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 浩
(遼寧工業大學 藝術設計與建筑學院,遼寧 錦州 121001)
中國有句古話叫“三分畫,七分裱”,意思是一幅好的字畫,還需要精致的裝裱才能成為精品,這句話表述了字畫內容與形式的關系,強調形式對于內容起著很大的裝飾包裝作用,肯定了形式在一件作品中占有大部分的作用比重。
對于產品設計來講,產品的功能也就是產品的內容,產品的外觀也就是產品的形式,那么對于產品設計來講,也同樣適用上面的這句古話嗎?針對產品功能形式關系的問題,在產品設計產生以來,人們就作著大量的研究思考與嘗試,產品設計的發展歷程亦是經歷了“重功能輕形式”的功能主義階段,以及強調“形式第一,功能第二”的形式主義階段。時至今日,在日常教學中,學生也常會提出產品設計重功能還是重形式的疑問,包括現在的國內外工業設計大賽,對于設計方案的評價標準中功能與形式的著眼點也在發生變化。可見產品設計發展至今,現代產品設計的功能與形式已隨著時代的發展呈現出更加微妙的關系。
隨著現代社會經濟的飛速發展,科技的高速進步,人們的生活不僅在物質上有了很大的提高,在精神上也有了明顯的改善。為滿足人們的物質文化需求,豐富多樣的工業產品日益增多。現代產品設計在滿足人們正常物質生活的需要的同時,更加注重對人們精神層面的關懷,更加注重人與產品的互動與交流,倡導以用戶為中心的設計,呈現出智能化、人性化的發展趨勢。諾曼博士在《未來產品的設計》一書中提道:“產品設計由物質設計向非物質設計的方向轉變”,表明現代及未來的產品設計更加注重的是人文關懷。產品設計給人提供的不僅是物質化的產品,而且是可以服務于人,與人實現良好交互的,滿足人類精神需求的產品。就像蘋果公司推出的iphone電話和ipad平板電腦之所以能在全世界熱銷,是因為其把握住了時代的脈絡,把設計的重點從產品本身轉移到產品與人的交互體驗上,從而創造出了適應時代需求的產品。可以說在現代產品設計的發展趨勢下,產品的功能與形式之間越來越相輔相成,現代產品設計的功能與形式都有了全新的理解定義。
在現代社會的產品設計倡導智能化、人性化的發展趨勢下,產品應具備的功能也有了新的需求。諾曼博士在《設計心理學》一書中提道:“好的產品設計可以說明自身,而不需要額外的說明書。”這對現代產品應具有的功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現代產品設計具有更多人性化的功能,而這些功能不能單單靠技術來實現,還需要以產品形式的支撐來共同實現,具體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現代產品設計在滿足基本使用功能的基礎上,需要體現出易理解性和易使用性。一個好的產品設計使我們能夠預測操作行為的效果。如果產品不具備易理解性和易使用性,我們在操作時只能靠盲目地死記硬背,按照別人說的去做,無法真正明白這樣做的原因,這樣做的結果如何可想而知,出錯的幾率也會增大。而這種易理解性和易使用性功能的實現,不是單靠技術就能實現的,我們還要針對產品的功能,提出合理的實現形式,使產品的操作過程和邏輯符合人的正常思維和行為習慣,這樣才能提升產品的易理解性和易使用性,使人使用產品的成功率提高,而不會為如何實現產品的功能而困擾。
其次,產品要有可視性功能。產品的正確操作部位必須顯而易見,而且還要向用戶傳達出正確的信息。無論是產品系統設計還是產品本身,都要使得用戶意圖、操作步驟和操作結果之間具有具體明確的關系。諾曼先生在《設計心理學》一書中舉了現代電話和汽車的例子,闡述電話本身看起來并不復雜,只有15個控制鍵:從0到9、“#”鍵、“*”鍵、話筒、話筒鍵和“R”鍵。 除“R”鍵外,其他都是現代普通電話常見的組成部分,但是這種電話系統卻很難使用,經常會因為自動重撥、自動回復、分機接聽等看似便捷的功能使人迷惑。而汽車內大概有100多個控制器,卻比電話系統易學易用,原因就在于汽車的可視性程度高。控制和被控制之間建立了良好的自然匹配關系,每一控制器通常只有單一的功能,因此信息反饋清晰快捷,整個系統易被用戶理解。而在電話的設計中卻看不到這樣明確的關系,用戶的操作動作和操作結果之間的匹配具有任意性,控制器被賦予了多種功能,因此信息反饋欠佳,用戶無法確定是否已經達到了預定目標。總之,整個系統難以理解,功能不明確,用戶意圖、操作和結果之間的關系純粹是隨機的,這就會造成使用者的迷惑,使操作的失敗率增大,更會造成使用者心理上的負擔。而產品的可視性功能及自然匹配也不僅是靠技術能實現的,需要產品的按鍵,功能分區,顏色等外觀形式來支撐才能滿足可視性功能的實現,因此可以說,產品的形式已經滲透到產品的功能里發揮作用,從而成為產品功能實現密不可分的一部分。
最后,產品要有自然匹配功能,善用限制因素。包括物理結構因素、語意因素、文化因素和邏輯因素,這些因素在各種不同的情形中出現,足以用來明晰正確的操作方法。要根據人們日常生活習慣和常識來安排功能的擺放位置及順序等,建立正確的自然匹配,盡量減少使用標注的必要性,使人們按照自己的習慣和常識去自然地使用產品,從而保證產品使用的安全性。這種自然的匹配與限制因素需要在產品的形式中體現,比如通過螺紋的形式來表現該鍵的功能是要通過旋轉來實現的,通過扳手的形式來表現一個鍵的功能是需要扳動來實現的,等等。這都體現出形式對于功能實現的輔助和指導作用。
產品的形式是材料和結構的外在表現,是由一定的線條、形式、質地等可以為人直接感知的物質屬性所構成的整體。產品只有通過形式才能成為人的知覺對象,使人對它產生認知和相適應的情感體驗,進而發揮精神功能。
產品的形式隨科技的進步而不斷變化,就近來講,最早期的計算機需要屋子那么大的空間,而在科學技術高速發展的今天,我們可以拿著報紙一樣薄的電子書去閱讀新聞,可見產品的形式是依附科技的發展而呈現出多姿多彩的樣式。
產品的形式美感對于一件產品的成功與否至關重要,產品的形式設計,在滿足功能實現的基礎之上,要滿足消費者的心理需求來迎合市場需求。在現代社會市場經濟作用下,形式美在產品的市場經營中,以及人們對產品的消費觀念中占據著主導作用。不同層次的消費者,以其年齡、性別、職業的各異,有著不同的消費欲望。產品的形式美感在介紹新產品、引導目標消費人群方面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同時,產品的形式美感固然重要,而拋開功能的形式是無意義的。美國曾經有過兩棟辦公大樓設計的對比,一項是西雅圖辦公室大樓的設計,設計師主要由用戶進行決策,用戶就是大樓的員工,員工們可以自己選擇辦公室的家具,規劃辦公室內部的裝修。另一項是洛杉磯大樓的設計,由設計師按照傳統的方法完成,也就是由相關的官員來決定這類事情。在這兩棟新的辦公樓投入使用幾個月后,兩棟大樓的員工比較了自己在搬進大樓前后對工作的滿意程度,按照傳統設計方法完成的洛杉磯大樓的員工認為前后沒有什么區別,而西雅圖的員工在搬進新辦公樓后,對自己工作的滿意度上升了7個百分點。這個事實反映出了功能與形式的關系,西雅圖大樓因為是在滿足員工自己喜歡的家具及裝修風格的功能基礎上而進行的設計,出發點就是為員工創建一個滿意的辦公樓這一功能需求,而后者的洛杉磯大樓沒有對員工的喜好做過調研,只是根據傳統經驗建造了辦公大樓的形式,自然員工的滿意度不會高,因此形式是不能脫離功能的。
可以說現代產品設計中產品的形式不僅僅是傳統意義上的外觀,只起到美化產品的作用,更重要的是可以作為輔助功能實現的必要手段,促使產品與人更好交互的橋梁,因此現代產品設計中的形式美具有更深層次的意義。
在現代產品設計倡導智能化、人性化的發展趨勢下,產品的功能與形式呈現出更加微妙的關系,在我們審視產品功能與形式關系的時候,不能簡單地說產品的功能與形式誰占主要地位,誰是主要的著眼點,而要更多地關注兩者相輔相成、互相促進的關系。智能化、人性化的設計要求產品的功能不能單靠科技來支撐,而更需要形式來輔助實現,因此可以說產品的形式不僅是產品的外在,而且是作為輔助產品功能實現的內在的一部分。而在產品的功能隨著科技的進步而不斷更新的同時,產品的形式也會隨之呈現出多樣的變化。
在處理現代產品設計下的功能與形式關系時,我們要以創新的人性化功能為基礎,以更加親和的形式來輔助功能,使功能更合理、更人性化地展現,最終達到功能與形式的統一,使產品成為真正服務于人的有機整體。
[1][美]唐納德.A.諾曼.設計心理學.北京:中信出版社,2010.
[2][美]唐納德.A.諾曼.未來產品的設計.北京:電子工業出版社,200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