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桂清
社區門診護患糾紛因素分析及對策
魏桂清
護患糾紛是指發生在護士和患者及其家屬之間的糾紛,是醫療糾紛的一部分。護患糾紛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醫療護理工作的正常秩序,對患者及護士都會造成一定的負面影響。避免護患糾紛的發生。方法從不同角度分析發生護患糾紛的原因及相應的防范措施。結果提高了社區護士的防范意識,有效地控制了護患糾紛的發生。結論通過學習,提高了社區護士的職業道德修養和業務水平,規范護理行為,加強護患溝通,增強了護理人員的法律意識和自我保護意識,保證了護理工作正常有序地進行,從而巧妙地化解護患糾紛。
護患糾紛;發生原因;防范措施
護患糾紛是發生在護士和患者及其家屬之間的糾紛,是醫療糾紛的一部分。護患糾紛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醫療護理工作的正常秩序,對患者及護士都會造成一定的負面影響。而在護理活動中,許多護患之間的問題只是一般矛盾,只要在處理過程中采取有效地防范措施就能夠避免糾紛的發生。
1.1 服務意識不強 有些護士還沒有完全適應現代醫學模式的轉變,工作缺乏主動性、積極性,服務態度欠佳,對患者不聞不問,對患者及家屬提出的問題不能合理解釋,并且以不屑一顧的神情對待,缺乏以患者為中心的服務理念,對個別患者提出的要求不能滿足,則會造成患者的不滿情緒。
1.2 工作責任心不強 社區門診護理工作艱辛和瑣碎,在治療時不認真執行三查七對制度及護理技術操作規程,精力不集中而發生醫療差錯,如對錯藥,打錯針,還有的憑經驗、印象匆忙行事,或遇難題不請示,不懂裝懂。生活護理工作不及時到位,讓家屬代做,上班時間睡覺,閑談,對患者漫不經心,引起家屬的不滿,極易引起糾紛。
1.3 業務技術不過硬 當前醫療水平同患者家屬的期望值存在著一定的差異,患者家屬懷著焦急和期盼的心情前來就診,希望藥到病除,解除痛苦,希望護士技術高超,穿刺一次成功等,但由于醫療水平的局限,年輕護士工作經驗不足,在某些護理操作上不能應急處理,靜脈穿刺不能一次成功,而增加了患者的痛苦;對病情變化不能及時作出正確的判斷而延誤病情。
1.4 法律意識淡薄 護理學是一門專業性較強的學科,其服務對象是人,各部門有相應的法律法規和規章制度,指導并約束護理人員的服務行為,有效地開展臨床護理工作;而個別護士法律意識淡薄、法律知識缺乏,對各部門規章制度(如“三查七對制度”,“消毒隔離制度”等)視而不見,工作馬虎,導致差錯事故發生,引發護患糾紛。護理文書書寫不規范,字跡不清晰;護理記錄不及時,監測數據不真實,不準確;護理記錄漏寫、錯寫;護理文件與醫生不一致。
1.5 缺乏溝通技巧 由于社區門診流動性強、工作量大,護理人員長期處于高度緊張工作狀態,身心疲憊得不到緩解,工作效率降低,使服務不到位,沒有充足的時間積極主動地與患者溝通,個別護士在工作中缺乏有效地溝通和服務技巧,不注意說話的方式和語氣,甚至使用服務忌語,對患者及家屬提出的問題表示不耐煩;或把個人情緒帶到工作中,服務態度生硬;以致患者不配合或誤解,造成患者及家屬對護理工作不理解而誘發糾紛。
2.1 增強服務意識、轉變服務觀念 護理人員具備良好的服務態度是減少護患糾紛發生的重要因素之一。增強服務意識,端正行為規范,尊重、關心患者是每個護理人員應具備的。任何生命個體在人格上是平等的,護理人員要充分理解這一點,同情、關心、照料患者,合理運用我們的醫學知識,盡全力幫助患者,維護患者的人格和尊嚴,不歧視任何患者,維護患者的醫療權利,不因患者經濟能力、地位、信仰等的差異而在服務上有所不同,讓患者了解和參與醫護工作的有關過程,承認和維護患者合理的知情權和自主選擇權。加強護士自身素質建設,樹立“以人為本,以患者為中心”的服務理念,開展禮儀服務,提高患者滿意率,加深患者對護理工作的理解和信任,在治療過程中提倡“微笑服務”,采取換位思考的方法,減少家屬的焦慮,耐心做好健康教育及相關知識,使其在治療期間能夠理解護理工作的特殊性,增進他們的信任感,建立良好的互動關系,說話時講究語言藝術,理解患者的心理和行為,體現關愛,保持良好心態全力以赴地工作,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做到掛牌服務,杜絕生、冷、硬的態度,不斷學習新知識,提高自身素質,從根本上減少了糾紛的發生。
2.2 提高職業道德素質,加強責任心 護士要具備良好的職業道德修養,對待患者既要有職業情感,又要有護士的理智,切忌把不良情緒帶給患者,增加患者的心理負擔,激化護患矛盾。在護理工作中以患者為中心,表現出對患者應有的尊重,要曉之以理,動之以情。護理工作艱辛和瑣碎,工作中要理清頭緒,統籌安排,做到忙而不亂;對患者及家屬的疑問,要耐心、熱情,不要以不屑一顧的神情對待;對個別患者提出的要求不能滿足時,應及時解釋原因,以避免引起家屬的懷疑、反感和不滿,引起護患糾紛。
2.3 加強學習,提高理論水平和專業技術水平 由于患者對疾病專業知識的缺乏,來就診就迫切地想得到有關病情的用藥、治療、預后和就診醫生的業務水平等信息。若護士的理論知識不夠豐富,操作技能不夠嫻熟,專業技術不夠精湛,對患者的疑問解釋不夠準確,便易產生矛盾。熟練操作技能,提高患者滿意度,要求每個護士技術操作必須嫻熟,選擇穿刺部位要準確。如果碰到難度較大的穿刺,應請經驗豐富的護士進行,以減少護患矛盾發生。護理人員還應不斷更新知識,不斷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提高敏銳的觀察力和應急能力。因此,應加強護理人員的專業技術能力培訓,有計劃地送護理人員外出學習培訓和交流,熟練掌握各項操作。隨著醫學的發展,護理人員必須鉆研新業務,具有精湛的技術,才能得到患者的信任,提供滿意的服務,從而有效地減少護患糾紛的發生。
2.4 提高護理安全知識 在臨床護理過程中,護理人員不但要有豐富的臨床醫學知識,還要具備一定的法律基礎知識,明確護理人員在醫療護理中的法律責任和義務,增強職業使命感和責任感,護理人員應嚴格按《病歷書寫規范》的有關規定,規范各種文件記錄書寫,要做到認真、及時、準確、完整。對特殊的治療護理項目,若家屬或患者拒絕時,將家屬或患者的意見記錄核實后簽名。書寫護理文件時,要字跡清晰,語句通順,內容真實,禁止涂改。護理文件記錄的內容與醫生一致。
2.5 增加護患之間的溝通 溝通是所有護理行為的基礎,有效地溝通,能使護患雙方形成一種理解、信任、合作的關系。現代護理學的發展,要求護士不但要熟練掌握專科理論及護理技術,還必須深入學習其他領域的知識,只有掌握全面的知識,才能對患者提出的各種問題做出正確、科學的回答,提供正確的溝通信息,取得患者信任。因此,護士對門診常見病的基本癥狀、各種疾病的治療、檢查結果的正常值、用藥后的不良反應等均應有所了解。增加護理工作的透明度,避免不必要糾紛的發生。
總之,我們要樹立以患者為中心的服務理念,處處為患者著想,不斷學習,完善自我,提高自身的職業道德修養和業務水平,以真誠、熱情的態度投入工作,規范護理行為,改進服務流程,提高工作效率,加強護患溝通,不斷地總結和探索,和患者及家屬建立一種相互理解、平等、和諧的護患關系,巧妙地化解護患糾紛。
250000 濟南電力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