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 勤,劉玉琴,李睦昭
(甘肅省腫瘤醫院,甘肅 蘭州 730050)
甘肅省老年肺癌100例回顧分析
趙 勤,劉玉琴,李睦昭
(甘肅省腫瘤醫院,甘肅 蘭州 730050)
目的 探討甘肅省老年肺癌患者發病特殊性、高危性及治療措施。方法 對甘肅省100例老年肺癌患者發病年齡、誘因、臨床癥狀、發病特點、并發癥及治療措施進行回顧性分析。結果 老年肺癌患者80歲患病率達最高峰,主動、被動吸煙為發病的主要誘因。臨床癥狀不典型,對智力減退、消瘦、衰弱誤認為體質老化而延誤診治。高齡老年肺癌患者病情變化迅速,耐受性差,藥物不良反應重,治療應謹慎。結論 重視老年肺癌身體變化,積極接受早期綜合性姑息治療,開展心理輔導、情緒調節、止痛、合并癥處理,盡量減少創傷性治療,使其生活質量保持在較高水平,選用個體化治療方案,以分子分型為基礎的靶向治療取得了良好效果。
甘肅省;老年;肺癌
惡性腫瘤已成為嚴重危害人民生活、健康和生命的重要疾病。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口老齡化,老年腫瘤的發病率明顯增高。本文對甘肅省腫瘤醫院2006年1月至2010年10月100例老年肺癌進行回顧性分析,尋找其發病特點,進一步提高診治水平及加強預防措施。
1.1 一般資料
該組患者均經CT、MR病理及細胞學確診。100例患者中男65例,女35例,男∶女=1.8∶1。發病年齡分布:60~65歲12例、66~70歲18例、71~75歲20例、76~80歲38例、81~85歲7例、86~90歲5例,發病年齡高峰在76~80歲。小細胞肺癌35例,非小細胞肺癌65例(其中鱗癌30例、腺癌25例、其他15例。)主動吸煙60人,被動吸煙40人。主要臨床癥狀:反復刺激性嗆咳、咳血痰、低燒、極度衰弱、消瘦、智力減退、貧血、頭痛(個別病歷誤診為腦瘤),術前拍胸片發現肺部占位性病變而終止手術。1/4患者無明顯癥狀,體檢時發現病情。
老年人是一組健康狀況極不均一的群體,特別是高齡老年人合并癥多。其中本組合并高血壓35例、冠心病25例、心律失常13例、陳舊性心梗8例、糖尿病20例、肺部感染40例、肺功能異常30例、肝腎功能異常18例,合并一種并發癥34例,兩種以上并發癥66例。Kas評分>60分65例,Kas評分<60分35例。
1.2 方法
治療時首先要考慮并發癥處理,提高患者生活質量。對并發肺部感染者根據藥敏試驗進行針對性抗感染治療或加用中藥。如加用川芎嗪改善肺功能,使最大通氣量>60%;高血壓患者應控制血壓在140/90 mmHg;糖尿病患者加用胰島素控制血糖≥9 mmol/L;供給必要能量,使冠心病心功能<2級,左室射血分數>60%,糾正心律失常。待并發癥好轉后再考慮手術及化、放、介入、靶向治療。對不能耐受抗腫瘤治療者行姑息治療,提高生活質量后再行抗腫瘤治療。
1.3 治療方法
35例患者首選手術治療,40例患者選用放和(或)化療,單藥化療5例,10例患者采用介入治療,單純應用靶向治療10例。
1.4 結果
經隨訪僅有5例患者死亡。其余患者仍在治療和隨訪觀察中,其中一例女性患者確診時已88歲,左肺上腺癌Kas評分為60分,體質虛弱,基因監測Kras基因突變,口服單藥吉非替尼3月后腫瘤縮小50%,生活可自理。2年后食欲減退,體質極度衰弱、消瘦,肺部腫塊增大,改用口服厄洛替尼2月,情況逐漸好轉,腫塊縮小25%,服藥5月后毒副作用大,肺部腫塊再次增大,不能耐受而停藥,行綜合性姑息治療,生存期3年10月。
(1)本組患者皆為老年人,其中低齡老年人(60~79)50例,高齡老年人(80歲及以上)50例。發病年齡高峰在76~80歲,80歲達最高峰。一般認為年齡是眾多癌癥危險因素中重要的一項,隨年齡增長,各種致癌原在機體內蓄積,日益增多[1],致使代謝免疫功能發生變化,機體內環境改變,各種內源和外源致癌因子長期聯合作用,組織衰老和DNA早期化程度減慢,導致各種腫瘤自發性發生。流行病學調查資料證實:肺癌可在某一年齡段發病率最高,但隨著年齡增長而有所下降,本組患者也證實了此點。
(2)老年人各組織器官的退行性改變,儲備功能和自理能力降低,導致臨床癥狀不典型、痛覺降低。本組25%的患者無明顯癥狀,對其智力減退、衰弱、消瘦誤認為體質老化結果而延誤及時診治。因此,應牢記老年人特征[2]:脆弱性,容易受環境、病理和藥物因素等影響,對疾病和傷殘的易感性增加,依賴性增強;老年病互聯癥、智能障礙、活動不便、穩定性差、大小便失禁,易發生醫源性藥物反應。應了解老年人發病的特殊性、高危性,因年高病情變化迅速,風險大、耐受性差;嚴密觀察病情變化,認真分析各種癥狀、體征的改變,從而作出準確、及時的判斷。
(3)肺部感染加重臨床癥狀及肺功能異常,肺癌的發展與長期吸煙、支氣管哮喘引起的慢性炎癥相關,非瘤體類抗炎藥可以降低肺癌的發生。主要通過抑制COX活性,阻斷前列腺素所致的炎癥反應,臨床已證實微環境中炎癥因子TNF的抗腫瘤功能及預防效果[3]。
(4)老年肺癌患者接受早期姑息治療[4](包括心理輔導、營養支持、情緒調節、止痛治療等),積極處理合并癥,降低心理壓力,可以延長生存期,降低死亡風險,使患者生活質量保持在較高水平。
(5)老年肺癌患者治療應以提高生活質量、延長存活期、避免藥物不良反應等為目標。堅持六大原則用藥[2]:受益原則、5種藥物原則、小劑量原則、擇時原則、暫停原則和及時停藥原則,以病情和機體健康狀況為依據。本組患者依據此原則,首選各種不同的治療方法,重視個體化治療,盡可能減少創傷性治療。
(6)老年肺癌患者治療最有前景的發展方向是基于分子分型的個體化治療[5]。本組中88歲女性患者單純應用靶向治療,生存期達3年10月,證實高齡只是可能產生不良后果的條件,不能因為高齡而拒絕一些有效的治療,喪失改善病情的時機,導致病情惡化。目前肺癌治療領域正在研究的靶向藥物超過1萬種,眾多的靶向藥物針對眾多靶點,以分子分型為基礎,肺癌的治療將取得可喜的成果。
總之,老年肺癌有其病理、生理的特點,早期綜合姑息治療,并發癥逆轉,可為腫瘤治療打下良好的基礎;以病情和機體狀況為依據,選用個體化的治療方案,將會提高老年肺癌治療效果。
[1]沈志祥.年齡與癌癥關系的研究進展[J].國外醫學腫瘤學分冊,1990(2):75.
[2]賽東金.高齡老年人的診斷問題[J].中華老年醫學雜志,2009,28(1):85.
[3]童岳陽,金美玲.炎癥與腫瘤關系及其臨床意義[J].國際呼吸雜志,2009,29(2):104.
[4]賽東金.高齡老年人的治療問題[J].中華老年醫學雜志,2009,28(2):171.
[5]劉珊,吳劍卿,程蘊林.老化與腫瘤研究進展[J].中華老年醫學雜志,2009,28(3):261.
R734.2
B
1671-1246(2011)23-014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