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秋菊
(湖北經濟學院 旅游與酒店管理學院,湖北 武漢 430205)
基于SWOT分析的武漢文化產業博覽會發展對策研究
田秋菊
(湖北經濟學院 旅游與酒店管理學院,湖北 武漢 430205)
本文以武漢文化創意產業博覽會為例,借鑒SWOT分析法探討影響武漢文化創意產業博覽會發展的褚多因素,并在此基礎上提出發展武漢文化創意產業博覽會的建議。為武漢文化創意產業的發展和推廣,提供良好的學習、交流和合作的平臺。
武漢;SWOT分析;文化產業;創意產業;博覽會
隨著經濟全球化趨勢的加快和科技水平的提高,文化創意產業在經濟活動中的重要作用起來越突出,呈現出前所未有的發展前景。據統計,全世界文化創意產業每天創造的產值達220億美元,并以5%左右的速度遞增。文化創意產業已成為21世紀全球最具有商業價值和文化內涵的朝陽產業。文化創意產業與會展相結合,借助展覽會(博覽會)這一平臺實現其價值,這不僅能充分展示本土文化,還為不同文化提供了交流的平臺,從而促進文化產業的不斷創新與發展。
武漢文化創意產業博覽會由武漢文化創意產業協會、湖北省禮品行業協會主辦,以展示時尚,創意生活;展示典藏,傳承文化;展示創意,創新產業為宗旨。該博覽會以“文化導航,引領時尚”為主題,于2011年1月5~9日在武漢國際會展中心舉辦,展示了文化創意產業的豐富資源及市場潛力,充分展現文化創意產業在推動經濟增長和帶動傳統實體產業升級改造和創新發展的豐碩成果,并對豐富人民群眾的文化生活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與深圳文博會相比,武漢文化創意產業博覽會還存在一定的差距。
(一)優勢(strength)
1.豐富的文化資源
作為我國中部地區中心城市的武漢是全國歷史文化名城之一。除具有獨特的自然資源外,還有非常豐富和珍貴的歷史文化資源。歷史文化底蘊深厚,到處都是故事,到處都是傳說,到處都歷史遺址,有發展文化產業的良好基礎和豐富源泉。如瑰麗的楚文化、繁榮的商業文化、厚重的首義文化及宗教文化等。在當今經濟與文化共同發展的時代大背景下,以展會為依托,充分利用好這些文化資源,是武漢發展文化產業博覽會的優勢。
2.巨大的文化消費需求
而消費需求是一項產業存在的基本條件之一。隨著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民眾有時間和財力進行文化活動的消費。武漢擁有的雄厚文化消費基礎是發展文化會展的重要保障。武漢具有979萬人口,眾多國家駐漢機關、研究機構、高等院校、社會團體等所匯聚的文化人群,由此形成了主體多元化的文化消費者,以及國內外游客構成的強大文化消費潛能。
(二)劣勢(weakness)
1.政府重視、支持不夠
武漢文化產業的13個業態中,會展業處于較弱的態勢,[1]文化創意產業博覽會更是如此。一方面,政府部門對文化創意產業、文化創意產業博覽會認識不深,造成思想上不夠重視,缺乏相應的配套扶持政策,會展管理主體多,行業協會未建立,對發展文化產業博覽會的規劃和指導不足。另一方面,對文化展會的監管力度也不夠。如文化創意產業的知識產權保護問題等。
2.辦展經驗不足
與其它文博會相比,武漢文化創意產業博覽會的規劃、組展及運作經驗尚缺乏,無論是對內還是對外的影響力都不強。特別是在辦展理念、營銷理念、信息化運作等方面都比較欠缺豐富的經驗。
3.營銷水平低,參展效果不佳
目前,武漢文化創意產業博覽會還處于起步階段,會展營銷仍然停留在傳統的推銷觀念上,片面追求參展商和觀眾的數量,沒有考慮文化創意博覽會的活動項目與服務的細致化和個性化。如在招商和招展上存在一些問題,舉辦者主要的工作是抓參展商,忽略了吸引專業觀眾和買家的工作,參展商在參展后沒有達到尋找新客戶、增加銷售等參展目的,因而導致參展商的參展熱情不高。
4.信息網絡缺失,服務水平欠滿意
相對于其他文博會,武漢文化創意博覽會的信息化程度不夠高,在信息發布、信息交流、電子商務等方面都比較落后。在信息發布和交流方面,除傳統的新聞播報、廣播報道、報紙刊登等方式外,武漢文化創意博覽會沒有充分利用網絡媒介,從而導致整體宣傳力度不夠大,影響力不夠強。在信息交流方面,雖然設有專門的網站,但由于網站信息資料的不完善,嚴重影響了參展商的參展效果。在電子商務方面,欠缺電子商務意識,電子商務效果不是很理想。顯然,信息網絡的建設成為影響武漢文化創意博覽會發展的一個重要因素。
5.人才缺口大
會展是一個涉及面廣、政策性強、專業化程度高的新興產業,會展專業人才和復合型人才需求特別大,文化創意會展人才更是緊缺。如具備文化創意產業經驗的文化營銷人才。據有關機構估計,武漢市每年的會展人才缺口在1000人以上,隨著會展總量的增加,還有可能繼續擴大。
(三)機遇(opportunity)
1.政策機遇
(1)中央高度關注文化產業發展的客觀背景和現實
從黨的“十一五”到“十二五”規劃,中國政府對于文化產業、創意產業顯現出前所未有的關注,并在“十二五”規劃綱中首次明確提出 “推動文化產業成為國民經濟支柱性產業”,采取各種政策措施予以推動和扶持。會展業作為文化產業的一個分支,并且作為新興服務產必將迎來大發展的機遇。文化創意產業博覽會是實現文化產業交流、創新、合作和發展的良好平臺。
(2)中部崛起戰略和武漢文化強市戰略為武漢文化會展的發展提供了廣闊的舞臺
隨著國家促進中部地區崛起戰略的實施,國家投資轉向中部地區。借助中部崛起戰略效應,進一步吸引和利用國際國內資源,為武漢文化會展的發展將提供廣闊的舞臺和發展空間。
近年來,武漢的經濟發展水平不斷提高,文化創意產業已經成為武漢市新的經濟增長點和正在顯山露水的支柱產業,并成為推動武漢經濟增長,促進城市功能提升的重要產業。光谷文化創意園方興未艾。鋼鐵、汽車、船舶、石化等支柱產業實力不斷增強,輕工紡織、制造裝備、電子信息及物流等重點產業也不斷調整和振興。香港投資5億元在武漢物流基地的建成,為武漢會展經濟的發展提供有利條件。在國際投資促進會和政府的共同促進下,欲將武漢市東西湖區金銀湖打造成中國中部論壇之都,與此同時,各種高規格的會議中心將建成,武漢CBD“歐洲之門”和武漢新城國際博覽中心相繼投入使用,將為武漢文化會展業的發展迎來了更重大的歷史機遇。[2]
2.文化產業與會展業自身的需求
一是文化產業升級刺激展示交易需求。[3]展覽交易會已經成為發展行業經濟的一個有效的平臺。二是研討交流需求。企業需要一個平臺,相互溝通,建立同業之間的業務關系。三是產品創新需求。企業要獲得更多的利潤,保持競爭優勢,其中一個途徑就是加快創新步伐。而會展產業是一個效率最高的推銷捷徑和方法。企業可以參與到本行業的會展活動中,在展覽會上匯聚信息流。
3.國際文化創意產業大發展的良好形勢
國際文化創意產業發展的良好形勢,有利于武漢大力發展文化創意產業,加快建設活力武漢、文化武漢實現建設現代化大都市的宏偉目標。從而為武漢文化展會提供了強勁的展示交易需求、豐富的會展資源和廣闊的市場空間,有利于武漢文化展會利用市場資源提升核心競爭力,做大做強文化會展業。
(四)威脅(threat)
武漢文化創意產業博覽會剛剛起步,而國內發達地區有著資本、創意、技術、人才等優勢。武漢在這些方面都顯得不足。
(一)加大政府引導和扶持力度
政府引導和扶持是展會走向成功不可或缺的因素,政府的支持力度直接影響文化展會能否成功打造。制定文化展會發展方面的政策,加大政策對文化創意會展的傾斜力度,為文化展會專業化發展提供支持平臺,為文化展會專業、公平的競爭創造良好條件。政府作為引導和服務者的角色,通過規劃、政策和規則等手段,建立與市場主體的溝通渠道,充分發揮行業協會的作用,引導和運用市場力量推動行業的發展。如在組織策劃階段,政府職能部門可以深度介入,積極調度和整合各方面資源,盡可能推介優質資源,引入龍頭企業,充分發揮牽頭作用。[4]
(二)借鑒國內外文化展會的辦展經驗
認真研究和借鑒國內外文化會展的經驗,如:瑞士巴塞爾藝術博覽會、東京國際動畫展、中東(迪拜)文化創意博覽會等。以博覽和交易為核心,建構集文化企業形象展示、文化產品博覽、文化產業要素交易和文化產業信息交流等為一體的綜合、專業平臺,拉動武漢文化產業發展。[5]
借鑒國內外的先進管理經驗,把資金、管理技術和人才引進來,按照一流國際文化類展會的專業化運作模式發展,把武漢文化創意博覽會培育成國內的品牌。
(三)建立并完善會展營銷系統,開展多元化的營銷策略
一是在對文化創意會展市場進行深入調查、分析的基礎上,確定目標及潛在目標市場,對客戶進行詳細的分類管理,建立系統的營銷業務流程;二是建立龐大的市場營銷網絡,在省內外各主要城市借助行業協會或其它單位建立會展推廣機構和代理機構。根據形勢制訂多元化的營銷策略。利用各種營銷方式在省內外推廣展覽會和吸引省內外企業參展。
(四)充分利用信息網絡平臺,提升服務水平
完善信息網絡平臺的建設,提高各模塊的利用率,完善網站信息資料,增強組展商與參展商電子商務意識,借助網絡信息的優勢,以文化產業為支撐,建立長期以知識、信息網絡經濟為主要內容的新展覽經濟模式。[3]打造高科技含量、高服務水平的文化展會。
(五)大力實施人才戰略
武漢應充分發揮科教實力優勢,培養文化創意產業和會展產業的優秀人才。優秀的文化創意會展人才應具備文化創意經濟、會展營銷策劃、會展運作與管理、公共關系等多學科的綜合知識。[6]依托高校的資源,建立文化創意會展人才培養基地,或建立良好的人才激勵機制,引進人才,或校校聯合、校企聯合培養專業與技能兼備的人才。
充分發揮武漢文化資源優勢、經濟社會發展優勢、區域區位優勢,大力宣傳文博會,舉辦文化會展活動,并把文化產業博覽會作為推動文化產業振興和實施文化強省戰略的重要載體,提高運作水平,擴大影響力。使文化產業博覽會盡快成為湖北省的品牌展會。
(注:本文系湖北經濟學院校級教研項目會展經濟與管理專業核心課程建設階段性成果之一)
[1]焦敏.論武漢文化產業發展問題與對策[J].現代商貿工業,2010,(21).
[2]張京成.中國創意產業發展報告[M].北京:中國經濟出版社,2009, (3).
[3]張軍.中國(深圳)國際文化產業博覽交易會發展現狀和路徑選擇[J].南方論談,2008,(12).
[4]郝佳慧.深圳第六屆中國國際文化產業博覽交易會觀察體會[J].考察學習.
[5]張軍.與文化相關的主要國際博覽會研究[J].南方論談,2009,(4).
[6]王穎.武漢發展創意會展經濟的思路與對策[J].經濟探析,2010,(7).