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秀艷,楊旭東,楊士娟
新生兒黃疸是新生兒期最常見的臨床現象,分為生理性黃疸和病理性黃疸。生理性黃疸多于生后2 d~3 d出現,4 d~5 d為高峰,7 d~10 d自然消退[1]。絕大數新生兒黃疸預后良好,但因未結合膽紅素對中樞神經系統有潛在的毒性,生理性黃疸在一定的條件下可以發展為病理性黃疸,處理不當嚴重者可發展為新生兒膽紅素腦病,可造成永久的后遺癥。我院產科從2008年開始采用JD-2經皮黃疸儀測試新生兒膽紅素,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現將結果報告如下。
1.1 研究對象 選取2009年6月—12月在我院產科出生的370例足月新生兒為研究對象。入選標準:孕周≥37周,出生體質量≥2 500 g,Agard評分≥8分。
1.2 方法
1.2.1 監測方法 采用JD-2經皮黃疸儀,于出生次日07:30開始,每天在同一時間、相同部位進行經皮膽紅素監測。首先與家屬進行溝通,講解監測方法和注意事項,消除家屬緊張情緒取得配合,在室內自然光線下,打開監測儀開關,待指示燈亮后,監測者一手遮擋新生兒雙眼,另一手將測試探頭垂直接觸新生兒前額正中,輕輕向下按壓即可得讀數;然后將讀數清零,用同樣的方法在新生兒前胸正中再測試1次,分別記錄在新生兒黃疸護理記錄單上,醫護人員每天根據膽紅素值對新生兒黃疸進行評估,發現異常早期干預或藍光照射治療。
1.2.2 干預方法
1.2.2.1 護理干預 ①加強知識宣教,提高產婦及其家屬對新生兒黃疸的認識程度,轉變舊觀念,取得配合,使他們積極主動喂哺新生兒,防止新生兒黃疸發生。②醫護人員應了解產婦及新生兒的一般情況,如果其母親糖耐量異常或患有糖尿病或新生兒出生體質量≥4 000 g,剖宮產取出新生兒后母嬰皮膚局部接觸5 min,立即從手術室回到母嬰同室,監測新生兒血糖,同時保暖并給以溫熱的5%~10%葡萄糖喂養新生兒,防止新生兒低血糖發生。低血糖可使高血糖素和兒茶酚胺增多,從而使羥自由基活性增強,導致膽紅素的形成增多,為了防止低血糖,促進新生兒胃腸蠕動加速胎便和膽紅素的排泄,以后可根據血糖值再決定給新生兒添加糖水次數和量。③新生兒撫觸,每天沐浴后按美國強生公司推薦的標準進行操作。腹部順時針按摩,促進胃腸蠕動,增加新生兒食欲,促進大小便排泄,減少膽紅素在體內淤積,防止新生兒黃疸發生[2,3]。
1.2.2.2 藥物干預 對經皮測定膽紅,素第1天大于85.0 μ mol/L(0.5 mg/dL),第 2 天大于 153.9 μ mol/L(9.0 mg/dL),第3天大于220.6 μ mol/L(12.9 mg/dL)或每天增加大于 85.0 μ mol/L新生兒,排除新生兒 ABO溶血,均給以中藥茵陳沖劑和苯巴比妥口服治療,茵陳沖劑每次2 mg溫開水沖服,每天3次;苯巴比妥7.5 mg口服,每天2次,兩種藥物不能同時服用,最少間隔30 min。喂藥應該在每次嬰兒喂奶之前服用,防止嘔吐,保證藥效。
1.2.2.3 藍光照射 經皮膽紅素大于220.6 μ mol/L新生兒在藥物干預的同時給以藍光照射,照射時間每天10 h~12 h間隔12 h~14 h,連續3 d[4]。光療時用消毒的黑色棉布眼罩保護好新生兒的雙眼,防止光損壞視網膜,尿布保護好新生兒生殖器[5]。2 h~4 h監測體溫1次;光療時新生兒不顯性失水增多,適當補充水分。
出生第1天經皮膽紅素大于85.0 μ mol/L者有67例,對可能有ABO溶血新生兒再進一步抽靜脈血做ABO溶血試驗,其中5例ABO溶血試驗陽性,轉往新生兒科治療。第2天經皮膽紅素大于153.9 μ mol/L有50例,第3天經皮膽紅素大于220.6 μ mol/L者有38例,第4天經皮膽紅素大于220.6 μ mol/L者有20例,經過護理和藥物干預,經皮膽紅素在153.9 μ mol/L~220.6 μ mol/L,繼續給以藥物治療同時給以藍光照射,經過 3 d光療膽紅素值降到正常范圍,繼續在醫院觀察2 d經皮膽紅素無反彈。370例足月新生兒無一例高膽紅素血癥。
新生兒黃疸通常開始于面部,隨著膽紅素的升高,黃疸進展到下腹部和足底,在同一水平時,面部皮膚重于足部,因為膽紅素的毒性主要與組織中的膽紅素有關而非血清中的膽紅素量[4],因而經皮膽紅素監測比血清膽紅素監測更能預測膽紅素腦病,由結果可知,新生兒膽紅素經皮動態監測,可以早期發現膽紅素異常,及時給予干預。
除此之外,醫護人員經常觀察和了解新生兒喂養、大小便和嬰兒反應情況,督促指導產婦喂哺。加強健康知識宣教,提高產婦及其家屬對新生兒黃疸的認識程度,使他們積極主動喂哺新生兒,防止新生兒黃疸發生。新生兒出現黃疸,告知產婦和家屬不必緊張,黃疸初期只要早期藥物干預和積極喂哺增加大小便排泄,通過排泄膽紅素,新生兒黃疸會逐漸減輕。
經皮膽紅素監測可以早期發現膽紅素異常,此方法簡單易行、無創傷,家屬容易接受,可以指導臨床的工作。
[1]曹澤毅.中華婦產科學(上冊)[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5:929-930.
[2]劉運霞,余慕雪,尹仲嬌.早期撫觸對新生兒高膽紅素血癥的影響[J].全科護理,2009,7(9C):2457.
[3]韋林安.撫觸在高膽紅素血癥新生兒中應用的研究進展[J].全科護理,2009,7(6B):1568-1569.
[4]胡亞美.諸福棠實用兒科學(上冊)[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5:443.
[5]花響嶺.光照治療新生兒高膽紅素血癥的效果觀察及護理[J].全科護理,2009,7(12A):3130-3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