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 于愛卿 丁慶滿
論中職學校就業指導工作中的思想政治教育
黑龍江 于愛卿 丁慶滿
目前我國中職學校就業指導工作的重中之重就是加強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使學生不僅具備扎實的專業知識和過硬技能,還具有良好的思想品質和高尚的道德修養。
第一,學生就業期望值高,就業觀念落后。不少學生沒有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在就業地域、待遇等方面要求過多,對發達地區趨之若鶩,對落后地區則退避三舍,缺乏艱苦創業、自主創業的精神。目前學生在就業問題上仍堅持“一次就業定終身”的思想,希望一次性就業、理想就業,不愿接受市場的選擇,把自己所學專業當成固定的擇業目標,擇業范圍過于狹小。
第二,學生自我認知不足,職業定位模糊。職校有部分學生不能全面、客觀、正確地認識自我,過高地評估自己的能力,或者消極悲觀,在就業過程中缺乏主動意識,不相信自己的實力,不敢展示自我、推銷自我。學生自我認知的不足導致了他們的職業定位模糊,在擇業時缺乏明確的方向,不知道自己能干什么、該干什么。
第三,學生誠信意識淡薄,出現就業誠信危機。在激烈競爭的就業環境中,一些學生不是從提高自身實力出發,而是挖空心思用一些包裝自己,部分學生不能嚴肅對待就業合同,在和用人單位簽約后隨意毀約,這不僅導致了學生就業市場秩序的混亂,也使學生的整體誠信度下降。
就業對學生來說,不僅是一種職業的選擇,也是對自己人生價值的選擇。因此,如何正確引導學生把自己的職業選擇與國家、社會的需求結合起來,把個人理想同國家、民族的前途命運結合起來,樹立科學的擇業觀,是職校就業指導工作需要著力解決的問題。
目前,社會對職校畢業生的要求越來越高,不但要求學生具有扎實的專業知識、較強的實踐和動手能力,而且還要具有良好的身體、心理、思想素質。隨著學生思想觀念的變化及社會人才標準的提高,學生就業指導工作的重點也應由以往的就業技能指導轉向對畢業生人生觀、價值觀、擇業觀和職業道德的指導教育。
職校就業指導工作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可以為學生就業指引正確的方向,能夠提高學生的認識、思想和理論水平,使他們認識到自己存在的價值,認識到對他人和社會應盡的責任和義務,從而指導自己的行為。
第一,建立一支以輔導員、班主任為主體的高素質的思想政治教育隊伍。首先,輔導員、班主任處在學生教育管理工作的第一線,直接面對學生,對學生的了解比較深入,有利于增強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針對性。其次,輔導員、班主任便于把就業指導工作融入到學生的日常教育管理工作中,有利于增強就業工作的實效性。因此,輔導員、班主任不僅要關注學生日常的學習、生活、思想狀況,而且在一定程度上還要負責學生的職業生涯規劃、就業輔導,配合就業指導部門的工作。突出輔導員、班主任在職校學生就業工作中的主體地位,對學生的理想信念、責任意識、價值取向、學習態度、職業規劃、社交技能、心理素質、意志品質等方面進行指導,是職校貫徹“以學生為本”的教育理念、增強育人效果的重要舉措。
第二,將就業指導和思想政治教育融為一體。職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是對學生進行系統的馬克思主義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教育的主陣地,是對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職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應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以學生的需要為根本出發點和歸宿,要結合學生就業指導工作積極參與思想政治教育課程的設計、編寫、授課,把學生最關心的就業問題帶入課堂,讓學生感到思想政治理論不是高掛在學生生活之上的,而是貼近學生生活的。因此,職校思想政治理論課要結合學生就業這一熱點,圍繞當前學生在就業過程中思想道德方面存在的問題,根據學生在就業過程中遇到的各種各樣的問題和矛盾,提出針對性的解決辦法和措施,使學生在就業過程中能夠學以致用,進而解決學生在就業過程中的思想、心理問題,推動職校就業指導工作的深入開展。
第一,加強學生擇業觀教育。擇業觀是職業價值觀的重要組成部分,對學生擇業行為有著重要影響。每個學校畢業生都有自己的職業理想,希望到自己滿意的單位就業,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學生的這種職業理想應建立在現實的基礎上,要把正確的職業理想與務實的就業定位結合起來,如果總是堅持“非高薪不干、非大企不進、非省會城市不去”的擇業觀,在現實中會處處碰壁。無數事例說明,只有把自己的理想與國家、社會需要統一起來,把個人的就業選擇同現實的條件結合起來,職業發展才有現實的基點,理想的實現才有可靠的平臺。
第二,加強學生職業道德教育。目前,用人單位越來越注重職校畢業生的職業道德和職業素質,因此,職校要加強對學生愛崗敬業的職業道德教育,強化學生的公德心、責任感、職業倫理等。通過開展就業指導課,讓學生了解各行各業對從業人員的職業道德要求及法律要求,幫助他們樹立職業道德意識和法律意識,自覺遵守職業行為規范,加強職業道德修養。
第三,加強學生就業誠信教育。加強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做好畢業生的誠信教育,已成為中職學校重要的工作。首先在校園內部可以通過宣傳欄、廣播、校園網、校報等媒體進行宣傳教育營造校園誠信氛圍。其次可以組織多種形式的誠信教育活動,例如誠信演講比賽、誠信標兵評比等,讓誠信觀念深入人心。最后要建立嚴格的就業資料審查制度,降低學生簽約的盲目性;要完善就業誠信考核體系,把畢業生就業誠信信息上網,形成輿論監督,讓畢業生切實領悟到誠信的重要性。
第四,加強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學生就業的心理素質。學生因就業而產生的各種心理問題近年來呈現出不斷上升的趨勢,在學生就業過程中及時予以積極的心理疏導,提高學生心理素質,已成為職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內容。中職學校應通過集體輔導和單獨輔導相結合的方式,引導學生正確認識自己、客觀評價自己,幫助學生增強求職的信心和勇氣,提高學生自我心理調適的能力,及時疏導就業過程中出現的不良心理,教育學生正確對待求職中的挫折和失敗,以積極的心態參與擇業競爭。職校是學生就業指導工作的主要陣地,要在建立完備的思想政治教育隊伍的基礎上,通過形勢與政策教育思想道德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不斷豐富和發展學生就業過程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內容、途徑和方法,從而助廣大畢業生順利就業,為維護社會穩定、促進經濟繁榮與發展、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作出積極貢獻。
(作者單位:鶴崗衛生學校)
(編輯 李艷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