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 許蕊
淺談高職學生數學興趣的培養
黑龍江 許蕊
數學是一門理論性、抽象性、邏輯性很強的學科,它不像語文等學科那樣生動形象,這使得學生普遍感覺數學枯燥無味,無法調動起學習數學的興趣,課堂上注意力自然不能集中,成績普遍不理想。學生一旦對學習產生濃厚的興趣,注意力自然就會集中,認識就會深入,情緒就會高漲,思維就會活躍而富有創造性。那么如何激發起高職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這是一項擺在我們數學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首要而又艱巨的任務。下面我結合自己在數學教學中的經驗,就如何培養高職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談幾點體會:
要想讓高職學生喜歡數學,努力營造寬松和諧的課堂教學環境是極其重要的。在教學中,教師應建立一種民主、平等、尊重的師生關系,要像一個無私的園丁,把愛的雨露灑入每個孩子的心田。師生情感融洽了,學生的思維便可以在無拘無束的環境中任意馳騁,學生才敢想,敢問,敢說。尤其是數學成績比較差的學生,學習數學對他們來說本就是“苦差事”,如果教師再不對其重視,他們就會“破罐子破摔”,徹底放棄數學這門課程。因此,教師每節課應尋找適合他們的習題,使他們在較為簡單的題目中獲得表現的機會,并給予及時的表揚,逐步恢復其學習數學的興趣和信心。
通過長期的觀察發現,高職生對數學的厭學表現,其主要原因是學生覺得數學與專業課關系不大,在今后工作中沒有實際的應用價值,從而提不起興趣。因此在教學中,教師要著意于讓學生體驗數學的價值和意義。數學家華羅庚曾經說過:“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化工之巧,地球之變,日用之繁,無處不用數學。”可見數學知識與我們的生活聯系是多么的密切。數學教師要善于將數學知識生活化,生活常識數學化,密切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和工作需要,把日常生活的實例轉化為課堂問題,培養學生運用數學知識去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例如,在給護理專業學生教授等差數列求和公式時,我引入了醫學中的數丸器,并用數學知識對其工作原理進行了分析;再如,我在給學生講解排列、組合和概率的知識時,引入“護士排班”問題,“生日巧合”問題等等。通過這樣的教學,使學生體會到了學習數學的樂趣和必要性,感到學而有用,也就自然使其對數學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數學課堂標準》指出:“數學學習活動必須建立在學生的認知水平和已有的知識經驗基礎上,教師要向學生充分提供從事數學活動的機會,讓學生在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中理解數學知識,形成數學技能,獲得數學思想和數學方法?!币虼嗽诮虒W中,教師要轉變教學觀念,變“指揮者”為“引導者”,鼓勵學生親自操作,經歷知識獲得的過程,使學生認識到自己是學習的主人。例如,在教授“圓的定義”時,我把一根細線的兩端各系一個小球,然后一端固定不動,甩動另一個小球,使其旋轉的軌跡形成一個圓,然后提問:“你發現了什么?”引導學生通過自己的觀察,得出圓的定義;再如,教師在講解概率的統計定義時,可以設計一個簡單的實驗讓學生自己動手完成:讓一個金屬圖釘從同一高度自由下落到地面,重復500次,觀察每100次中釘尖朝上的頻率。通過這個實驗,使學生在動手操作的過程中,加深對這一概念的理解,并調動起了學習數學的興趣。
實踐表明,學生都喜歡聽有趣的故事,教師可以在教學中結合學習內容講述數學發展的歷史和數學家的故事,使學生對所學內容燃起興趣,加深印象。例如,在講解等差數列求和公式時,可以給學生講述數學王子高斯的故事;在講解極限時可以給學生講一下劉徽的割圓術;在講授二項式定理時,可以引入楊輝三角等等。通過這些數學故事,不僅使學生了解了數學知識的產生與發展過程,同時還可以用數學家勤奮治學的精神激勵學生努力學習,起到“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引之以悟,導之以行”的作用。
處于青春期的高職學生,普遍都有爭強好勝的心理,自我表現意識很強,總想找機會顯露自己,以便能贏得老師和同學的注意和認同。因此在課堂上,教師可以抓住學生這種心理,采取競賽的形式組織教學,如搶答競賽,多解競賽,猜數游戲,小組辯論等等,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讓他們主動參與,在“玩”中學數學,使其感到學習數學是一種樂趣,培養其競爭意識和榮譽感,從而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熱情。
長期以來,數學傳統的教學方式就是“黑板+粉筆”,這導致了數學課堂氣氛單一、沉悶,尤其是大量的計算與繪圖工作往往還需要采用手工方式,即不能保證質量,又浪費了大量寶貴的課堂時間,也容易使學生無法始終保持注意力集中。隨著現代教育技術的發展,多媒體投影技術已經在各個學校普及,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計算機圖文并茂,聲像并舉,能動多變,形象直觀等特點,刺激學生的注意力,使抽象的數學知識直觀化,具體化,形象化,同時增大了教學容量,開拓了學生的視野,優化了教學過程。例如數學中各種函數圖像的畫法和變換,圓錐曲線的定義以及曲線間的相互關系等等,利用多媒體課件動態的展示在學生面前,即使學生學到了知識,又吸引了其注意力,活躍了課堂氣氛,學生對數學的興趣也增加了,其效果是傳統教學方式無法比擬的。
興趣是學習活動中重要的動力,是學習獲得良好效果的重要條件。因此在數學教學中,教師應當注意運用多種手段和方法去吸引學生,激發高職學生對數學的學習興趣,變“要我學”為“我要學”,只有這樣才能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才能使教師教的輕松,學生學的快樂,從而使數學課堂真正成為學生的藝術殿堂。
(作者單位:黑龍江護理高等專科學校)
(編輯 李艷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