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明磊
血脂及轉氨酶與脂肪肝關系的調查分析
曾明磊
目的分析了解血脂、轉氨酶與脂肪肝的關系。方法血脂(TG、CH)采用氧化酶法,轉氨酶(ALT、AST)采用速率法,儀器使用美國產BECKMAN COULTER CX5PRO全自動生化分析儀。結果男女脂肪肝患病率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1;高血脂癥患者的脂肪肝患病率顯著高于血脂正常者(P<0.01);脂肪肝患者轉氨酶升高顯著高于非脂肪肝患者(P<0.01)。結論脂肪肝的好發年齡在30歲以上,而多數患者均為健康體檢時發現,所以進行年度健康體檢對脂肪肝早發現早治療是非常必要的。
血脂;轉氨酶;脂肪肝
脂肪肝并不是一個獨立的疾病,而是多種疾病引起的肝脂肪性病變,最為常見的是肥胖、酒精中毒、糖尿病,其次為營養失調、遺傳、藥物中毒、妊娠等[1]。近年來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運動量減少,脂肪肝的患病率大幅度增加,嚴重影響人們的身體健康,脂肪肝對人類健康的危害日益受到人們的重視,其診斷依據主要靠臨床癥狀、體征、影像學資料等。我們對來自各單位體檢人員資料進行分析,探討脂肪肝與血脂、轉氨酶的關系,現報告如下。
1.1 分析對象 對2006~2008來我院體檢的各單位在職和部分離退休工作人員(分析對象排除各種肝炎患者)643人,其中男392人,女251人,年齡在25~65歲之間。
1.2 方法 采血前停止飲酒,低脂飲食,空腹12 h以上,用真空管采取清晨靜脈血分離血清,用美國產BECKMAN COULTER CX5PRO全自動生化分析儀檢查體檢者肝功能(ALT、AST)和血脂(膽固醇和三酰甘油),轉氨酶采用速率法,血脂采用氧化酶法,試劑由上海科華生物技術有限公司提供,以上檢測嚴格按全國臨床檢驗操作規程進行,用多普勒高能彩色超聲儀由專人檢查肝臟,脂肪肝的診斷按影像學標準進行。高血脂癥的診斷標準,TG>1.7 mmol/L,CH>5.7 mmol/L,轉氨酶升高標準 ALT >40 u/L,AST >40 u/L。
1.3 統計學方法 使用STATE7.0軟件,進行χ2檢驗,P<0.01有統計學意義。
脂肪肝的檢出結果,643人中,男392人,女251人,其中B超證實的脂肪肝80人,總的患病率為12.44%,男64人(16.32%),女16人(6.37%),男女患病率有顯著性意義P<0.01。不同年齡脂肪肝患病率不同,隨著年齡的增長而增高,且男性高于女性。高血脂與脂肪肝的關系,643人中高血脂癥217人,脂肪肝患者61人(28.11%),其中高三酰甘油 143人,脂肪肝 44人(30.76%),高膽固醇35人,脂肪肝2人(5.1%),二者都增高者39人,脂肪肝15人(37.5%),血脂正常者426人,脂肪肝19人(4.46%),分析結果表明,高血脂癥患者的脂肪肝患病率顯著高于血脂正常者(P<0.01),單純高三酰甘油的脂肪肝顯著高于血脂正常者(P<0.01),單純高膽固醇的脂肪肝患病率與血脂正常者沒有顯著性意義(P>0.05),而單純TG升高的脂肪肝患病率顯著高于CH的脂肪肝患病率(P<0.01),兩者均升高的脂肪肝患病率高于血脂正常者(P<0.01)[2]。
脂肪肝與轉氨酶的關系,ALT升高(>40 u/L)53例,陽性率66.25%、AST升高(>40 u/L)34例,陽性率42.5%,而非脂肪肝ALT(>40 u/L)39例占6.62%、AST升高(>40 u/L)28例,陽性率4.69%,脂肪肝患者轉氨酶升高顯著高于非脂肪肝患者(P<0.01)[3]。
脂肪肝是一種由多種誘發因素引起的疾病,同時也是多種肝臟疾病發展中的一種病理過程,是常見的彌漫性肝病之一,脂肪肝患者多存在血清三酰甘油增高,且明顯高于血清膽固醇,這是因為脂肪肝細胞內三酰甘油蓄積過多,高三酰甘油合并高膽固醇為脂肪肝的血脂表達特點,血脂在體內過剩,可影響肝細胞脂肪變性,脂肪酸損害肝細胞,從而導致肝功能受損轉氨酶升高。從本次調查結果表明,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脂肪肝對人類的危害正逐漸被人們所重視,好發年齡在30歲以上,由于該年齡組患者體質較好,耐受力強,所以不易引起人們的高度警惕,多數患者均為健康體檢時發現,所以進行年度健康體檢是對脂肪肝早發現、早治療的有效手段之一。
[1] 劉成霞,張燕.肝硬化患者相關因素分析.臨床消化病雜志,2004,16(3):119-120.
[2] 武建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特異性實驗診斷指標.臨床檢驗雜志,2008,02,71.
[3] 周新,涂植光,等.臨床生物化學和生物化學檢驗.人民衛生出版社,2003,2:124-145.
450002 河南省職工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