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 娟
(南通體臣衛生學校,江蘇 南通 226007)
談如何進行說課設計
——以投資理財說課為例
鄒 娟
(南通體臣衛生學校,江蘇 南通 226007)
根據新課程教學理念,運用多種教學方法和學習方法,對投資理財進行說課設計。通過說課達到相互交流、共同提高的目的。
投資理財;說課;課堂效率
說課是教研活動的一種,是教師提高課堂效率、提高業務素質和科研水平的重要途徑[1]。具體指在教師備課的基礎上,面對同行和教學研究人員系統介紹自己對某一章或某一節教材內容的理解,以及對重、難點知識和學情的分析,并講述所教內容的課堂教學設計及其理論依據,最后由說者和聽者現場評說,從而達到相互交流、共同提高的目的[2]。
1.1 教材分析
本節課是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出版,沈越、張可君主編的《經濟政治與社會》第一單元“透視經濟現象”第3課“個人的收入與理財”第3框題內容。
經濟政治與社會是中等職業學校學生必修的一門德育課。全書分為5個單元,經濟是政治、文化、社會的基礎,作為全書的起始單元,一方面吸引學生自覺參與經濟生活中,另一方面也為學生參與政治、文化、社會生活做了知識和能力的鋪墊。因此,本單元在全書中起導入和鋪墊的作用,是全書的基礎。
這一單元從學生熟悉的經濟現象——商品交換和消費現象出發,按照職校生參與經濟生活的順序,圍繞消費者、勞動者、納稅者、理財者的角色變化設計了3課內容。本課是關于投資理財內容,在本單元處于落腳點的位置,具有不可忽視的重要作用。
本課共分為3個框題,投資理財是第3框題,是本課的落腳點。
1.2 教學對象
根據新課程理念:課堂教學要以學生為主體,立足于學生現實的生活經驗,著眼于學生的發展需求。所以,先要了解學生的基本情況。本課教學對象是護理專業高職二年級學生,從認知水平看,學生具備一定的分析經濟現象的能力;通過前面的學習,學生對收入的構成和來源有了一定認知,很想去了解如何理財。同時渴望成功體驗,渴望了解社會;學生已有小組合作學習經驗,有一定自學和探究能力,可以讓學生參與到教學中,讓學生自學部分教學內容。
1.3 教學目標
根據《中等職業學校德育課程教學大綱》和學生學會認知、學會做事、學會共處、學會生存的要求,遵循德育課程“貼近學生、貼近社會、貼近職業”的原則,結合本教材的具體內容和學生學情,確定如下教學目標。
1.3.1 認知目標 通過教學,使學生了解投資理財的不同渠道,理解不同投資品種的收益和風險。
1.3.2 情感態度觀念目標 通過教學,初步培養學生的投資理財意識,形成正確的投資理財觀。
1.3.3 運用目標 通過教學,學生學會根據自己的收入情況和風險承受能力,合理選擇投資品種和理財渠道,讓自己的財富增值;通過參加教學活動增強調查及分析、交流及訪問、查找及展示、討論及表達和與人合作學習的能力。
1.4 教學重點
樹立正確的理財觀念有助于提高學生參與經濟生活的能力,所以這些內容是本課的重點。
1.5 教學難點
學生學習理財知識的落腳點是樹立正確的理財觀念,因此具有直接的教育意義,所以是本課的難點。
根據教材特點和學生特點,本堂課筆者采用了情景教學法、合作探究法、討論教學法、講授教學法組織教學,采用多媒體輔助教學,以激發學生興趣,調動其學習積極性。
確立依據:建構主義課程觀強調教學要立足于學生,立足于生活,構筑多維互動的教學方法。考慮到學生對這部分知識有一定的感性經驗,但是缺乏對這種體驗的深入思考。通過以上教學方法,教師將教學活動置于現實的生活情景中,學生作為生活主體有參與生活的強烈愿望,有助于充分調動學生現有的知識,培養其各種能力,使情感、價值觀得到真正陶冶。
德育新課程改革特別注重學生的主體作用,重視學生學習方法。教學是學生主動建構知識的過程,教師是教學過程中的幫助者、引導者,學生是教學的主體。要讓學生把抽象的理論知識內化成為自己的觀念,自覺外化成為自己的正確行動。本堂課筆者引導學生掌握和運用小組合作學習法、問題探究法、任務驅動法和資料收集法。
確立依據:建構主義學習觀強調用真實的情節展現問題,營造解決問題的環境,幫助學生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活化知識,啟動學生的思維。在教學中,通過自主探究切入并豐富學生生活經驗,使學生做到會探究,想方設法去探究。通過步步落實,使學生總結出深層次的學習體驗,自主構建知識結構,從而倡導真正立足于學生發展的新的學習方式,即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使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體。
根據現代課堂教學要求,在教學中使用多媒體教學,教師制作PPT課件,力圖內容形象、生動,富有邏輯性。課堂教學時間安排:共45分鐘,導入新課5分鐘,教學重點安排20分鐘,教學難點安排15分鐘,課堂小結與布置作業5分鐘。課前把學生分成儲蓄組、股票組、債券組、保險組,指導學生查閱相關資料,并排練小品《最近比較煩》。
4.1 發現生活,從生活中來(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學生表演《最近比較煩》:一位徐大媽養豬賺了10萬元,想投資卻不知如何投資,這時碰到了銀行儲蓄推銷員、股票專家、債券專家及保險公司的推銷員,各路專家都向大媽推薦他們的產品,大媽聽了都覺得好,不知該聽誰的。教師設問:徐大媽的10萬元錢,究竟該怎么投資?
設計意圖:按照新課程的“三貼近”原則,從符合學生的生活經驗入手導入新課,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創設和諧的課堂氣氛,為后面教學作鋪墊。
4.2 感受生活,在生活中進行(研習新課)
(1)首先請儲蓄專家給學生介紹儲蓄的含義、特點,其他組學生提問,儲蓄專家回答。然后教師總結儲蓄的含義、優缺點,并用PPT展示。
(2)請股票專家介紹股票的含義、特點,其他組學生提問,股票專家回答。教師總結,并用PPT介紹牛市和熊市、漲停和跌停。
(3)債券專家給學生介紹債券的含義、特點,其他組學生提問,債券專家回答。教師總結債券的含義、三種債券的特點及股票與債券的異同。
(4)保險專家給學生介紹保險的含義和分類,其他組學生提問,保險專家回答。教師總結保險的含義及特點,并舉例說明。
(5)教師設問:投資只需要考慮收益與風險嗎?還要考慮哪些因素?小組合作探究后由小組代表回答。學生相互合作,取長補短,發揮小組團隊的作用。
(6)教師設問:職校生是否需要理財?教師創設情境:外國及富豪的理財觀。設問:對我們有什么啟示?小組合作探究后由小組代表回答。
4.3 參與生活,回到生活中去(總結生活,課堂反饋)
小組合作探究——幫助徐大媽設計10萬元的投資方案,讓學生進一步鞏固本課知識,引導學生根據徐大媽的收入情況和風險承受能力,合理地選擇投資品種和理財渠道。
(1)按照“三貼近”原則,以生活邏輯為主軸,以“發現生活、體驗和感受生活、參與生活”為核心,體現了認識的基本規律,也符合學生的認識規律。
(2)在教學方法上,通過小組合作教學法、問題探究法、任務驅動法、資料收集法強化學生的生活體驗,讓學生經歷探究知識并形成知識的過程。
(3)在學習方式上,遵循“做中學,學中做”理念,體現學生主體性、多元性和差異性,實現自主學習、合作學習和探究學習。
總之,說課重在一個說字,說課中不但要充實說課內容,更要體現說課者的教學理念、教學方法。在“以全面素質教育為基礎,以能力培養為本位”的職業教育教學思想指導下,強調以學生的發展為本,倡導探究式學習教育理念,采用多種教學方法勢在必行[3]。這就要求教師學習教學理論,并有效指導教學實踐。因此,本節課以引導、合作、探究為主旋律,同時使用多種教學策略,將教師在備課過程中的隱性思維明朗化、條理化,是促進教學相長及青年教師發展的有效途徑[4]。
[1]周新源.現代職教課程觀與模塊化教學[J].職教通訊,2007(6):37~38.
[2]王樸,王燕虹.談如何進行教學設計[J].衛生職業教育,2011,29(9):55~56.
[3]徐英俊.教學設計[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06.
[4]侯英梅,宋斌華.說課——有效引領青年教師成長[J].江西金融職工大學學報,2010,23(3):106~108.
G424
B
1671-1246(2011)23-07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