20):7.
[2]張玉美,龍海榮,范桂英.腦出血合并消化道出血的護理.工企醫刊,2000,13(6):81
[3]尤黎明.內科學.第 3 版.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11: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